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30-5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6折
筛选:
    • 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撕裂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惊天变局)
    •   ( 30644 条评论 )
    • [美]沙希利·浦洛基 创美工厂出品 /2020-07-01/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是哈佛大学教授沙希利 浦洛基全新力作,是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及其地缘政治影响的权威史学作品。浦洛基教授利用新近公开的政府档案,结合大量幸存者的访谈素材,详尽叙述了切尔诺贝利事件的背景、起因、过程、后续,及其对人类与自然、对国际社会所造成的深远影响。全书涉及400多个人物,上至国家领导人,下到平民百姓,所有被卷入这场核灾难的各色人等都被描述,所有响亮和微弱的声音均被记录,所有模糊和片面的认识都被厘清。

    • ¥34 ¥68 折扣:5折
    • 二战全史
    •   ( 6817 条评论 )
    • 二战全史》编委会 /2021-04-26/ 中国铁道出版社
    • 第二次世界大战也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以德、日、意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仆从国为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涉及亚洲、欧洲、非洲以及大洋洲,波及太平洋、大西洋以及印度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伤亡9000余万军民,是人类历史上规模很大的世界战争。《二战全史》汇集了大量的珍贵历史资料,力争完整重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过程,详细解读前因后果,客观点评政治经济,拨开迷雾,还原历史真相,破解重重谜团,不仅从宏观上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而且从细微之处着眼,努力搜寻历史的蛛丝马迹,为读者呈现出不一样的全史。

    • ¥36 ¥72 折扣:5折
    • 汗青堂丛书133·战争、法律与现代世界的形成
    •   ( 303 条评论 )
    • [英]琳达·科利 后浪 /2024-05-01/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现代时期,不同国家纷纷采用成文法律作为政治工具,推动变革,这一趋势背后有深刻的历史联系。本书以独特的视角,追溯了现代时期七年战争等跨大陆战争,回顾了海地、美国、法国、俄国、日本等国的立法活动,分析了这一时期军事压力与关乎权利的立法之间的相互影响;展现了印刷业、出版业的普及和远距离交通工具的发展如何促进成文法律在不同国家和大陆传播,推动权利发展和政治变革;作者也指出,在发展的趋势下,成文法律也会成为排斥妇女及殖民地居民权利的工具,而一些非西方国家借鉴成文法律以巩固国家认同,抵抗西方的殖民扩张。可以说,现代世界的形成,就是各国创制成文法律,推动权利发展和国家变革的历史过程。

    • ¥46 ¥92 折扣:5折
    • 汗青堂丛书134·香料之路:一部关于欲望、探险和帝国的历史
    •   ( 152 条评论 )
    • [英]约翰·凯伊 后浪 /2024-07-01/ 九州出版社
    • 作者约翰 凯伊认为香料之路是历史上最惊人的反常现象之一:在任何人了解其范围和形态之前很久就已经存在,却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他讲述了香料令人迷醉的原因,无数人的生计仰赖于它,众多国家和民族参与其中,有时更是不惜一战。由香料之路产生的机缘和偶然的发现,比其他任何一种全球交流都要多。 约翰 凯伊主要通过古代地理文献、旅行日记、航海日志,以史诗般的广度、令人惊叹的细节和戏剧性,叙述了跨越三个千年、环绕整个地球的香料之路的发展历史:古埃及人开创海上贸易,以获取阿拉伯地区的香料;希腊-罗马航海家为获取胡椒和姜,开辟了通往印度的航路;迪亚士、达 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等欧洲冒险家怀着同样的目的探寻香料群岛;其间,还夹杂着阿拉伯航海先驱和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故事;葡萄牙和西班牙衰落之后,英

    • ¥37 ¥74 折扣:5折
    • 经济制裁:封锁、遏制与对抗的历史
    •   ( 546 条评论 )
    • [美]尼古拉斯·穆德,[Nicholas,Mulder] /2024-01-25/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经济制裁主导着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作为一种利用全球化的潮流来捍卫自由国际主义的方式,它们最初是在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其吸引力在于它们可以替代战争。 然而,这种观点忽视了其核心的黑暗悖论:旨在防止战争的经济制裁,是以毁灭性的战争技术为基础的。 尼古拉斯 穆德(Nicholas Mulder)对政治、经济、法律和军事历史进行了广泛的档案研究,揭示了强制性战时工具是如何被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采用为维持和平的工具的。 这项及时的研究揭示了为什么制裁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战争形式,以及为什么它们意想不到的后果如此巨大。

    • ¥40 ¥89 折扣:4.5折
    • 羞耻:规训的情感(一部关于羞耻的文化史,一种无处不在的社会治理术)
    •   ( 304 条评论 )
    • [美国] 彼得·N.斯特恩斯 /2024-04-01/ 光启书局
    • Choice杂志年度杰出图书奖,情感史首倡者彼得 N.斯特恩斯代表作 一部关于羞耻的文化史,一种无处不在的社会治理术 我们常将羞耻视为一种负面情感加以回避。而历史上,羞耻感在家庭、教育、刑罚、体育、政治等诸多领域都发挥着作用。社会用它来规范我们的行为、维持秩序、建立身份认同。 现代社会,羞耻感看似衰落,却仍在各种文化中延续,并不断被开发出新用途。而当新媒体时代的羞辱狂热给人带来难以磨灭的伤害,羞耻是否还能发挥其积极作用? 斯特恩斯比较东西方文化,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揭示羞耻无处不在的情感威力。

    • ¥36.5 ¥73 折扣:5折
    • 父权制与资本积累:国际劳动分工中的女性(共域世界史)
    •   ( 1565 条评论 )
    • [德]玛丽亚·米斯 著;李昕一 徐明强 译 /2023-08-15/ 上海书店出版社
    • 《父权制与资本积累》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女性主义学者玛丽亚 米斯的代表作,也是改变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范式的经典作品。米斯分析了资本主义父权制对女性的多重剥削:掠夺女性的身体自主权;将生育视为 自然活动 ;将家务劳动看作 非生产性的 ;把女性排挤到所谓的 附属经济部门 等。她道破女性、自然、殖民地三者作为剥削对象的同质性,揭示资本积累的野蛮本质。而作为资本积累最新手段的国际劳动分工,则加剧了超发达和欠发达国家、男性与女性甚至是女性内部的两极分化,使第三世界贫困女性的劳动变得更加 不可见 。从中世纪 女巫 到当代女工,女性一直是资本扩张贪欲下最大的受害者。

    • ¥49 ¥98 折扣:5折
    • 学历之死:美国博士消亡史
    •   ( 1609 条评论 )
    • [美] 赫布·柴尔德里斯 著;杨益 译 /2023-09-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 青椒之困 当年轻博士顺利毕业,走上讲台正试图大干一场时,猛然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兼职的讲课机器 捧着早已被规划好的课程大纲教授通识课程,照本宣科下拿着居于最低水平线的时薪,按课缔结的一纸合约无法给出任何保障 非升即走是常态,而长聘教职则遥不可及。 数以百万计的名校博士以 兼职教师 的头衔为开端,走入了高等教育 按需而定 的新生态循环,能否在激烈竞争中杀出重围获得长聘,他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作者赫布 柴尔德里斯自身即是一位徘徊在象牙塔和学术流水线之间的失意博士,他以最切身的经历为我们带来了最真实的观察。

    • ¥34 ¥68 折扣:5折
    • 伊朗四千年(6种文明的碰撞,18个朝代的更迭,破解神秘国度的前世今生,一本书读懂真正的伊朗)
    •   ( 16664 条评论 )
    • [伊朗]霍昌·纳哈万迪;[法]伊夫·博马提Yves Bomati) 著,博集天卷 出品 /2021-07-02/ 湖南文艺出版社
    • 伊朗,面貌神秘的东方古国,中东动荡地带的心脏,世界目光的聚焦之所。公元前6世纪时它已成为横跨亚、欧、非三洲的世界性帝国,也留下了丰富的政治治理遗产和文学艺术瑰宝。我们该如何认识伊朗,如何理解它当下的国际地位? 两位作者一位是伊朗设拉子大学和德黑兰大学前校长,一位系法国知名中东史学者,随着他们的讲述,伊朗4000年的历史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在这里,埃兰文明、波斯文明、希腊文明、突厥文明、蒙古文明、阿拉伯文明交替与碰撞,一个接一个王朝建立又灭亡。它们采用了怎样的行政体系,留下了哪些璀璨的文化,推行过怎样的宗教政策? 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共同塑造了伊朗的过去。居鲁士大帝、霍斯劳一世、阿拔斯一世,开疆拓土,建立治世,写下这片土地的辉煌与荣耀;哈桑 萨巴赫、鲁米、塔荷蕾,杀

    • ¥49 ¥98 折扣:5折
    • 中世纪:权力、信仰和现代世界的孕育(丛日云、刘擎、施展、刘苏里、俞敏洪诚挚推荐!一本玩透“权力的游戏”的解答书!)
    •   ( 4104 条评论 )
    • 李筠 著,博集天卷 出品 /2023-07-14/ 岳麓书社
    • 中世纪不是一片黑暗,而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中世纪是理解古今之变和中西之别好的思想试炼场。继《西方史纲》《罗马史纲》之后,李筠再次变换写作构思和手法,以20年的学术功底,精心为读者建造了一座异彩纷呈的中世纪博物馆。走进这座新颖的博物馆, 维京人 骑士 女巫 炼金术 黑死病 迎面袭来,李筠用这些典型也有趣的中世纪话题帮读者建立起中世纪的初步印象。而后,李筠用 帝国 教会 王国 大学 城市 五个专题展室,向读者系统地展示了中世纪诸多脉络的独特演化,精彩地呈现了人类历史上壮观的多元时代,有力地揭示了现代世界从中世纪脱胎而来的历史逻辑,同时细腻地与读者一起品味从 混乱 中寻找自我定位的历史智慧。

    • ¥44 ¥88 折扣:5折
    • 好望角丛书·伊斯坦布尔:奥斯曼帝国的文明重构
    •   ( 3 条评论 )
    • [英]伯纳德·刘易斯 /2024-05-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 伊斯坦布尔,旧称君士坦丁堡,是一座充满传奇色彩的城市,也是历史上三大著名帝国的首都。作为东西方之间的门户,亚洲与欧洲的不同文化在此碰撞、融合。1453年, 征服者 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征服了这座城市,使之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在奥斯曼人的统治下,这座城市从拜占庭的残余缩影再次成为广袤帝国与繁荣文明的中心。 在这部内容丰富的著作中,被称为 最后一位伟大的东方学家 的中东史大家伯纳德 刘易斯描述了15世纪至17世纪奥斯曼帝国伟大时代的城市发展及其文明重构。刘易斯依靠奥斯曼编年史家、诗人和欧洲旅行者的第一手资料,以当时的参与者和观察者的视角,配以奥斯曼的散文和诗歌,生动再现了伊斯坦布尔及其人民的社会生活,以及苏丹、宫廷官员、宗教学者等各大阶层的面貌。本书书写的不仅是伊斯坦布尔的历史,更是奥斯曼帝国鼎盛

    • ¥31 ¥62 折扣:5折
    • 万有引力书系 奔腾不息 雨、河、岸、海与亚洲历史的塑造
    •   ( 252 条评论 )
    • 苏尼尔·阿姆瑞斯Sunil Amrith) /2024-03-01/ 广东人民出版社
    • 亚洲的历史是由水域塑造的历史。在《奔腾不息:雨、河、岸、海与亚洲历史的塑造》一书中,历史学家苏尼尔 阿姆瑞斯通过亚洲的雨水、河流、海岸和海洋的故事,以及试图控制它们的气象观测员、工程师和农民的故事,重新审视了亚洲的历史。从印度的角度来看,他展示了对水的梦想和恐惧如何塑造了政治独立和经济发展的愿景,激发了人们通过水坝和水泵重塑自然的努力,并扭转了国家内外的紧张关系,为读者思考亚洲历史进程提供了新的视野和启发。

    • ¥49 ¥98 折扣:5折
    •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   ( 1185 条评论 )
    •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 编著 /2022-08-29/ 现代出版社
    • 本书回顾探索了五千多年前在 底格里斯河 和 幼发拉底河 流域之间,由苏美尔人、阿卡德人、亚述人和巴比伦人所发展出来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史。《圣经》将这里称为 伊甸园 ,在这里,人们建立了早期的城市;苏美尔人发明了人类早期的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巴比伦人颁布了世界上现存的部比较完备的 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 即使在今天,当代东西方文化依然仰仗他们的贡献,每当人们走过一座城市、写一封信、进入一家图书馆或观测某个星座时,可能都在复制苏美尔人、阿卡德人、亚述人或巴比伦人之前的行为。这里是人类的文明之光,是 文明的摇篮 。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系列,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出品的,规模宏大的一组历史丛书项目,是其100多年历史文化内容的培育与积累,共有30种图书。本套丛书内容由考古学家

    • ¥39.9 ¥79.8 折扣:5折
    • 伊比利亚八百年:摩尔人统治下的西班牙
    •   ( 958 条评论 )
    • 斯坦利·莱恩-普尔 著 /2022-10-01/ 工人出版社
    • 公元8世纪,塔里克 伊本 齐亚德攻占西哥特人国土,开启了摩尔人统治西班牙的时代。之后近八百年,西班牙在摩尔人的领导下创造了无数奇迹,艺术、文学与科学蓬勃发展,成为欧洲中世纪开明国家的典范。 国王与觊觎者、圣徒与罪人、牧师与骑士、吟游诗人与被流放的英雄,摩尔人、哥特人、柏柏尔人 纷繁的势力与角色在此八百年间轮番登场,古老的传说、被诅咒的高塔,以及战况惨烈的旷野,共同构筑了惊心动魄的历史现场。王朝的更迭,信仰的碰撞,这注定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西班牙历史。

    • ¥31 ¥62 折扣:5折
    • 万有引力书系 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增订版赠专家导读本)万有引力书系 浦洛基作品集 核灾难史杰作
    •   ( 462 条评论 )
    • [美]沙希利·浦洛基 /2023-11-01/ 广东人民出版社
    • 1986年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震惊世界,成为意义复杂的全球性文化符号。哈佛大学乌克兰史讲席教授沙希利 浦洛基在本书中,利用新近公开的政府档案,结合大量目击者的访谈素材,详尽而富有条理地叙述了切尔诺贝利事件的背景、起因、过程、后续,及其对人类、对自然、对国际社会所造成的深远影响。全书涉及400多个人物,上至国家领导人,下到平民百姓,所有被卷入这场核灾难的各色人等都被描述,所有响亮和微弱的声音均被记录,所有模糊和片面的认识都被厘清 一曲令人心碎的英雄主义悲歌,一次迫近历史深处的智性探险。

    • ¥44 ¥88 折扣:5折
    • 珍珠在蒙古帝国:草原、海洋与欧亚交流网络(以珍珠为窗,联动欧亚世界的陆海贸易,追溯南北跨生态互动,重审蒙古政治文化的长时
    •   ( 1067 条评论 )
    • [美]托马斯·爱尔森 作者 马晓林 张斌 译者 /2023-03-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221年,在今天的土库曼斯坦,一个被蒙古士兵俘获的女人,声称为保护自己的珍珠而将它们吞下了。她立即被处决,腑脏也被剖出。为了找到几颗珍珠,成吉思汗命令士兵们对每个死在战场上的人开膛破肚。具有审美、经济、宗教和政治价值的珍珠,是中世纪的至上珍宝。而成吉思汗的统治,这个历史上疆域广的内陆帝国,是这种至上珍宝的无可匹敌的收集者、支持者、传输者。在《草原与海洋》中,托马斯 爱尔森检视了珍珠作为奢侈品和政治投资对于蒙古帝国的重要性(从帝国1206年建立,历经前所未有的扩张,到1370年分裂和衰落),由此追溯北方草原地区与南方海洋之间形形色色的文化和商业往来。 在本书中,爱尔森首先聚焦于珍珠的获取、呈现、再分配和政治上的重要性,以此显示形成如此广大的游牧帝国的过程中,如何要求对于尊贵商品的大量积聚、管

    • ¥34.9 ¥69.8 折扣:5折
    • 穿越非洲两百年( 罗振宇《阅读的方法》书单推荐、俞敏洪视频推荐)
    •   ( 12531 条评论 )
    • 郭建龙 /2020-04-01/ 天地出版社
    • 战争、贫困、腐败、疾病 非洲问题从何而来?熬过了混乱期的非洲,该如何摆脱殖民主义的梦魇,抓住发展的机遇?从合作伙伴到命运共同体,中国在非洲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作者曾两度深入非洲,试图通过游走、观察和研究等方式去解答这些问题。他以历史的脉络为经,以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问题为纬,深入地讨论了非洲问题的形成、发展与现状,揭示了非洲三代领带人和非洲人民不断探索发展道路的曲折历程。 过去两百年,非洲人民走过了被殖民、求独立的历史时期,现已进入谋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重新认识非洲、重估非洲的价值是作者写作的初衷,更是时代的重要命题。

    • ¥44 ¥88 折扣:5折
    • 失落的世界:新兴国家发展的陷阱与教训(郭建龙2023年重磅作品。一部冒着生命危险深度观察世界之作)
    •   ( 1433 条评论 )
    • 郭建龙 /2023-04-01/ 当代中国出版社
    • 为什么说发展是一道窄门? 为什么说世俗化是民主制也无法解决的难题? 为什么那些新兴国家会在现代化过程中失败? 本书以作者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十年游历见闻为基础,以世界全球化发展大趋势为主线,以观察世界、总结发展经验为归旨,通过讲述沿线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思考这些国家传统与改革、贸易全球化、世俗化与发展等问题,分析这些国家长期处于不发达境遇的原因,映照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发展的巨大成就和道路探索的不容易,并从经验教训的角度为中国未来发展提供思考和镜鉴。 本书展示了一个崭新的审视视角,突破一直以来向发达经济体探索学习的思维,转而关注新兴欠发达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道路,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思考世界的新维度。

    • ¥49.8 ¥88 折扣:5.7折
    • 技术与德国 : 1800年至今
    •   ( 56 条评论 )
    • /2024-04-01/ 工人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德国技术史著作,研究时段为19世纪初至当代,核心观点为 技术塑造现代德国 。本书探讨了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介绍了在200年的现代德国史中,技术呈现出的多种形式。全书正文共8章,分为 追溯历史 和 新的方向 两部分。译稿共20万字、22幅插图。作者是德籍学者卡斯滕 乌尔(Karsten Uhl),他在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教授现代史和技术史,并且是米特堡-多拉(Mittelbau-Dora)集中营纪念馆负责人。译者为朱任东,曾出版多部历史译作,其中包括我社出版的《1918年11月:德国革命》。 作为一部概述性著作,本书涵盖了技术史的多个方面,例如城市技术、农村技术、高科技、日用技术、技术使用者等,相对完整地描绘了现代德国技术发展的面貌。此外,本书对曾被忽视的研究领域给予了关注,例如,在工业化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农村地区,对

    • ¥44 ¥88 折扣:5折
    • 棺材船:爱尔兰大饥荒时期海上的生与死
    •   ( 105 条评论 )
    • [爱尔兰] 奇安·T.麦克马洪 著,初庆东 译 /2024-03-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世纪四五十年代,爱尔兰爆发大饥荒,数百万贫苦民众无以果腹,只得漂洋过海,希求移民他乡开始新的生活。关于大饥荒时期爱尔兰移民的记载,往往由令人厌倦的陈词滥调、半真半假和冷冰冰的统计数据组成。 在《棺材船》这部开创性的跨国历史作品中,麦克马洪对移民过程里一个至关重要但经常被忽视的部分 旅程本身提供了充满活力的新视角。 当饥肠辘辘的人们奔向海边,令人失望的现实摆在他们面前:没有足够可供远航的船舶可以搭乘。而那些费尽千辛万苦踏上甲板的人,也同时把一只脚伸进了棺材 黑暗、潮湿、拥挤是漫长旅程的主基调,疫病肆虐之下,饥饿、脱水与眩晕完全不堪一提。许多人在船上死去,随即被抛入大海,因此移民船也被称作 棺材船 ,成为19世纪移民航行中臭名昭著的标签。 全书分五个部分展开:准备、登船、海上生活、死亡

    • ¥44 ¥8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