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著名作词家方文山大力推荐,收录包括十数年来汉服复兴者的思想文选、2014 年汉服运动发展状况调查、汉服组织名录,以及中国西塘汉服文化周活动实践与相关活动等。本书以纪实性的笔触、科学的数据与严谨的分析,再现汉服及汉服文化周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对于促进各地汉服组织建设及同袍个人成长,提升社会各界对汉服运动的了解、推动汉服运动当下及未来发展的需要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书对清代至清末民初女性服饰的演变过程作了全面的研究,用历史的眼光阐述了清代汉族和满族女性服饰的源流,及在历史进程中的演变进。作者基于女性服饰自身的文化特性,侧重分析汉族女性传统服饰和少数民族服饰的冲突与交流,包括对各自文化传统的固守、标新及交融中的潜移默化。通过对满汉服装、身饰的演化历程的回溯,揭示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具有丰富的知识性与较高的学术性。全书附图近150幅,足资参考。
张灏编著的《汉服审美》以汉服为研究对象,探讨作为中国传统服饰之本的服饰原型所具有的多重审美趣味、审美内涵以及审美的境界。著作从汉服的色彩、形制、纹样三个层面入手,先总体上观照了整个汉服体系的审美特征,而后以汉礼服为重点,突出其“汉官威仪”的主要审美意蕴,再以其他多种服饰形式为辅,阐述汉服多元化的审美取向,并终以哲学和文化学的视野,剖析汉服审美背后的精神内核,以期通过服饰审美的外在表象,获得对传统文化根基的深层思考。《汉服审美》为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成果(12BG063)。
人类不同于动物的文化现象是奇妙的,它在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衣、食、住、行既是人类社会的决定性物质基础,又是文化现象。人类经济发展经历了从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从蒸汽机时代到电气时代以及到今天的信息时代,而与此相伴随的社会文化也推动着历史的车轮走过了这个漫长的岁月。今天,人类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同时也向着更为光明的前途迈进。温故而知新,人类对自己过去文化的研究,是为了继承、开发与利用。当前,我们在研究与继承、发展文化事业方面虽然较之以前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距离“民族复兴”的目标相距还远。通过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发掘、研究、整理和总结,让世人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不断加深认识,从而使其发扬光大,仍然任重而道远。 这里,我们奉上的这四本小书,远谈不上对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