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收各文中,最早发表的是《(十批判书)与(先秦诸子系年)互校记》,时在一九五四年。此文揭出了郭沫若掩袭钱先生著作的事实,是现代学术史上一桩极有趣的公案。由于此文未经重印,故流传不广。此次收入集中,校勘和考证的部分一仍旧贯,但在行文方面则作了较大的修改。大陆曾间接反击此文,采取变被告为原告的策略,反过来诬指《先秦诸子系年》由抄袭而成,更为学术史添一趣闻。因此我又补写了一篇跋文,供读者参考。 《钱穆与新儒家》一文近四万言,最近才写成,是本书中的一篇,此文较去年所写的两篇悼念文字为详实,咽之也许可以更进一步说明钱先生的治学精神。但是为了避免引起无谓的争端,我没有让它先在报章杂志上露面。所以这是次刊布的文字。 本书《附录》收入钱先生论学论文的书简三通,这是从我手头尚保存着的信
“至治馨香,感于神明”,这是中国古代千百年来人们追求的至高理想,他们将香视为励志、修德、人格完善的妙物。而焚香、品茗、挂画、抚琴更成为了中国古代文人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随着历史发展,曾经登堂入室,甚至香车宝马、满城飘香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用香也成为了一种祭祀的仪式,保留在庙堂禅寺之中。对我们现代人而言,香是陌生的、是世俗的、是功利的,傅京亮先生的图书,就是想让人们从思想上、从接受上重新认识香,重新体味香,重新感知香,让香和品茶、饮酒、研习书画等传统文化要素一起,伴随人们的生活,增添一分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