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应该于先秦时期就已成书,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三十三篇本《庄子》,是经西晋郭象删订并流传下来的。汉代《庄子》有五十二篇十馀万字,这种五十二篇本到魏晋时期仍然可以见到。魏晋时玄风盛行,庄学渐起,为《庄子》作注者多达数十家,但这些注《庄子》者往往根据自身对庄子的理解和个人喜好,对《庄子》一书的篇目做了一定的删改,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庄子》版本。郭象以前,主要的《庄子》版本有崔譔本、向秀本、司马彪本。其中崔谟、向秀本为二十七篇(向秀本一作二十六篇,一作二十八篇),司马彪本五十二篇。现在人们所看到的郭象三十三篇本,是郭象在五十二篇本的基础上吸收各家尤其是向秀庄子学成果之后删订的,是郭象对司马彪五十二篇本 以意去取 ,并删去其中 十分有三 之后的结果。经过郭象删订的《庄子》,无论从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在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本书英文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中文本问世后,获得如潮好评,成为众多作家、学者、企业家、高校师生的案头书,并入选《新周刊》和《书城》 改革开放20年来对中国影响*的20本书 。另有日文、法文、德文等版本。
《盐铁论》是西汉桓宽根据汉昭帝时所召开的盐铁会议记录 推衍 整理而成的一部著作。书中记述了当时对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的一场大辩论。该书共分六十篇,标有题目,内容是前后相连的。桓宽的思想和 贤良文学 相同,所以书中不免有对桑弘羊的批评之词。书中语言很精练,对各方的记述也很生动,为现代人再现了当时的情况。
《中国通史(彩图珍藏版)(精)》是吕思勉在20世 纪30年代为高中学生精心撰写的一部中国通史。作者 用简洁流畅的文字对远古至近代中国的政治、地理、 社会、文化等作了全面叙述。全书旁征博引,形式活 泼,条理清晰,见解独到,是一部优秀的中国通史普 及读物。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原为王力先生主编的汉语言专业大学教材《古代汉语》通论部分中的 古代文化常识 ,由马汉麟先生执笔,自成体系且架构完整。全书分为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宫室、车马、饮食、衣饰、什物十四章,涉及中国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内容详明,干货满满。每章结合古代著作里的案例讲解该部分最核心的概念或常见的习俗、器物,行文平易简洁,雅俗共赏,为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的入门经典。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集大成之杰作,是我国古代政治学方面的名著,在古代哲学、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韩非的文锋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如 自相矛盾 、 守株待兔 、 讳疾忌医 、 滥竽充数 等,至今仍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韩非子》五十五篇文章,按内容来看似可以分为十组。组包括《五蠹》、《八说》、《六反》、《诡使》、《亡征》五篇,这组文章通过细致的分析,批判了他所否定的各种社会现象,然后提出了自己的法治理论。第二组包括《奸劫弑臣》、《说疑》、《爱臣》、《八奸》、《备内》五篇,较上一组考察的社会现象更集中,重点分析了奸臣篡权的各种阴谋活动,还分析了宫廷内部潜藏的危险。第三组包括《孤愤》、《说难》、《难言》、《和氏》、《入主》、《问田
《古文观止》是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选编的一部古代散文集。 《古文观止》编定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共十二卷,以年代为经、作家为纬,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排列,选录自春秋战国至明末三千多年间的名作222篇,基本上反映了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脉络与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代散文所取得的*成就。鲁迅先生在《集外集?选本》一文中说: 以《古文观止》和《文选》并称,初看好像是可笑的,但是,在文学上的影响,两者却一样不可轻视。凡选本,往往能比所选各家的全集更流行、更有作用,册数不多而包罗诸作,固然也是一种原因,但还在近则由选者之名位,远则凭古人之威灵,读者想从一个有名的选家窥见许多有名作家的作品。 吴楚材和吴调侯选文的初衷是 杂选古文,原为初学设也 (吴楚材《例言》),因此选编时,他们 集古人之文,
《龙文鞭影》初名《蒙养故事》,后经杨臣诤增订,取《龙文鞭影》为名,意在表明采用本书进行教育容易取得成效。 龙文 是古代骏马的名字, 鞭影 是说鞭子扬起以后不打下来,只是像一道影子似的划过。盖因良马看到鞭影就会加速,无须真的用鞭子抽打。 《龙文鞭影》内容丰富,共1062句,包含1000多个典故,涉及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举凡天文地理、政治军事、文学艺术、医卜星相、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无所不有;从时代来说,上到三皇五帝,下到明末清初,无所不包。这么一本 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 的书,可以作为孩子们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蒙教材,也可以作为成年人的休闲读物。书中记载的各种轶事、掌故,一方面可供读者酒后茶余引为谈资,另一方面也是增进读者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扩展阅读领域的契机。 《龙文鞭影》将典故按照诗
《中国近代史》被誉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全书从鸦片战争讲起,一直叙述到其时正在进行的抗日战争,将近百年的史事浓缩在短短五万余字的篇幅里,主题鲜明,史论兼具,反映了蒋廷黻先生十多年对中国近代史的整体性思考,对今天的读者也不无启发作用。七十多年来,这本书在海峡两岸风行不辍,不愧为一个时代的经典。沈渭滨先生说: 这本被他称为 初步报告 的著作,篇幅虽小,学术含量却很高 近百年的史事写得深入浅出,好读耐看。 本次再版,全面校订文字,并搜集增补作者相关文字九篇,内容大为丰富和完善;同时,收录彩色历史图片十六幅,以帮助读者理解历史情境。
本书是由1947年冯友兰先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整理而成,1948年由美国出版公司麦克米兰出版。是西方人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的入门书,在西方影响很大,有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南斯拉夫文、日文等多种译本。 本书以二十万字的文字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在有限的篇幅里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也是冯友兰先生哲学与思想融铸的结晶,也是了解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极佳的入门书,很值得一读。 本书译者赵复三(1926-2015),是著名学者,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等职,译著全面精确,通俗流畅,是《中国哲学简史》极佳的译本,很值得参阅。
《庄子》以其绮丽诡谲的文辞、夸张怪诞的寓言、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潇洒飘逸的人生态度受到人们的喜爱,百读不厌。本书作者力求用通俗易懂而又不乏文采的文字解读《庄子》,为广大读者呈现一部译注类之佳作。本书注释简明准确,译文通达晓畅,解析深入浅出, 将一个个《庄子》故事娓娓道来,让读者在感受《庄子》优美文风的同时,享受精神上的愉悦。
《古文观止》是历代汉民族散文总集。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吴兴祚审定。 《古文观止(上下)》收录了我国古代上起东周下至明末的散文222篇,虽比较一些选本所选篇目不算多,但它能重其所重,轻其所轻,故《古文观止》问世至今300年来风行不衰,是清代以来流传广泛影响大的散文选本。 观止 二字出左传,意谓:读了这些尽美尽善的文章,别的文章就用不着去读了。
王志彬译注的《文心雕龙(精)》作为 子书中的文评,文评中的子书 ,全面总结了齐梁以前的文章写作精义,体大思精,笼罩群言。全书共五十篇,三万七千余言,用精美的骈文写成,约成书于中古时期南朝的齐末梁初。本次约请龙学专家整理,以黄叔琳辑注本即养素堂本为底本,并吸收历代龙学家之研究整理成果,进行题解、注释和翻译。题解旨在概括提示该篇之主要内容和重要歧疑,使读者明确其学术价值、实践意义和存在问题的症结;注释力求简洁准确;翻译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重在贯通前后文意。
诸雨辰译注的《梦溪笔谈(精)/中华经典名*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是沈括晚年所作笔记文字的结集,是他一生学问*精华部分的结晶,包括制度史、财政史、音乐学、天文历算学、医药学、地理地图学、考古学、诗学及书画学、音韵学、文献考证学等方面的内容,以及一些逸闻轶事、杂记琐谈等。书中包含了大量的科技资料,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称之为 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沈括则被称为 中国整部科学史中*卓越的人物 。
这是有关魏晋时代和魏晋风度极为好看的魅力读本;这是从竹林七贤到兰亭名士,中国精神史上极具特色的一次远行。 全书以经典名著《世说新语》为线索,融汇历史背景与人物脉络,对独特的魏晋时代做了一次全面的描绘和解读,以怀古的深情和隽永的文笔讲述魏晋名士的种种言行故事,展现他们放达不羁、珍惜自我和追求自由的风度与情怀,使那个遥远的黄金时代光彩重生,也给当下的生活带来深深的启示。
明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国历史上原本是极其普通的年份。作者以该年前后的史事件及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物为中心,抽丝剥茧,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中国应当涉取的经验和教训。作者以其 大历史 观而闻名于世,本书中这一观念初露头角, 叙事不妨细致,但是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 。本书自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出版以来,好评如潮,在学术界和文化界有广泛的影响。 《万历十五年》是一部改变中国人阅读方式的经典,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融会黄先生数十年人生经验与治学体会与一体,首次以 大历史观 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发人深思。书名虽为万历十五年,然而其内容却俯瞰了整个明朝的兴衰,并且告诉我们与以往历史书中
陈磊(混子哥)领衔的半小时漫画团队通过诙谐的语言和手绘漫画的形式,轻轻松松地就把故宫及其背后的传统文化知识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故宫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处处有讲究,处处皆学问: 故宫选址背后是天文历法, 故宫布局可对应八卦五行。 在三大殿了解礼仪官制, 到后三宫感受古建之美。 翻开本书,建筑、珍宝、历史、文化全看懂!
启蒙运动以来三百余年,以西方文明为核心的现代文明席卷五洲四海,堪称人类文明发展的黄金时代。然而这一文明发展到今天,已经渐露疲态 许倬云先生以纵深横阔的史学家视野,敏锐地洞察出:以美国为中心的第三期现代文明正在衰微, 现代文明正在走入秋季,寒冬已经不远 。本书先从资本主义经济、主权国家、科学技术这三大支柱出发,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现代文明的发展历史和现实处境,指出了其面临的种种危机,后尝试在西方传统之外,引入 生命现象的价值观 这一新的元素,作为新的人类共同文明结构的基础。 西方以五百年时间建立的 现代文明 ,是迄今世界上完成式的现代型文明,但却不等同于具有典范地位。许倬云先生此书更清楚地阐明了 西方现代文明 已不具 现代文明 典范的正当性。站在文明变局的重要关口,我们将何去何从?
北宋末宣和、靖康年间是历史上一个剧烈的震荡关节, 小说围绕《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内容及命运, 用丝丝入扣的故事情节和精湛典雅的文字风格, 讲述一名参与此图绘制的画官的故事。 北宋汴京的繁华风情盈街遍巷, 徽宗时代的人物蔡京、童贯, 运送花石纲、党争遗风、靖康之难 动荡中的国事、家事、人生、爱情, 虚虚实实之间, 作者借主人公徐承茵的视角, 描绘出一幅跌宕起伏的全景式历史长卷。 以史家之笔做小说,述事熨帖细腻, 记人活泼如生,叙情悱恻缠绵, 展示了宋代的文化繁荣与政治衰败, 人称 小说版《清明上河图》 。
本书分设十个专题: 独立人格,自由思想,公民意识,理性精神,质疑能力,悲悯情怀,回到常识,坚守良知,拒绝遗忘,审美人生 ,精选了近百篇经典杂文。它着眼的不仅是当代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十种能力,而且这些能力呈现出不断递进的关系,是一个学生主体精神不断成长着的过程,而一旦学生具备了这样的能力,他就将以新的精神高度和文化眼界来打量这个世界。
担心《论语》看不下去? 那是因为不知道, 孔子原来这么爱吐槽 ! 通过手绘漫画和爆笑段子,陈磊(笔名:混子哥)领衔的半小时漫画团队,一边向我们展示孔子和弟子们的花式卖萌和吐槽,一边串讲《论语》里的经典章句,让我们在哈哈大笑中学到《论语》里的人生哲理。 为什么颜回一生贫困潦倒,没做过什么大事,却获得了孔子 不迁怒,不贰过 的赞赏,并成为孔子喜欢的学生? 我们耳熟能详的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其实是孔子对子路学习态度不端的吐槽? 宰我到底做了什么,逼得孔子爆出了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这样的粗口? 翻开本书,看孔子和弟子们卖萌吐槽,人生哲理全学到!
陈磊(混子哥)领衔的半小时漫画团队通过诙谐的语言和手绘漫画的形式,轻轻松松地就把故宫及其背后的传统文化知识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紫禁城如此精致奢华,不禁让人好奇,在那些宏大的宫殿背后,人们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 皇帝的日常被工作和学习安排得满满当当; 宫女的工作待遇普遍要比太监好; 大臣们参加国宴其实还要自掏腰包; 最受皇家欢迎的娱乐方式是看戏! 翻开本书,满足你对皇家生活的所有好奇!
世界文明正在发生着变局!许倬云从全球大历史的视角,以两条主线分别勾勒出东西方文明三千年来发展的路线图及各自的异同:两者长期以来平行发展,也存在各自发展的 峰与谷 及转折点;终,中国形成大一统国家,欧洲走向了列国并立,直至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明清以来中国一落千丈,欧洲人则发现新大陆,开启了以工业革命为基础的现代文明。从此以后,西方世界所形成的现代文明,引领着世界文明的方向。本书从地理环境、社会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以两相对照的方式剖析了两者的成败因缘,并指明了中华文明复兴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