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关于日本三种美学的理论书籍,分成《幽玄》《物哀》《侘寂》三册,系统阐述日本美学的概念和发展渊源。 《幽玄》 幽玄 *初用于传统歌论、能乐论中,包括具有宗教意味的假面悲剧和世俗化的滑稽科白剧。在平安时代后的镰仓时代,禅宗传入日本。它逐渐将美的感性深化为精神内在,并产生了 幽玄 的审美意识。因此,日本的美,不会一览无余。大西克礼将 幽玄 总结为:收敛、隐蔽审美对象、微暗且朦胧、寂寥、深远而深刻、超自然性、飘忽不定、不可言说的情趣。而在 幽玄 的世界,以上关键词往往不独立显现,是相互融合的。 《物哀》 物哀 一词*早的来源是日本国学家本居宣长,他评价《源氏物语》是对周遭的人事和自然,怀抱有细敏微妙的感受力,并由此将这一特质提炼为 物哀 ,将日本文学的本质归纳为 在于物哀 。本居所指的 哀 ,
《环地福分类字课图说》是由晚清名士赵金寿组织编纂、储丙鹑校对的一套汉字教科书,成书于清光绪二十八年,全书共八卷,分为宝物、器皿、花鸟、动物、建筑、纺织、衣饰、姓氏、人事、兵器、算学、地理等类,共收录2733个汉字,以及868幅绘画配图,大者半框,小者半框六幅,采用 六宫格 ,使图文合参、学养并重,注重中国传统教育方式,同时引入了西方的科学知识。 分册简介 本套书为四册八卷本,*册包含卷一、卷二,第二册包含卷三、卷四,第三册为卷五、卷六,第四册为卷七、卷八。 *卷 收录天地日月、时辰历法、疆域舆图等方面共计213个汉字。 仰望星空,俯察大地,胸怀凌云壮志。 第二卷 收录山川河岳、古建房舍、君臣名姓等方面共计380个汉字。 走近自然,知晓社稷,感悟千里河山。 第三卷 收录礼制人伦、珍宝器具、武备刑罚等方面共
人们称《摩诃婆罗多》为史诗,但它和紧紧围绕英雄事迹的西方语境下的史诗并不完全相同:囊括的内容更多,创作的视角更宏大,并不囿于三两个主要人物的事迹。 这部洋洋十万颂的梵文巨著,不仅描述了俱卢族和般度族两方堂兄弟之间的战争,也夹杂了大量的传说故事、宗教法典和道德说教,古印度的风俗人情、民生百态等无所不包,堪称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以至于作者骄傲地宣称:这书里有的东西,在所有地方都存在;而这书里没有的东西,在世间任何地方都找不到。 本书是一部专门针对中国读者而作的《摩诃婆罗多》简读本,雍洛将史诗的主体故事提炼出来,除去杂沓重复的口语部分和与时代脱节的说教,以般度族与倶卢族的争斗为主线,紧扣 倶卢大战是如何发生的 这一主题,将故事和史诗评论结合起来,深入浅出地系统讲解了倶卢之战、永恒之
《战士的餐桌》以二战时期的战地饮食为主题,从大量史料中遴选了数十个与食物有关的小故事,展现了在不同环境下各国军人以及平民在前线和后方的饮食生活,介绍了世界各地的特色饮食及其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背景。英国海军为何在数百年间坚持配给烈酒?美国大兵为什么如此厌恶斯帕姆午餐肉?德国军队的代用咖啡真的那么难喝吗?在苏联 125克黑面包 和 100克人民委员伏特加 意味着什么?日本海军在发动珍珠港偷袭前为飞行员提供了何种特殊食物?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踏上黄泉时又吃了怎样的断头饭?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可以从书中找到答案。本书融军事历史、饮食文化、人文情怀于一体,通过餐桌看战争,透过食物聊历史,希望能为读者带来别样的感官享受和历史感悟。
德国著名古典学学者保罗 赫尔曼以其博大宏深的研究,采撷冰岛、挪威、瑞典的民间传说习俗,深入探讨《诗体埃达》、《伊林格传奇》、冰岛的《史前传说》等传统文献,加上考古学和字源学的佐证与推敲,构筑成一部翔实完备的北欧神话总论。 斯堪的纳维亚传奇里的诸神一一跃然纸上:阿萨神族、女武神、沃坦和奥丁、弗蕾亚和弗丽嘉、天空之神提乌斯和提尔、巴德尔、索尔和洛基。北欧神话属于泛灵论信仰,除了诸神之外,大自然森罗万象当中也莫不充满神灵:山川水泽里的精灵、妖精、侏儒、巨人。北欧民族也盛行祖先崇拜以及灵魂不灭的信仰,于是也有种种守护神和家神、亡魂和梦魔的传说。关于他们的种种民间传说和故事,是童话、戏剧、奇幻文学、歌剧源泉不竭的灵感原型。
《古埃及死者之书》汇编了法术与圣歌,埃及人希望自己能够在死后使用它,好为那通向永恒的旅途储备知识和力量。在一千五百多年的岁月中,这些咒语出现在纸莎草书卷上、木乃伊的裹布上以及棺材和护身符上。那些*完好的手稿有着彩绘的美丽插图,描画着埃及人想象中那死后世界的风光,神祇和妖魔,以及死者将会遭遇到的挑战与必须通过的难关。其中包括了那决定性的 称量心脏仪式 死者是进入诸神的乐园,还是堕入可怖的 吞噬者 之口,全看这*终的裁决。 作为相关展览的补充,这是三十年来这个课题上*全面的图书,很多大英博物馆的死者之书珍藏以彩图的形式出现在印刷品之中。借住学者之笔,详细的拍摄和讲解那些文物与咒语和古代图画的关系,穿越古埃及人来世的旅途,让我们深刻的理解他们的信仰,揭示出人类面对死后世界的恐惧,以
《源氏物语》是诞生于十一世纪的日本文学瑰宝,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对后世日本的艺术、文化和社会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1510年《源氏物语画帖》是世界上已知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源氏物语绘画和书法作品集,由大内氏家臣陶氏家族定制,三条西实隆与玄清协调组织,六位贵族书法家献笔,土佐光信及其领导的绘所绘制而成。这部书画集不仅反映了中世日本统治阶层(包括贵族和武士)对《源氏物语》文化内涵的阐释,也体现了以土佐光信为代表的中世绘画艺术家对传统宫廷艺术的继承与绘画技法的创新。 钻研日本美术文化的哈佛大学教授梅丽莎 麦考密克充分研究了现藏于哈佛艺术博物馆的这部书画集,首次将其全貌呈现于世人眼前,并结合《源氏物语》的文本和中世日本美术传统,为每帖书画作品配上精辟分析,让读者能够进入一个
本书共5卷18章,详细记述了从庆长至宽永时期,浮世绘各个流派的发展史略,介绍了知名画师的生平、代表作,兵作了简要评述。作者用通俗凝练的语言介绍日本浮世绘历史及知名作品,不仅注重对各个流派来龙去脉的记述,而且涉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审美,歌舞伎、茶社、戏院等各行业的品味、爱好、生活乐趣,鲜活而生动地再现了江户时期日本的风土人情。 全书内含彩色版画170幅,正文还穿插有多张精巧玲珑的小幅黑白画作,图文并茂,是了解日本浮世绘的藏品。
公元794年,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其地东有鸭川,西有山阴道,南有巨椋池,北有船冈山,是一块 四神相应 的福地。这就是今日的京都。 这座仿照中国古都建成的城市初被称为 平安京 ,从规划时就被致力打造成为日本的 千年之都 ,平安宫与罗城门、东寺与西寺、金阁与银阁 共同构成华丽舞台,《源氏物语》《平家物语》在此上演,能乐、狂言在此孕育成型。 建都至今一千二百余年的京都是如何被打造出来的?经历无数灾难与兵燹的古都如何浴火重生?孕育于其中的市民文化如何改变甚至主宰了城市的命运?这座城市见证了日本历史与文化的兴衰更迭,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悲欢离合,京都人的智慧与力量,也在古都的一次次新生中显露无遗。
身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的德里克 塞耶,在本书中既细数布拉格风云变幻的昨日,也详述布拉格精彩纷呈的今天。被誉为 欧洲美首都 的布拉格,拥有伏尔塔瓦河畔令人惊叹的自然风光,其壮观的建筑群亦多彩多姿,从罗马式圆形大厅到哥特式塔楼,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宫殿到巴洛克式大教堂,从新艺术风格的咖啡馆到立体主义风格的公寓楼 可谓包罗万象。位于欧洲十字路口的布拉格是各方思潮、各国文化交汇碰撞之地,距今已有千年。塞耶通过回顾欧洲史的错综过往,呈现给读者一幅布拉格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寻幽入微,言有尽而意无穷。
在《西方的没落》中,斯宾格勒把世界历史分成八个完全发展的时期,细致考察各个时期的不同现象,揭示其共同具有的产生、发展、衰亡及毁灭的过程。斯宾格勒对文化的研究方法进行了革新,他对每一种文化的现象采取 观相式 的直觉把握,以某些基本象征来揭示这种文化的全貌,他称之为 文化的形态学 。《西方的没落》的主要目的不是复述已经过去的历史事件,而是要掌握事实的真相,以便更好地应对将来。本书也被称为一部未来之书,斯宾格勒被称为西方历史的先知。
本书是日本著名建筑师中村好文拜访艺术创作者宅邸的文集。中村好文在书中走访了14位艺术家的住宅,以建筑师的眼光,发掘潜藏在建筑中的人性温度和独特灵感。书中走访的艺术家,并不是那种政府发过荣誉勋章的著名人士,而是一些与地位和名誉都无缘的自由人,他们爱艺术亦爱生活,利用承载着个人记忆的小物品,辅以各自擅长的手艺与匠心,打造出独属于自己的 手作私宅 ,令家居空间充满创作者的血与骨。栖身之所是 房子 ,容纳起生活才成为 家 。跟随本书发掘日常乐趣,搭建起创意生活的舞台,让住宅充满潜在的可能性。
《人类文明史 中国人的文明观》一书,主要运用全球史观下的结构人类学这一学术方法,对人类各主要文明体展开全面且深入的比较研究。该书以人类思想史的演进历程为核心,深入阐述了族群结构与人类文明形成之间的历史逻辑关联。尤为突出的是,书中详述了中华文明同其他各文明体在冲突、交流以及融合等方面的互动历史,特别是近现代以来,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相互推动、共同发展的历程。从人类主要文明体的核心架构及其合理性着眼,该书深入探究了中华文明内在结构所独具的优势,揭示出中西等不同文明体终将走向深度融合的历史趋向,并对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进行了展望,进一步推演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得以实现的历史可能性。
罗马的大多数皇帝建造了属于自己的宫殿,其奢靡与华丽可同世间任何宫殿媲美。古代城市复原领域巨擘让-克劳德 戈尔万重现了这些面积和奢华程度都令人瞠目的皇帝住所,让读者可以走进皇帝的私人房间,漫步在他们的花园,参与他们的休闲活动。巴黎南泰尔大学拉丁与古代文化名誉教授卡特琳 萨勒的精彩解读,将进一步展示古罗马统治者的精神迷宫,剖析古罗马帝王居所如何成为权力几何学的具象载体。尼禄的镀金穹顶于幻想中开始旋转,卡里古拉的船宫在纸面上又一次航行,历史角落中的奢靡狂欢、权力焦虑与审美野心于砖石中苏醒 本书既是建筑考古学的盛宴,亦是解码古罗马权力基因的密钥,让沉睡两千年的权力空间重新呼吸。
日本的细节: 《日本的细节》是著名学者蒋丰的全新力作。作者旅日三十年,经过悉心观察、思考,通过上千个细节,为我们呈现一个全新视角下的日本。 书中内容涵盖城市、居住、工业制造、公共服务等方面;多角度,深层次,以全新的方式,体现日本的创新细节、匠心精神、人性关怀、教育理念、社会文明等,比如,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新干线和地铁可以不安检、井盖可以成为艺术藏品、日本人地震来临时可以不逃生、房子可以防雾霾还能住200年等,并分析细节产生的原因,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日本的文化内核。 本书图文并茂,视角独特、形式新颖。阅读本书,读者可从细节知日,通过理性对比与思考,达到淬炼心性,获得正确的人生判断与价值定见的目的。 日本的细节2: 厕所里住着哪位 厕神 ? 何为 菠薐草文化 ? 从 一汁一菜 到 御驰走 ,
随着柏拉图的《会饮篇》作为美食的载体被重新认识,文化史转向了用餐;罗马的讽刺文学始于既适用于食物,也适用于一般生活,特别是社会生活的丰富烹饪词汇;主说: 我要将粮食从天降给你们。 由此我们进入了《圣经》中一些最神秘的饮食之谜;莎士比亚在归家故事中瞥见了饥饿 吃饱、没吃饱或晚些吃饱 所具有的力量 吃喝可以是美学体验,也可以是感官享受。《饥饿的眼睛》带领读者探究从古代到文艺复兴时期饮食在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治国中的核心作用。
是谁引发了 波希米亚丑闻 ? 白额闪电 藏在哪里?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究竟为何物?本书如放大镜一般,详细探究了福尔摩斯侦破的经典案件,将柯南 道尔笔下具有神奇色彩的大侦探呈献给读者。本书富含精美的插图、清晰的图表,以及经典的台词。这是一本绝佳的福尔摩斯指南,从《暗红习作》到《肖斯科姆老宅》,涵盖了探案全集中的所有故事,同时介绍了更广泛的背景资料。无论你是第一次接触福尔摩斯的技能和知识,还是早已熟知他那无与伦比的演绎法,本书都会激起你无穷无尽的兴趣。
当我们阅读历史书籍,闭上眼睛想象古代人的生活时,蕞大的困难和蕞容易出现的错误不是古代人的活动本身,而是他们活动的场所。失去场所的活动很快便脱离了我们想象的控制,背景的缺失让一qie陷入失序,美妙和谐的图景转化成或滑稽或丑陋又失去连贯性的碎片。而古代城市复原图的重要作用便是:让我们回到现场,用想象力带着肉体,亲身体验历史。 毫无疑问,古代城市复原图的绘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而本书作者让-克劳德 戈尔万及其团队用丰厚的考古学、建筑学知识,以及他出色的绘画天赋达成了目标。他用细腻的水彩画直接呈现了古地中海文明,从公元前2500年直到公元5世纪,时间横跨3000年。130幅复原图配以文字,精心介绍了87个地区与城市,将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一网打尽,其中不仅铕被各类史书反复提及的重要城镇,
本书从日本鲁迅学的发轫、日本鲁迅学的成熟、日本鲁迅学的多元化和日本鲁迅学的式微四个方面,通过文献实证和文本细读的方法,围绕 原鲁迅 和 真鲁迅 ,历时性地发掘了代表研究者的知识谱系以及他们的研究史贡献,梳理出日本百年鲁迅学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和演变理路,形成了百年日本鲁迅学的概貌史、观点史、方法史、文献资料史,初步构建了百年日本鲁迅学的学术、学科体系。
《勇士、诗人与魔法 看见苏格兰》中,作者以苏格兰极具标志性的勇士、诗人与魔法等象征元素为线索,带领读者走进当地深厚灿烂的文化景观,深度理解这块英伦高地的启蒙历史、民族性格与文化态度。从华莱士抗英的山林,到历史小说家司各特的纪念塔,再到哈利波特原型的中世纪城堡,全书充满浓厚的文艺气息,是建筑、历史和文学的复调之旅,是对苏格兰人创造性的想象力和精神的致敬。
神话是一个民族的集体历史记忆,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像是一个民族灵魂般的存在。几千年来,各地的神话传说以其各自奇特的情节、多样的风格、丰富的内容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和精神。 本书收录世界各地著名的神话故事,介绍了许多与神话相关的当地文化知识背景,并辅以大量博物馆中的精美的文物,集客观性、艺术性、知识性于一体。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发现先民们的无穷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领略世界各地文明的熠熠光芒,追寻人类起源处的智慧源头。 此外,作者通过耙梳世界范围内各地区、各文化类型中的不同故事,不但系统展现了希腊、罗马、北欧等地的神话传说故事类型,甚至介绍到了很少被中国读者所了解的两河流域、非洲、澳大利亚、印第安等神话故事类型。这不仅展示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更让读者们在
中俄两国特殊的历史联系和地缘关系造就了独特的俄罗斯汉学。在三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俄罗斯汉学以其丰硕的成果和鲜明的特征与东亚汉字文化圈汉学和欧美汉学鼎足而三,共同构成了蔚为壮观的世界汉学版图。帝俄时期的俄国汉学家学习汉满蒙藏等中华语言,翻译中国典籍,观察中国社会,研究中国问题,搜罗中国图书,在服务俄国政府对华政策的同时,在某些领域实现了对欧洲汉学的补白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