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达克王国史(950—1842)》是意大利杰出藏学家毕达克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它作为罗马东方丛书之一于1977年由意大利中东和远东研究所出版。这是一部关于拉达克历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迄今为止依然是有关拉达克历史的 的作品。著者以《拉达克王统记》及其他数十种相关的藏文文献为主要资料,并充分利用当时所能见到的其他多语种文献资料,并充分吸收前人对拉达克史的研究成果,对文献和史实做了十分全面和细致的收集、整理和校勘、订正。对拉达克历史的研究做了全面的研究和建构,其研究水准达到了一个 的高度。它主要关注拉达克地区的政治史,精炼地描述其政治制度和 情况,旨在提供有关拉达克王国从肇始到垮台之历史(公元950—1842年)的一个不间断的记载,同时对拉达克与后藏地区 的交互影响也做了重要补充和系统整理。《拉达克王国史
《蒙古秘史》是一部记述蒙古民族形成、发展、壮大乃至称霸之历程的书籍。它从成吉思汗二十二代先祖孛儿帖赤那、豁埃马兰勒写起,直到斡歌台罕十二年(1240)为止,共记载了蒙古民族约五百年的盛衰成败的历史。书中既有蒙古高原父系氏族制时代狩猎生活,以及与它相关的图腾崇拜现象的记载;也有从氏族发展成部落,又从部落发展成部落联盟,从而又发展成为一个民族的历史脉络的讲述;还有从狩猎文化嬗变到游牧文化的如实记录;更有对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及以成吉思汗为代表的风云一代,抛头颅,洒热血,从夹缝中崛起,成就霸业的全程写照。这便是该书之所以成为解读蒙古民族全貌的“百科全书”式巨著的原因。
《龙王庙前盘子会 一部 文化遗产 的后现代多声部民族志》:作者通过山西省柳林县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 柳林盘子会与 县文物保护单位 龙王庙这两个 文化遗产 案例的并置,揭示了在复杂的地方日常生活中 文化遗产 这一看似统一连贯的概念与实践体系所包含的种种差异、矛盾和复杂性。以人类学的文化遗产整体观视之,柳林人日常生活中的盘子会与龙王庙、它们变迁中的过去与当下以及它们所处的更为宽广的后现代 文化遗产 话语背景在这部后现代视角下的多声部 文化遗产 民族志中得到了呈现,从而也为回答 什么是 文化遗产 ? 这一问题提供了启示。
班布日所著的《雄踞欧亚--蒙古四大汗国/中国蒙古族系列丛书》为反映蒙古历史的专著,分为四章,用平实通俗的语言系统介绍了金帐、察合台、窝阔台、伊儿四大汗国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