本丛编共10辑,收录元明清入台、在台文人诗文集36种。是对台湾古代一批有影响力的文人、官员文集所做的大型文献整理。其诗其文从多角度原汁原味地呈现台湾本土的社会历史及人文风貌,体现与祖国大陆水乳相溶的文化血缘关系。所有古籍原稿、刻本均从闽台两地各图书馆及纪念馆搜罗而来,且多未刊刻出版。此次出版,系在两岸各地馆藏家藏原稿、刻本的基础上,由海峡两岸学者对照文献的多种版本校订整理而成。 第二辑收录文献包括:《丛青轩集》(许獬)、《惠安王忠孝公全集》(王忠孝)、《留庵诗文集》(卢若腾)、《东壁楼集》( 郑经)。
马茂元选注的《唐诗选(上下)(精)/粹雅丛编》选录诗人一百二十余家、诗作近六百首,全面地反映了唐诗的艺术特征和发展脉络;体例上分为诗人小传、题解、注释、总评。注释除通常的释义外,还于全诗关节与疑难处作提挈点拨,点明诗艺上的继承关系。通过注释,读者不仅能正确地理解作品的内容,还能以此为阶梯从艺术角度去欣赏作品。总评与注释中随机生发的点评呼应,以显示全诗精要,也能借此作前后左右的对照,凸现唐诗演进之轨迹。言简意赅,往往落笔生辉。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绵延久远,历史典籍更是浩如烟海。历史的长河滚滚而过,大浪淘沙,沉淀保存下来的文献乃是片金碎银,尤为珍贵。我国民间(私人、家庭)流传下来的训诲劝诫类文献,直接反映了人们当时所倡导的道德理想,比那些堂皇的官方儒家经典更直接、真切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征。这些读书人、士大夫教诲其子孙后代的教育读本,全面周详地阐述了立身处世、立志成才和处理家庭关系以及人际关系的一系列准则,更涉及到为官、治国、治学、修身、养性各方面内容和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思考,可和为当今我们精神文明和道德规范建设的参考资料。此类名言家训往往文字精炼玲珑、生动直白、琅琅上口,极具欣赏价值。作为历史的产物,它们自然会恶化杂一些消极落后的东西,我们持扬弃的态度,做了整理、剔除的工作,同时希望读者有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