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学派与闽台书院刻书的传承和发展》,本书是作者三十几年来陆续发表在各类学术刊物上的研究论文的结集。作者在书中探讨了以朱熹为代表的朱子学派和以雕版印刷为主体的福建刻书业的关系,同时也探讨了福建书院刻书和从福建传入台湾的朱子学和刻书业,在台湾书院发展中所形成的交集与融合及其在台湾书院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全书共分三辑,收录34篇文章,这些文章可独立成篇,相互之间又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揭示了朱熹以及以他为代表的朱子学派与南宋刻书业、出版业之间的关系。目录
《书衣翩翩(新版)》是书业与书籍装帧艺术研究者、南大博士童翠萍为“闲趣坊”量身编选的一本休闲而有趣的小书。书中收录39位作者的66篇文章。作者中有书籍装帧艺术创造者(张守义、曹辛之、吕敬人、钱君、邱陵等),有藏书家(姜德明、倪墨炎等)、书话作者(叶灵凤、唐等)、作家(张中行、孙犁等),有书衣研究者(徐雁平、莫志恒、童翠萍等)、有出版人……作者多为身跨数界者,如,鲁迅既是作家,又是书衣创造者,同时又可看作书衣研究者、爱好者,一书之内,汇聚了几代“骸骨迷恋”者。 全书分为五辑:辑一泛谈书籍、期刊封面设计;辑二以个案研究关注《彷徨》等经典书衣;辑三为书籍装帧艺术结集的序跋专汇;辑四由书及人,谈书籍装帧名家的艺术成就;辑五漫谈书衣艺术、书里风景。 《书衣翩翩(新版)》以书衣为切入点
《书衣翩翩(新版)》是书业与书籍装帧艺术研究者、南大博士童翠萍为“闲趣坊”量身编选的一本休闲而有趣的小书。书中收录39位作者的66篇文章。作者中有书籍装帧艺术创造者(张守义、曹辛之、吕敬人、钱君、邱陵等),有藏书家(姜德明、倪墨炎等)、书话作者(叶灵凤、唐等)、作家(张中行、孙犁等),有书衣研究者(徐雁平、莫志恒、童翠萍等)、有出版人……作者多为身跨数界者,如,鲁迅既是作家,又是书衣创造者,同时又可看作书衣研究者、爱好者,一书之内,汇聚了几代“骸骨迷恋”者。 全书分为五辑:辑一泛谈书籍、期刊封面设计;辑二以个案研究关注《彷徨》等经典书衣;辑三为书籍装帧艺术结集的序跋专汇;辑四由书及人,谈书籍装帧名家的艺术成就;辑五漫谈书衣艺术、书里风景。 《书衣翩翩(新版)》以书衣为切入点
说到内容的拓展,其实前辈已有一些探索。黄可《藏书票艺札》称莫测“为自己创作的《莫测藏书》,画面表现他童年时代在洪泽湖边常见的一种难忘的景象:几叶轻舟,在傍晚时分靠了岸,船主人用竹篙在船的两端插入湖底,固定船身,不让船漂走。这几叶轻舟,或许是渔家捕鱼而归,或许是船家远途运输货物而归,画家以深沉的感情,用童年时代敬仰大人们劳动本领的眼光,朴实有力地作了刻绘”。当奠测用刀笔来刻绘其童年生活时,他的刀笔就成了史笔。《方寸芸香》中,李小光创作的藏书票也是将刀笔变成了史笔。李小光的藏书票是这部书中最能体现藏书票要关注当下、关注读书生活这一理念的佳作。比如有一张题名为《理》的藏书蔡,反映的是一个人在胡同理发时看书的情景。藏书票上有“理发三元”、画白圈的“拆”字等细节,这就是这位读书者所处
《书衣翩翩(新版)》是书业与书籍装帧艺术研究者、南大博士童翠萍为“闲趣坊”量身编选的一本休闲而有趣的小书。书中收录39位作者的66篇文章。作者中有书籍装帧艺术创造者(张守义、曹辛之、吕敬人、钱君、邱陵等),有藏书家(姜德明、倪墨炎等)、书话作者(叶灵凤、唐等)、作家(张中行、孙犁等),有书衣研究者(徐雁平、莫志恒、童翠萍等)、有出版人……作者多为身跨数界者,如,鲁迅既是作家,又是书衣创造者,同时又可看作书衣研究者、爱好者,一书之内,汇聚了几代“骸骨迷恋”者。 全书分为五辑:辑一泛谈书籍、期刊封面设计;辑二以个案研究关注《彷徨》等经典书衣;辑三为书籍装帧艺术结集的序跋专汇;辑四由书及人,谈书籍装帧名家的艺术成就;辑五漫谈书衣艺术、书里风景。 《书衣翩翩(新版)》以书衣为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