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聪,20年来入藏100次,用一个信仰者的面目去感悟西藏,并以散文的笔触向读者介绍藏传佛教及西藏文化的基础知识,文字生动、流畅,并辅以100多张精美图片。 这是一部正确了解西藏文化及藏传佛教的好书!是一部认识真正的、活生生的西藏文化的佳作!是源自深入西藏文化者的亲身体验!本书曾入选西藏文化教材书目。
西藏雕塑是西藏艺术的集中体现。本书力求以通俗、简练的文字,对西藏佛教雕塑的发展、题材、流派、特征,以及寺院雕塑、佛塔雕塑等进行较全面的叙述,对造型艺术中的雕(木雕、石雕、金属雕)、刻(木刻、石刻、印刻)、塑(泥塑、擦擦、酥油花)等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既是读者了解西藏雕塑的工具书,又能使读者获得西藏艺术方面的启迪,颇具艺术价值、史料价值和收藏价值。
《西藏史诗和说唱艺人》堪称一部巨著,作者通过对西藏长篇史诗的深入研究,充分探讨和详尽阐释了流传西藏的这一既是历史文献、又是文学文本和说唱艺术的神奇现象,作者以其辽阔的视野,雄心勃勃地向我们讲述了关于藏族神奇长篇史诗本身和与之相关的内容。本书的部分是设想为了将非内行的读者领入这一问题的迷宫(章)、向未来的研究者指出我多年来积累的资料(第二章)、将研究者的注意力转向他将会正确评伦其价值与相互关系的各类文献之中(第三章)。第二部分也非常简单,也不会提出问题。这些故事所处的地理范围(第四章)出自格萨尔史诗本身并由一些互相独立的史料相佐证。此后的一章论述了该英雄人物(史诗中的主角人物)所属地区的历史,该地区的头人或首领仍在仰仗的名望。惟有与史诗独立无关的藏文和汉文历史文献才可能使人追
西藏有文字的历史近两千年,然而在这漫长的历史中对于妇女贡献的记载却寥寥无几。可以说,其文字所记录的只是一部西藏男性的历史。这种事实相对于藏族妇女对历史所做的贡献是极大的不公正。藏族妇女占西藏人口的51%,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她们有过辉煌的从政史,同时又经历了地位低下的沦为男子奴隶的岁月。她们用自己独特的聪明才智,在社会的生产劳动、文化传承以及人类延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今天,藏族妇女赢得了自己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对于广大妇女,尤其是老年妇女来说,她们经历了西藏的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而其中的一些佼佼者,更是在从传统社会步人现代社会的同时,正在走向世界。把她们的生活经历、感受记录下来,不但可以使人们了解20世纪藏族妇女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一个侧面,同时对于传统的文字记录的历史也是
瑞士学者米歇尔·泰勒(MichaelTaylor)的《发现西藏,从马可波罗到大卫—妮尔》是一部文图并茂、可读性很强的著作。现译成汉文,以飨中国读者。西藏乃至中国的整个藏区,大都处于偏僻的山区,历来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特别是元代以来,西方不断派出使节和探险家入藏。自1245年柏朗嘉宾出使蒙古,到大卫—妮尔1925年人藏,历时近680年的探险史,本书中都作了大致介绍。特别是对于19世纪末以来英国侵略西藏的历史,书中记载得更为详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深切地感受到这一切。
巴蜀文化——中国西南地区以古代巴、蜀为主的族群的先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 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及其邻近地区。其时代大约相当于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前后延续上千年。从考古学上确认巴蜀诸族群的文化、并形成巴蜀文化区, 是建国以来两周考古的一大收获。 随着三峡考古的开展,长江三峡的神秘面纱被一层层揭开:三峡不但以它的雄奇壮美,成为长江的标志性河段,更以它古老文明绵绵不尽的人文情怀,成为长江文明最华彩的乐章,成为富人文渊薮的大峡谷。 “巴蜀文化”是目前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经常使用的专有名词,它是以古代巴、蜀为主的族群的先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 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及其邻近地区。本书生动地从多个侧面展示了三峡人文的博大与富饶,神奇与情趣,悠远和年轻。具体内容包括五个部分:巴人之源、图腾故事、巫风烈烈、
这本书讲的是《西藏生死书》的作者索甲仁波切的心灵故乡宗萨寺的故事。作者原人以四川甘孜德格县宗萨寺这个天远地遥的偏远藏地的人、事、物为背景,深入当地生活,从衣食住行到学业功课,描画出宗萨学院里喇嘛的生活轨迹,以第一视角展现出藏地生活真实、纯粹的一面。 宗萨仁波切在本书的推荐序中说“像宗萨寺这样一个非凡的地方,也需要某种引介。这就是为什么原人写下这本书,我相当高兴的原因。我相信,它将会为所有阅读此书的人开启了解之门,而对此卓越之地及其文化与人的认识,将有利于现代世界中求知欲日增、生活节奏加快的人,特别是在中国”。 宗萨佛学院院长彭措朗加也为本书作序推荐,他说:原人在他的书中,通过描述堪布才旦的喇嘛生活、宗萨佛学院学生的僧侣 生活、周围普通群众的农民生活,活生生地将当地人民的日常生
作为藏文化的学习者和热爱者,近年来的夏季,只要有连续的十天以上空闲时间,钱文忠都会驱车在四川藏区行走,体悟康巴藏区深厚的文化,领略藏区绚丽的风景。更重要的是,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四川藏区建设的巨大成就。藏区山川亘古壮美,人民生活日新月异。每一个中华子孙,都会为之骄傲。行程是艰苦的,时常直面各种困难与挑战,有时甚至会面临很大的风险。但是,钱文忠的内心充满了感恩之情。因为,这一切都是人生的宝贵经历,生命的宝贵财富。
编辑这套充满奇迹和饱含诗意的书,无疑是为了使您能从一种独特的角度对藏族文化,尤其是对浸透了佛教思想的藏族人的历史和精神世界有个全新的认识和震撼。 《西藏奇迹之书》由藏族文化人才旺瑙乳编著,全书共分八个部分,近26万字,辑录了已出版的藏文化典籍中的172则轶闻趣事,是了解遍布在西藏各地、各个历史时期的高僧大德们精彩的神通奇迹的一部全景式读物。 《西藏奇迹之书》中有大量的唐卡、佛像图片资料,在了解神秘的西藏文化的同时,更给您以直观、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和认知,将看似不可思议的奇迹,在图文之中展现。 《西藏奇迹之书》系西藏之书书系的第三部。该书系以“香格里拉的秘密”为宗旨,已出版《西藏创世之书》、《大师在西藏》两本装帧精美、图文并茂,富有浓郁西藏特色、深受读者喜欢的图书。
编辑这套充满奇迹和饱含诗意的书,无疑是为了使您能从一种独特的角度对藏族文化,尤其是对浸透了佛教思想的藏族人的历史和精神世界有个全新的认识和震撼。 《西藏奇迹之书》由藏族文化人才旺瑙乳编著,全书共分八个部分,近26万字,辑录了已出版的藏文化典籍中的172则轶闻趣事,是了解遍布在西藏各地、各个历史时期的高僧大德们精彩的神通奇迹的一部全景式读物。 《西藏奇迹之书》中有大量的唐卡、佛像图片资料,在了解神秘的西藏文化的同时,更给您以直观、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和认知,将看似不可思议的奇迹,在图文之中展现。 《西藏奇迹之书》系西藏之书书系的第三部。该书系以“香格里拉的秘密”为宗旨,已出版《西藏创世之书》、《大师在西藏》两本装帧精美、图文并茂,富有浓郁西藏特色、深受读者喜欢的图书。
以藏语采集,以汉文笔录,四十多年来激情不减、故事泉涌的,除了廖东凡先生,还会有谁? 本套丛书以十种之盛,全方位展现西藏本土传统文化:从神山圣湖的动人传说,到四季节庆的民间生活;从历史人事的掌故种种,到市井乡间的众生百相;从形态奇异的宗教护法,到壅塞雪域的三界诸神……所涉内容之辽阔之深远,看一眼本套丛书的书目就知道了。 在这些故事中,有些是已经逝去的风景,有些正在发生着改变,或者添加了新的内容。唯其如此,这套丛书才显得弥足珍贵。
西藏雕塑是西藏艺术的集中体现。本书力求以通俗、简练的文字,对西藏佛教雕塑的发展、题材、流派、特征,以及寺院雕塑、佛塔雕塑等进行较全面的叙述,对造型艺术中的雕(木雕、石雕、金属雕)、刻(木刻、石刻、印刻)、塑(泥塑、擦擦、酥油花)等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既是读者了解西藏雕塑的工具书,又能使读者获得西藏艺术方面的启迪,颇具艺术价值、史料价值和收藏价值。
西藏以其众多的世界著名山峰和冰峰峡谷密林中隐藏的万千秘密对男子汉更具吸引力,他们以征服世界峰为人生荣誉,以破解世人未曾知晓的秘密为自豪,尽管为此要付出巨大代价、甚至生命,然而无数男儿仍乐此不疲,甚而他们还在世界屋脊上搜寻最险要处,以生命为财注跃跃俗试。西藏是冒险家们的乐园。 西藏是科学家们从事科学研究的巨大课堂,由于西藏常常占据着世界舆论地位,西藏科学研究上的任何一项成果,常常具有填补世界空白的意义,一点,就对那些胸怀博大、有抱负的科学家们产生巨大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