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收录楹联100副,为作者近3年所创作,包含园林名胜联、历代贤士联、古诗文集联、师友联等,书体涉及行书、草书、隶书。本书收录的几幅扬州园林的联句,原作是由孙龙父、魏之祯、王板哉等家乡书坛硕儒题写的,一方面内容十分雅致,另一方面书法水平高超。除了扬州园林楹联外,册子中还有南京、苏州、杭州、保定、晋城、高邮等地的园林及名胜联。
在传世作品中,楹联书写的材料也特别丰富。明末、清初偶有书写在绫本上的楹联,以后主要以纸为主,縜本为少。而楹联的用纸非常讲究,有生纸、熟纸、花纹笺、泥金笺、蜡笺、珊瑚笺、虎皮笺、瓦录纸等等,其中颜色又有时青的、大红的、粉红的、金黄的……异常丰富,可以说是应有尽有,说明了当时社会对楹联的需求和书法家对楹联创作的重视。各个时期,用纸和工艺制作纸的不同,形成了各个时期的特色,又为楹联书法的鉴定提供了佐证。总之,楹联的内容和形式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的审美观和对书法艺术的需求。本书所选名家楹联,上起明末,下至民国,共收62位书家的65幅楹联,另附42位书家的52幅楹联,这些作品字体多样而形式丰富,有着的代表性。在内容选择上,摒弃酸腐陈旧之语,以可读性、趣味性、哲理性为上。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不韦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本书共采集颐和园中对游人开放诸景点的楹联114副及各类匾额190余面。作者从字、词的注释入手,言外求义,尽力挖掘楹联、匾额的深层蕴意,探求其真情实意,并依据颐和园楹联分布是“成组论套,贴题对景”这一特点,通盘思考,综合辨析,突破传统,纠正前人的谬解误说,对这些楹联匾额予以前所未见的解读。本书采用了大量的实景照片做插图,使读者既可对照实景,又能欣赏古人书法之美。
樊家权著的《杭州全书·杭州丛书:钱塘楹联集锦》是级友樊家权同志花了数年时间收集起来的杭州楹联精华选编。楹联集诗词、书法于一体,景、事、人三者合一,描景景生辉,典故寓深情,对仗工整,古今合璧,是很有文化品位的艺术精粹。
樊家权著的《杭州全书·杭州丛书:钱塘楹联集锦》是级友樊家权同志花了数年时间收集起来的杭州楹联精华选编。楹联集诗词、书法于一体,景、事、人三者合一,描景景生辉,典故寓深情,对仗工整,古今合璧,是很有文化品位的艺术精粹。
本书共收录楹联100副,为作者近3年所创作,包含园林名胜联、历代贤士联、古诗文集联、师友联等,书体涉及行书、草书、隶书。本书收录的几幅扬州园林的联句,原作是由孙龙父、魏之祯、王板哉等家乡书坛硕儒题写的,一方面内容十分雅致,另一方面书法水平高超。除了扬州园林楹联外,册子中还有南京、苏州、杭州、保定、晋城、高邮等地的园林及名胜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