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教程》是为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本科所撰写的中国史学史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史学史是历史学专业的必修课程,近年来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在同类著作中,《中国史学史教程》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贯通古今,其内容上起先秦,下迄当世,突出了作为历史学自身之历史的相对完整性。二是脉络清晰,其结构包含古代史学的产生与初步发展、古代史学的全面发展、古代史学的繁荣、古代史学的总结和嬗变、近代史学的兴起、近代史学的演进、现代史学的深刻变革和历史学的理论建设,以及中国史学当前主要趋势,这一纵向结构力图彰显历史学自身“彰往察来”的功能和意义。三是史论结合,其表述形式是在阐述史学发展史过程中,就前人对历史的认识或对史学的认识,提出并阐述与之相关的理论问题,有助于增强读
今天所说的“历史”,正是过去发生的“新闻”。旧时的“新闻”,记录着已往岁月的足音,映照着过去社会的侧影。人们从中不仅能读出曾亲历过的世变风云,而且也能窥视出那不曾知晓的时情民风。《参考的启示》卷帙浩繁,洋洋大观,堪称世纪经典,共分十二卷册,上自50年代初,下迄80年代末,搜寻了各种“外电”对我国时事的报道。本书为第二卷。
《说唐后传》,俗称《薛仁贵征东》,共55回。故事前14回主要讲述唐太宗扫北,被敌军困于木阳城内。罗成之子罗通挂帅扫北,大败敌军,救出太宗。后41回说了唐朝大将薛仁贵保唐太宗跨海征讨辽东的故事。全书文字虽不如《前传》精彩,但也值得一读。
本书把唐中叶以前的历史,分作三编。编“古代的中国土”,讲远古到战国,第二编“古代的中国下讲秦汉,第三编现改为下篇“中世纪初期的中国”,讲三国到唐中叶。上、下篇的题目很清楚,秦汉属于古代,三国至唐中叶是中世纪初期。只是没有提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名称而已。对于本讲义的内容,有几点说明:一、对于秦汉史,讲义强调了城市经济的地位,城市经济对农村经济居支配地位,对整个社会居支配地位。也就是说,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转是在城市经济的支配下进行的。二、对于魏晋南北朝史,讲义强调了依附关系的出现和发展。三、对国有土地或土地王有的理解。四、阶级观点。用阶级观点分析历史问题,这本是历史唯物论的一项重要的历史理论和观点。本书包括:秦和西汉盛世、西汉中叶到东汉末、三国和西晋、东晋和胡汉王国分立时期、西北
《中国史纲》是张荫麟一生中留下的专著,但这一部已足以使他英名不朽。作者以通俗优美的文笔,对我国东汉以前的历史进行了一次生动叙述。本书原为作者受聘编写的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一部分,由于作者张荫麟杰出的才、学、识,终于使其成为一部享誉中外的名著。《中国史纲》的创作在“卢沟桥事变”前后,张荫麟写作这部中国通史,“以供一个民族在空前大转变时期的自知之助”,表现出一个学者在民族危亡时期的担当!
《大象学术书坊:宏观中国史(盛世卷)》讲述了,在漫长的中国历代王朝兴亡史上,既出现过为数不少的盛世,也出现了为数同样众多的衰世、乱世。历代的兴亡更替,似乎一直在遵行着一个未变的规律:每一个王朝从创立伊始至王朝中期,大多能够出现一个兴盛的局面,此时,王朝政治相对清明,经济兴盛,国富民安,社会稳定繁荣。但是,盛极往往不免猝衰,在辉煌过后紧随着出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千古兴亡过尽,如今再回头审视曾经有过的辉煌与没落时,我们发现如果仅从时间上来划分所谓的盛世、衰世并不是想像中的那么容易。 《大象学术书坊:宏观中国史(盛世卷)》能做到的只能是粗略地概括出数个盛世中共存的特征作为盛世的标志而已。
朋友,你可曾听说过皇城?《穿越皇城》力图以通俗的语言、简明的结构,介绍北京皇城的历史变迁、结构布局、功能作用、人文掌故、风物传说。从十个不同的方面,勾勒出皇城的前世今生。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古老建筑、往昔生活、传统文化的眷念、情思与热爱,也不乏对文化遗产受到各类冲击的担忧。因此,《穿越皇城》既是游览皇城的导游手册,也是弘扬北京历史文化知识的科普读物。
这套中国古代“中兴”书系,包括《宣王中兴》《昭宣中兴》《元和中兴》三部著作,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古代的“中兴”大事。这套书从文明史观出发,用现代视角考察古代“中兴”问题,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尽管作者的学术背景各不相同,但图书风格基本一致,都做到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相信广大读者可以轻松阅读,并有所感悟。 西汉昭宣时期是继文景之治之后又一个盛世,汉武帝晚年巫蛊之祸诛杀戾太子,导致西汉王朝的动荡与衰落。 《盛世中兴系列丛书:昭宣中兴》从武帝晚年着笔,对西汉王朝的衰落,以及汉宣帝收拾乱局,抑制外戚世家,政治制度的更改,对匈奴的打击等多方面全方位书写西汉昭宣中兴的历史。
本书以时间为经,以历史事件为纬,对顺治朝(1644-1661年)诸多情状做了多面描述与分析。书稿从皇太极去世(1643年)后的继承人夺位之争开始,历数了清廷内部不同派系间的纷繁争斗,明廷在皇朝末期的运筹不利和风雨飘摇,鼠疫事件的发生和影响,各路起事军队的攘夺之战,多尔衮的战绩和摄政时期作为,以及顺治亲政后采取的政策与策略等,作者以轻松诙谐的写作方式,将诸多严肃的历史人物及事件揉进现代性的语境和叙事中,给人以平易、趣味之感,较为适合普通历史和军事爱好者阅读。
人民公社的原始动力便是中国的农民。人民公社也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诞生了,并在全国迅速成为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人民公社既已成为历史,就应当对它加以研究。但就作者所知,这种研究极为不够。我有志于此,但感到功力不济。现在仅仅做初步的探索,向读者描述一个基本的线索,并献上我的浅薄的思考。
《旧闻奇谭(常读趣味集)》为《常读》系列的一种,主题为历史人物。《旧闻奇谭(常读趣味集)》筛选了隋唐、晚清以及罗马与迦太基传奇等中外历史大事件,旨在使读者对历史产生兴趣,了解真实的历史,从而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旧闻奇谭(常读趣味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解读,注重趣味性与资料的真实性,能给读者带来新鲜感,使读者轻松了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