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由1947年冯友兰先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整理而成,1948年由美国出版公司麦克米兰出版。是西方人了解和学习中国哲学的入门书,在西方影响很大,有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南斯拉夫文、日文等多种译本。 本书以二十万字的文字讲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在有限的篇幅里充满了人生的睿智与哲人的洞见,也是冯友兰先生哲学与思想融铸的结晶,也是了解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极佳的入门书,很值得一读。 本书译者赵复三(1926-2015),是著名学者,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等职,译著全面精确,通俗流畅,是《中国哲学简史》极佳的译本,很值得参阅。
在将近100年前,胡适的同窗问过他一个问题: 小山,你是学哲学的人。像我这样养老婆、喂小孩,就算做了一世的人吗? 这是我们几乎所有人都曾经思考过的问题,人,为什么活着?怎么活着,才算是有意义的? 《人生有何意义》是胡适精选文集,汇集了胡适先生浩如烟海的著作中富有闪光点、与人生有何意义主题相关的文章,集结成册,一共分为 人生有何意义 为什么读书 青年人的苦闷 不老不朽 四章。 胡适深受赫胥黎与约翰 杜威的影响,自称赫胥黎教他怎么怀疑,杜威先生教他怎样思想。他学识渊博,学贯中西,对中国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那么他是怎么看待人生的呢,阅读本书,您能窥见胡适先生思想宝库中闪烁的数不清的珍宝。
苟无孔子及《论语》,则中国非复二千年来之中国。 梁启超 本书为 国学经典三部曲 之一, 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导黄朴民译注并解读;全书分为7大部分:系列总序 单本导言 篇章导读 原文 注释 今译 解读,跟随黄老师系统完成国学学习的入门和进阶,真正领悟诸子的智慧。
本书在体例上将曾国藩家书分为修身、劝学、治家、理财、交友、为政、用人、养生、军事诸篇。选编时对多个版本进行比较,精选其中有代表性的和对当代人极具参考价值的篇章。按时间排序,酌定标题,进行注释和点评。在內容上每篇各有不同,也各有侧重,如下所述: 修身篇所选的家书旨在反映曾国藩在保身、进德修业、息心忍耐、有恒心、谨慎、自立自强等方面的內在修为。 劝学篇所选的家书包括教弟写字养神、劝弟学业宜精、阐述求学之法、教弟注重看书、读书要有恒心等內容,反映了曾国藩 读书、立志、有恒 的治学思想。
《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是囊括五千年中国处世智慧的奇书。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采儒、道、佛三家之精髓,以儒道为核心,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大道;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于一体;它似语录,却拥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它似随笔,却拥有随笔所不及的整饬。它是一部文辞优美、含义深邃的读物,更是一部陶冶人之情操、磨炼人之意志、催人奋发向上的中国文学作品。 咬得菜根者则百事可为 ,《菜根谭》以众多富含哲理的名言警句教予世人出世入世之法则及
朱子读书法 是中国古代影响*广泛、*系统的读书方法,近代以来的大学者钱穆、徐复观、余英时等都曾专门向读者推荐。《朱子读书法》一书首先由朱熹亲传弟子辅广从朱熹众多作品和语录中辑录而成,而后再由张洪、齐增补,并进行系统的整理, 更易次第,先定纲领,以载书之所当读之故,与读之所当务之说。复于中撮其枢要,厘为六条,曰循序渐进,曰熟读精思,曰虚心涵泳,曰切己体察,曰着紧用力,曰居敬持志,而著其说于每条之下,于是纲领条目粲然明白 。
马克·吐温是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也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本书精选了其脍炙人口的作品,包括散文《威尼斯的小艇》、小说《百万英镑》《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等。这些作品不仅折射出那个时代美国人民丰富的精神世界以及物质生活的风貌,而且巧妙地将幽默和讽刺相结合,使读者进一步感受那隐藏在笑声背后的深意。马克·吐温的创作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融幽默辛辣与悲天悯人于一体,给小读者们带来新奇的阅读之旅!
本书精选俄罗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包括入选小学语文课本的经典篇目《跳水》《穷人》。列夫·托尔斯泰通过小说、寓言、童话等文学形式,结合孩子们喜爱的儿童文学形象,讲述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宣扬真、善、美的主题,培养孩子们宽容、爱心等美好品德,对孩子们具有极强吸引力。这些故事篇目短小、情节生动而饱含哲理,适合少年儿童阅读。
《金花的秘密》20世纪20年代,德国汉学家卫礼贤将《太乙金华宗旨》德文译本寄给荣格,请他撰写评论,这个长篇评述就是本书的由来。当时荣格处在与弗洛伊德决裂后的至暗时刻,他开始自发地画下来心中和梦里出现的意象,这些意象经常是曼陀罗图案。荣格读完这部东方文化经典后,声称文中所述关于曼陀罗及中心趋向的想法,给予了他做梦也不曾想到过的证实,帮助荣格解决了研究集体无意识过程中遇到的困境。
“先贤诫子书”系列以家庭教育为核心,以古代经典的家训为主体内容,为现今家长了解和学习古人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内容提供参考和借鉴。原文均选古籍经典版本进行精校,收录均为全文,不做任何形式的删减,确保本文内容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另全书采用原文 + 注释 + 翻译的全注全译的形式,为面向普通大众的普及型版本。 册《教子名文十六篇》收古圣贤教子名文十六篇,包括周文王《诏太子发》、周公《诫伯禽》、刘邦《手敕太子文》、诸葛亮《诫子书》、马援《诫兄子书》、韩愈《符读书城南》、柳玭《戒子孙书》、陆游《放翁家训》、朱柏庐《朱柏庐治家格言》、袁了凡《了凡四训》、张居正《示季子懋修》等。十六篇文章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历史,所选篇目均为千古名篇,作者均为普通读者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所训诫内容也不一而足,各有特色。
《西游记》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描写了唐僧等师徒四人在崎岖漫长的取经途中和穷山恶水斗争的历程,他们历经八十一难,不畏困难、勇往直前,赞颂了取经人排除艰难的战斗精神。作者以其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建构了一个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
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朱熹是继孔孟之后的文化巨匠,其思想文化之精髓已深深扎根于广袤的民族文化沃土中,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朱子文化,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本书为朱子文化的普及图书,旨在为广大的传统文化爱好者提供一部通俗易懂的朱熹传记,加强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学习兴趣,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
“先贤诫子书”系列以家庭教育为核心,以古代经典的家训为主体内容,为现今家长了解和学习古人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内容提供参考和借鉴。原文均选古籍经典版本进行精校,收录均为全文,不做任何形式的删减,确保本文内容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另全书采用原文 + 注释 + 翻译的全注全译的形式,为面向普通大众的普及型版本。 本册是先贤诫子书系列的第二部,奉上的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出色的两位帝王——唐太宗李世民和清朝康熙帝玄烨的教子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太宗和康熙皇帝都是难得一遇的圣君,两人都开创了一个*的时代。而在教育子女方面,他们也都有着自己的真知灼见,《帝范》和《庭训格言》,堪称帝王家训的“双璧”。
本书精选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鲁冰的多篇童话,如《蜘蛛开店》《猎枪感冒了》《第七朵鲁冰花》等名篇。鲁冰的童话散发着传统文化的气息,语言优美,想象奇妙。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阅读氛围中,可以提升语文素养,获得心灵的润泽。
本书分知福、惜福、修福、弘福四编,全面、深入、系统梳理中华福文化。《知福编》包括 福 字起源、衍变、含义,福神崇拜,求福风俗,福文化典故与传说;《惜福编》从珍惜幸福的角度出发,讲述惜丰衣足食福、惜平安健康福、惜和谐友睦福、惜祖国富强福四个方面,倡导珍惜生活中看似简单平常实则来之不易的幸福;《修福编》从立德、齐家、奋斗、包容、助人五个角度,讲述如何获得幸福,树立正确求福观;《弘福编》首先对福文化的民俗性、礼仪性、精神性、哲学性进行概括总结,并就福文化新时代新发展、福文化中的民本民生思想及其与中国梦的逻辑关系、福文化海外传播及其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关系三方面内容展开阐释,体现福文化的时代延展性。本书既体现福文化的物质文明积淀,也展示出福文化的精神文明内涵;既有具象的中国人自古以
《三国演义》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汉末至晋统一100余年间的历史,讲述了统治集团内部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塑造了诸葛亮、曹操、周瑜、关羽、张飞等众多的人物。小说表现出鲜明的拥刘反曹的正统思想和儒家的仁政思想,同时也遣责了雄豪混战及暴君的苛政,寄托了人民渴求明君仁政、社会安定的愿望。为了帮助青少年理解《三国演义》的内容和精髓,本书以简单通俗的语言替换了原著晦涩难懂的文字,并对比较难以理解的词语加以解释,很好地解决了青少年阅读名著难的困扰。此外,本书还设置了“三国有兵器”“历史好奇问”等栏目,不仅能激发青少年的阅读兴趣,还能拓宽青少年的知识范围。
本书是世界著名作家雨果的作品集,选入了由张汉钧先生翻译、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以及9篇散文和《巴黎圣母院》的经典选段《一滴泪报一滴水》。阅读中,小读者们会为与船共存亡的英雄哈尔威船长而心生感佩,为卡西莫多所经受的痛苦流下同情的泪水,也会为散文中所描写的优美景致和旅途插曲会心一笑。本书特邀张汉钧先生撰写序言,介绍雨果的生平和故居,带领小读者走近这位享誉世界的大文豪。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的成名作,自1960年出版以来,畅销不衰。全书通过英子童真稚嫩的双眼观察老北京城南四合院中一家人的生活,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用孩子天真的视角道尽人世间复杂的情感,反映了当时北京城的整个历史面貌,有极强的社会意识。全书浓浓的诗意化语言中暗含淡淡的哀愁,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通过描写上自宫廷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甚至婢女奴才的日常生活和平凡琐事,通过描写各色男女恋爱、婚姻、家庭的恩怨情仇,生动而又真实地描绘出一幅封建贵族家庭衰败的历史图卷,客观上揭露了作为封建社会缩影的贵族家庭的骄奢淫逸以及由于种种的腐烂与罪恶最后“树倒猢狲散”的结果,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机。
本书属于中华传统文化普及读物,属于 君子与时代新人丛书 (4册)中的一册。 本书在对已有成果的梳理借鉴基础上,对一些意义相似、语句相近的名言不重复收录,或在评说中加以说明,同时也搜集收录了不少前人未注意到的君子名言,力图为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较为有力的价值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