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仓天心在20世纪初旅英美期间,意识到西方人对东方世界充满了荒谬的想法及误解,因此相继用英文写下《东洋的理想》(The Ideals of the East,l903)、《日本的觉醒》(The Awaking of Japan,1904)、《茶之书》(The Bookof Tea,1906),并称为冈仓天心的 英文三部曲 ,前一部刊行于伦敦,后两部刊行于纽约。 三部作品中,《茶之书》的影响晟大,有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瑞典语等多种译本,并入选美国中学教科书。该书在为冈仓天心赢得世界性声誉的同时,也向西方世界谱写了一曲意味深远的以 茶道 为主题的 高山流水 。 茶道 为日本传统美学之精髓,作者文笔清雅隽永,蕴藏文人气息,带领读者一窥日本古典美学的世界。
从信仰上帝到信仰真理,后到信仰法律,这构成了犹太文化的核心思想。上帝和真理构建了人类的道德情感,同时关注的是人类的未来;而法律关注的是现实生活,形成了社会秩序的基础。一个有秩序的社会,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和谐社会。 人类要学会自我反省和不断回头看,残酷的现实往往比美丽的理论重要。真正的现代社会是以一消费思想和意见一为动力的,只有真正的知识分子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吸一口七月的暖风,我幡然醒悟,当下的时代确实有点堕落。思想者旱已销声匿迹,喜鹊成了传播时代福音的主旋律,而许多知识分子却拜喜鹊为师,这究竟是时代的进步还是退步,我不明白。
纳博科夫的《微暗的火》的结构十分奇特,全书是以“前言”、“诗篇”、“注评”和“索引”四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999行诗,仅占全书十分之一,后一部分则是对长诗所做的繁琐注释,“前言”和“索引”也纯属虚构。纳博科夫的意图是要读者与作者合作,通过反复对照阅读,自行在头脑中构成一个曲折的故事情节。这部《微暗的火》恰恰又与纳博科夫自己的写作方法吻合。他一般在创作时并非按顺序一章接一章地写下去,而是零零碎碎地写在卡片上(《微暗的火》中的主人公谢德就是这样写诗),最后再把它们颠来倒去的整理安排成篇。
京都居,乐无穷。一年一度欢欢壮丽、底蕴浓厚的祗吲祭,光凭声音就能听出制作是否有差错的扇骨师,不计其数的酱菜老店与传统茶馆。漫步京都,街巷中的人攀风景,都随时移事往而愈加深浓。古都依旧恬静深沉,吉都人的生活却在与现代城市的交锋中错落出不同的滋味。生于斯,长于斯,作者年逾古稀之时依旧对光一暗交错中的京都满怀期望。与京都相连的不仅过去和现在,还有未来。
本书所收集的偏方,均为笔者经过多年反复临床验证,从500余个偏方中精选出来的,书中新加了中风偏瘫、恶性肿瘤、脉管炎等病,尤其对偏方贴敷法介绍的更加详细,并独列了一章。书中每章都附有例证实偏方之效,这也是以往书上所没有。
这里没有一个故事是笔者杜撰的,这些故事曾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故事的主人公都还示成年人。他们有的在不知不觉中陷入除境,有的遇是身不由己地走向歧途。这里,我们隐去他们的真实让你警醒。要知道:危险有时来自外界,有时候也会来自于你自己。但,你必须记住,当做出险来临的时候,在勇敢地面对!
这是是一部图文并茂的有关英国文化的散文和摄影集。它汇集了作者的14篇散文和在实地拍摄的159幅彩色图片,从文化视角介绍了英国的艺术文化,涵盖建筑艺术、文学、绘画、雕塑和蜡像,有选择地记述了艺术之都伦敦、莎士比亚故乡斯特拉特福德、学府和古城约克的文化见闻。如果说书中的散文是以文学随笔记述英国艺术文化,那么书中的摄影图片则是以视觉印象展现英国艺术文化。
在盛京皇宫的众多藏当中,有一项是清朝统治者不会向世人公开的秘宝,即爱新觉罗皇族的传世宝典,同时它们也是大清帝国的“国书”、“国宝”这其中包括有清历朝《实录》、《圣训》、《老档》、《玉牒》及众多皇帝的“圣容”和废而不用的清初玉玺等宝物。 这些世人难得一见的《实录》、《圣训》、《老档》、《玉牒》和“圣容”、玉乐玺等物,普先后尊藏于盛京皇宫的凤凰楼、崇谟阁、敬典阁等几座高大的建筑内。它们是大清帝国的核心机密,是爱新觉罗家族数百年统治“国脉”延续的根基所在,因而是锁在深宫的“金匮石室之藏”。
二战临近尾声的时候,摆在美国眼前的有两个问题:日本会不会投降?对日本能不能用对德国的办法? 为了制定最后决策,美国政府动员了各方面的专家来研究日本,提供资料和意见,其中包括了本书作者、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 美国人或者更多西方人眼里不可理喻的一些行为,恰是本尼迪克特用来解析日本文化本质的范本。书名中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文化的象征。“菊与刀”的组合,象征了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如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等)。 本尼迪克特在二战结束后写成《菊与刀》。《菊与刀》共13章:从对战争的看法讲起,讲到明治维新,再分述日本人风俗习惯、道德观念、一直到怎样“自我训练”(修养)和孩子怎样受教育。全书夹叙夹议,抛开了对樱花、茶道、武士道等煽情描述,更多是对家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惟一长期绵延不绝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是人类文化最辉煌的组成部分,为人类文明奉献了无数璀璨的瑰宝。中华文化在其历史发展中,充满了辉煌与苦难、成就与挫折。这一切,不仅维系着每个中国人的心,决定着我们的思想感情,而且影响着众多异域文化的发展进程。因此可以说,中华文化既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财富。 《中华文化学院教材:中华文化概要》从中华文化的发展形成、特点等介绍了中华文化,并以中华古代的文学、哲学、艺术等入手,结出中国文化丰硕的成果。《中华文化学院教材:中华文化概要》引人遐思,特别注意把中华文化放到鲜活的日常生活中去考察。帮助读者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是了解生动的中华文化、培养人文素质的理想读物。
在巴西和委内瑞拉边境线附近的圭亚那被茂密的热带雨林所覆盖的地带,是亚诺玛迷印第安人所居住的地方,那里是世界上不为人知的地方之一。在这片偏僻的森林里,亚诺玛迷人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可能是2万年前南美洲其中一支移民队伍的后代。作者深入其中,把自己完全投入到那个社群的日常生活中去,获取了这个世界上陌生族群的清晰画面,了解到他们一种几千年都没有大变化的 奇特生活方式:亚诺玛迷人群居在一起,依靠森林生活,用来自大自然的化妆品装扮自己,他们不时地举行盛宴,与他人一起分享食物。 别具一格的是亚诺玛迷人所举行的"万物有灵"的萨满教活动,以及丧葬仪式。
同在这个星球,却有着迥异的习俗…… 《万象新知大课堂系列丛书》以广大青少年和学生为主要对象,并兼顾各不同层次和领域读者需要,该丛书图文并茂,选材新颖,语言流畅,读来既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又解谜释疑、引人入胜。它的陆续出版,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对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将起到积极作用。 本书为其中一册,从亚马逊到撒哈拉,从北极到赤道,从白人到黑人,从现代文明到原始部落……展示了开阔眼界的70个世界民族的独特风俗,让你眼花缭乱,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