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 已经过去,它对众多人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文革 是什么? 文革 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文革 到底对人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一百的人的十年》为我们似乎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答案。作者冯骥才试图以一百个各不相同的经历,尽可能反映这一经历十年、全社会大劫难异常复杂的全貌。通过记录普通人的经历,反映生活本质的真实。这本书将使 文革 的受难者们感受到某种东西以使内心获得宁静,使那些 文革 的制造者们从中受到人类良知的提醒而引起终生不安。
本书稿从个人的视角介绍了武汉地区在1966 1976年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许多资料根据作者当年的日记整理而成,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书稿中涉及 文革 时期武汉地区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如武汉地区在 文革 初期 破四旧 的实况和 大串联 情况,武汉 720事件 , 教育革命 中的中小学状况以及 文革 后期知识分子和青年工人的思想变化,等等。口述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正史记载的不足,对中国当代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书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上世纪60-70年代中国基层社会的变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撰著的《新中国70年》一书正式出版发行,这是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奉献的一份贺礼。 撰著和出版《新中国70年》,是中共中央宣传部赋予当代中国研究所的重要任务,也是该所作为国史主要研究和宣传机构的重要责任与使命。该书撰著和出版过程中始终得到了中央有关部委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亲切关怀、精心指导和全力支持。 《新中国70年》运用真实准确的史料、严谨详实的数据和平实顺畅的语言,全面、系统、准确记述了新中国自1949年10月成立至2019年10月70年间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及其间发生的重大事件、重大决策、重大理论、重大实践;生动展现了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当家做主,建立、巩固和探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改革开放中找到中国
《中国史学史教程》是为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本科所撰写的中国史学史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史学史是历史学专业的必修课程,近年来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在同类著作中,《中国史学史教程》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贯通古今,其内容上起先秦,下迄当世,突出了作为历史学自身之历史的相对完整性。二是脉络清晰,其结构包含古代史学的产生与初步发展、古代史学的全面发展、古代史学的繁荣、古代史学的总结和嬗变、近代史学的兴起、近代史学的演进、现代史学的深刻变革和历史学的理论建设,以及中国史学当前主要趋势,这一纵向结构力图彰显历史学自身“彰往察来”的功能和意义。三是史论结合,其表述形式是在阐述史学发展史过程中,就前人对历史的认识或对史学的认识,提出并阐述与之相关的理论问题,有助于增强读
1949年10月1日,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声震寰宇的宣言,标志着有五千年古老文明的中国,已经摆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枷锁,开始走进新的时代,开创了历史新纪元。 五十年的历程,五十年的探索,五十年的风雨,五十年的辉煌。五十年来,中国人民在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乐章,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五十年虽为历史一瞬,然而,崛起的神州却以前所未有的壮丽,激荡着我们的心灵。短短五十年,山河巨变,换了人间。中国人民已将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成一个初步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充满信心和满怀豪情的中国人民,即将迎来新中国五十周年华诞。在这
一个英国人,一个投资家。他在中国生活了17年,他在中国损失过4.18亿美元,他在中国亲历着一段历史,他在中国遭遇过最大的成功和失败。他依然留在中国,他深深理解另。这样一个人,叫做——中国通。本书讲述了这位中国通在中国17年的风风雨雨。 中国,对冒险家来说无比诱人,有闯劲的西方生意人无法抵挡这种诱惑:红旗飘飘、十亿辆自行车、世界上最大的一块处女地。来过中国后,他们更认定了一种隐秘的希望,成为当代的“中国通”,成为对这个古老国家了如指掌的马可波罗,带着忽必烈汗的谕旨在中国巡行;或者像早年来到中国的工厂主,懒洋洋靠在上海的大烟铺里,想象着每个中国人衣服上多用一寸自己就能发财。基辛格或许有点像中国通,因为他曾和周恩来一起设计对付俄国;埃德加·斯诺或许也像,因为他曾和毛主席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2019)》由当代中国研究所著,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发展历程,解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实践以及在中国语境中的运用,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宝贵经验及对后人的启示,证明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具有光明未来的一种选择。
40 件物品, 40 个普通人的故事,从拥抱世界、渴慕知识、聚焦家庭、追逐潮流、享受娱乐、恣游八极等方面,展示中国社会 1978 年至 2018 年间发生的种种变化,歌颂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激励当代人以更积极、更乐观的姿态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本书是中宣部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新中国70年》的缩写本,被列入2019年国家重点图书和对外推广图书,同时出版中、英文两个版本。这两个文本均被国新办列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外宣项目。该书全面准确而又简明扼要地记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把一穷二白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历程,记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进行社会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艰辛探索、不断创造,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记述了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下奋斗新时代的开拓创新和辉煌成就。本书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权威最精要的教材,是各级干部、各类学校学习新中国历史
明清时期黄河、运河交汇的清口地区,是治河保运的重中之重。目前该地区仍旧是水利史的重要研究内容。麟庆撰的、王耀编著的《黄运河口古今图说图注》利用明清古地图中反映清口地区的图幅,将之作为基本史料,按照年代先后逐一放入道光朝《黄运河口古今图说》的10幅地图中,并为新图撰写题记。在原书10幅地图基础上,新加入35幅彩绘古地图,形成绘制内容更为丰富、图幅更加多元、内容更为详实的全新图说。 本书利用新史料、新方法进行古籍整理工作,在以图注图的方法上,具有创新意义,同时在以图证史的研究上,具有学术价值。本书将为水利史尤其是黄河、运河历史的研究,提供一本图文并茂的全新图说。
作者采访的对象多是空军的老人,他们都熟悉我的父亲,对我也就比较容易接受。在那些寒冷的冬日和炎热的夏天,在那些明媚的春天和凉爽的秋天,作者在这些人家中,望着这些曾经处在政治旋涡的中心,如今却早已经被历史风尘淹没的人,听他们讲述那个已经过去了很久,但回想起来依然令作者惊心动魄的故事,作者的内心涌动起表达的欲望。 渐渐地,作者觉得对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这*的一页有了更多的了解,开始一字一句将作者的所知所想写下来,就写成了这本近二十七万字的书。当然,由于许多当事人已经死去,有些重要细节也许永远搞不清,永远只能推测了;又因为人所共知的一些原因,有些重要细节恐怕只能留待作者将来再补充了。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编写教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者结合时代特点,吸收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在查阅、参考大量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全面叙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全书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力图编写一本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