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4星以上
  • 30-5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6折
筛选:
    • 南京传 叶兆言 南京人立南京传以史为纲简述南京城市历史六朝古都兴衰荣辱发展史
    •   ( 219 条评论 )
    • 叶兆言 /2019-08-01/ 译林出版社
    •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作为一位公认的文章大家,叶兆言对他写了四十年的南京有着独特理解。 南京为他提供了一个讲述中国历史的平台,它不断被破坏、被伤害,又不断重生、发展;它在每一个历史转折点上都浓墨重彩,又以失意者退场;它清晰地展现了中国历史的沧桑。 在这部集其四十年写作大成的《南京传》中,叶兆言以史为纲爬梳剔抉南京历史:从公元211年孙权迁治秣陵,到1949年百万雄师过大江,历经东吴霸业、六朝金粉、南唐偏安、明清隆替、民国风云,南京如何一步步走来?秣陵、建业、石头城、建康,南京的古名称有何历史意义?从竹篱笆到明城墙,城市建制怎样演变?孙权、萧衍、李白、颜真卿、李煜、王安石、辛弃疾、朱元璋、朱棣、利玛窦、张之洞、孙中山,这些人物在南京留下怎样不朽的传奇? 叶

    • ¥35.54 ¥78 折扣:4.6折
    • 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 白吉尔
    •   ( 58 条评论 )
    • 白吉尔 /2014-08-01/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白吉尔编著的这本《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的记叙涉及一个半世纪的历史,目的在于强调该城市演变过程中,导致这种持续性和统一性的重要因素。沉浸于当地社会生活中,日复一日,多层次各方面综合研究的目标集中于这个或那个领域――经济、社会、文化、政治――上海史显得极其复杂。它经历了激烈的和对立的历史插曲和片断:被迫开埠、太平天国起义、资本主义突飞猛进,以及革命运动、国民党独裁、日本占领,最后过渡到社会主义、“”,以及进入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然而,从远处观察,在异地遥望,这部剧烈动荡的历史似乎由一种定式操纵着,一种超越一切的寻觅,即对现代性坚持不懈的追求。

    • ¥34.5 ¥59.8 折扣:5.8折
    • 战安庆 曾国藩的中年突围
    •   ( 148 条评论 )
    • 周禄丰 /2022-06-24/ 岳麓
    • 本社近年推出的畅销书《战天京》是写湘军集团攻破太平天国首都南京城的史事,而在此之前湘军攻下当时安徽的省城安庆,则是攻克天京的必要前提。安庆会战是清王朝命运的转折点,安庆会战前清朝有 之忧,而安庆会战之后,清王朝逐渐掌握主动,逐渐镇压了各地动乱,号称“同治中兴”。本书选取安庆会战这样一个转折点,浓墨重彩地描写了这场历 罕见的会战,因为此战不但有太平军和湘军的决战,期间也包括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洋人介入中国事务,干预太平天国战争,各方势力错综复杂,战场争夺,外交斡旋,加上清王朝和太平天 部的政治斗争,战场之外的戏份比战争还要激烈。书稿文笔优美,史实准确,给读者一个近距离了解那一段历史的 机会。

    • ¥37.27 ¥88 折扣:4.2折
    • 书船长载江南月(文学山房江澄波口述史)(精)
    •   ( 14 条评论 )
    • 责编:李爱华|口述:江澄波|整理:韦力//张颖 /2022-11-01/ 古吴轩
    • 《书船长载江南月:文学山房江澄波口述史》分为十二章,以江南古旧书业史为背景,以江澄波的成长经历为主线,通过回忆口述的方式,如实记录近百年来江南古旧书业风貌和旧书市场,直面近现代以来古旧书业面临的发展难题,尽力还原书林轶事和黄裳等名家访书趣事,再现郑振铎、顾廷龙、阿英等有识之士在动荡岁月保护中华文献典籍的义举。书中收录的古刻名抄鉴赏、版本目录知识等等,是江澄波挖掘、寻访、收购古书80余年的经验总结。

    • ¥43.9 ¥88 折扣:5折
    • 广州传(简明版)
    •   ( 57 条评论 )
    • 叶曙明 /2022-04-05/ 广东人民
    • 这是一部城市传记。作品一改官方修史的窠臼和史观, 次从平民视角入手,书写了广州两千多年(前214年—1949)的市民生活、城坊地理、灾难兵祸、迭代治理、文化 、港口渔猎、休闲娱乐等,全书30万字。作品语言精练,散点式的信息密布,故事叠加,互为牵引,整部作品繁花叠缀,摇曳多姿,既有看点,也有历史厚度。因此文本和平民化气质的读者有很大的接近性,可读性强,在文体和写作方法上具有创新价值。 《广州传(简明版)》经作者授权,编者对文中引文和学术性较强的内容、考古内容、惯见的非遗内容做了必要的删节,单册,软精装。

    • ¥41.9 ¥98 折扣:4.3折
    • 桂林抗战文化城奇闻异事 文丰义,秦彬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文丰义,秦彬 /2013-09-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38年,广州、武汉沦陷前夕,随着中日战争局势的变化,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全国各类机构、机关战略大转移。在这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下、西迁大转移中,桂林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短期内相继会聚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国热血青年和文化人。一时间“文人荟萃,文化繁荣”的桂林成为当时国统区著名的进步文化中心,被誉为战时“文化城”,城市人口也从抗战之前的六七万人猛然增至50多万人。桂林成为抗日的大后方。从1938年10月至1944年9月的6年多时间里,在桂林“八办”的领导和引导下,在桂的进步文化团体和文艺团体达到了100余个。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文化救亡运动。当时许多文化名人聚集桂林,已远胜于武汉国民政府第三厅的“名流内阁”。先后到桂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文化界人士,比较知名的就有1000多人,

    • ¥34 ¥161.37 折扣:2.1折
    • 学服斋笔记(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 1 条评论 )
    • 黄任恒|校注:胡文辉 /2024-12-01/ 广东人民
    • 《学服斋笔记》是岭南学者黄任恒的笔记体著作。黄任恒,生于光绪二年(1876),卒于1953年,生平跨三个时代。世居广州河南,出身富商家庭,他一生布衣,唯以藏书、读书、著书自娱,不问世事、勤于著述,所编《番禺河南小志》尤具地方史志特色。《学服斋笔记》是一本古典的学术笔记,充分体现了黄任恒不仅是一个广东文献专家,还是一个传统式的博学家,书中主题囊括经、史、子、集而外, 旁及方志、金石、医学、博物、书画、古籍、文房、佛道、对联种种,内容博而杂,见证清末传统知识分子的坚守和寂寥。

    • ¥30.1 ¥72 折扣:4.2折
    • 北京寺庙观堂 北京学丛书 流影系列 北京大学旗舰店正版
    •   ( 12 条评论 )
    • 张帆 田雪 /2016-05-3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对当代北京的寺庙观堂进行了整理,以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新教)、伊斯兰教几大宗教体系分列,收录了*、市级、区县级保护单位共计142处。在对北京市文物保护体系中142座寺庙观堂考察实践的基础上,查阅文献、档案资料,以350余幅影像图片为主线,内容涵盖建筑艺术形式、雕塑、壁画、文物、宗教文化与市井生活的密切关系等领域。图片包括反映历史变迁的老照片,反映新时期遗产保护成果的新图片。 《北京寺庙观堂》展示了北京寺庙观堂文化演进的历程、历史作用及其文化特点,在影像记录的同时,就其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保护与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 ¥42.5 ¥85 折扣:5折
    • 红雨:一个中国县域七个世纪的暴力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72 条评论 )
    • (美)罗威廉 /2014-01-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按照长时段理论,本书研究的时段从14史记的元末农民大起义开始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跨度长达七个世纪;研究的地域集中在湖北麻城。这种长时段和小地域的结合是的这本书能够挑战一般著作的历史分期,从宏观上透视中国政治社会的变迁,并暗示暴力超越时代和政权的恒久。作者对麻城地方史的细致研究,还使得本书深化了前人对地方社会的认识,在叙事中凸显各阶层对暴力的感知,在极具张力的氛围中给读者展示出精彩的画卷。

    • ¥38 ¥69 折扣:5.5折
    • 湖南人与现代中国 (美)裴士锋(Stephen R.Platt) 著;黄中宪 译
    •   ( 115 条评论 )
    • (美)裴士锋(Stephen R.Platt) 著;黄中宪 译 /2015-1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国近代目前,湖南所产生的改革者、军官、革命家之多,居中国诸省之冠,但史学研究却鲜少对湖南进行连贯性的探讨。本书不同于中国现代化是首都与通商口岸启迪内陆的普遍看法,而以湖南为中心,认为湖南在内部进行的思想改革与论述,牵动了中国近代史的走向。 作者裴士锋以17世纪的湖南隐士王夫之为现代湖南人性格的原型,分析其打破传统窠臼的思想如何影响后来的湖南复兴运动,并以一手资料为基础,梳理出自鸦片战争至民国初年上下80年、纵横三代的湖南学者暨行动主义者的传统文化脉络。从平定太平天国立功的曾国藩使湖南人地位上升开始,一波波的改革运动到1920年代湖南独立运动时达到优选潮。作者力图证明,湖南种种改革均走在全国之前。

    • ¥30 ¥52 折扣:5.8折
    • 家门口的古井(杭州优秀传统文化丛书)
    •   ( 1 条评论 )
    • 雷位卫|责编:杨清华 /2022-08-01/ 杭州
    • 该书是“杭州 传统文化丛书”之一种。 在古代,井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关于古井的故事 是代代流传。杭州至今散布着众多古井,不少仍可汲水洗用。它们就像对天仰望的一双双清澈的眼睛,饱含着对这个古老城市的记忆。 书中撷取了二十余口古井,在考证历史的基础上,用轻松有趣的笔调讲述古井的来龙去脉。阅读此书,就像从古井中穿越到过去,郭璞、葛仙翁、钱镠、钱弘俶、李泌、苏东坡、岳飞、济公、柳翠、胡雪岩等,那些历 鲜活的面容,仿佛就在眼前;古代的打井、饮茶、祭天、关扑、瓦子娱乐等,那些热闹的生活场景,令人如临其境;忠义、豪情、善意、慈心等,那些代表着这座城市性格的内涵,也都仿佛蕴藏于这一口口古井里。

    • ¥32.19 ¥58 折扣:5.6折
    • 南澳石刻调查("福建与海洋"系列丛书第一辑)
    •   ( 71 条评论 )
    • 高健斌 彭亮 著 /2019-05-01/ 福建教育出版社
    • 《南澳石刻调查》是国家基金项目 福建与海洋(*辑) 中的一种。南澳地处粤、闽、台三省交界海面,明清两代是名闻遐迩的海上军事重镇,素有 中国东南海防门户 之称。据相关资料,自明万历三年(1575)诏设 协守漳潮等处专驻南澳副总兵 至清末,先后有170多任副总兵、总兵在此守卫御敌,众多文武官员、骚人墨客登临海岛也多有题作,他们或以石刻或以立碑等形式,把南澳社会出现的重要人物和发生的重大事件记载下来。本书分 摩崖 碑刻 墓碑 和 杂刻 四个部分,采取将现有石刻图像资料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按照石刻上所标明的时间顺序编排,将这些石刻、碑记等历史文物,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并 基本为每一位找到资料的人物撰写了详细传记 ,为研究我国明清两代的海防史和南澳的历史、地理等状况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史料。

    • ¥44 ¥88 折扣:5折
    • 鸣沙丛书·从计量、叙事到文本解读:社会史实证研究的方法转向
    •   ( 15 条评论 )
    • 王笛 著 /2020-08-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鸣沙丛书 从计量、叙事到文本解读:社会史实证研究的方法转向》由作者不同时期的11篇文章构成。作为一个整体,展示了作者学术研究方法的转变。这些文章涉及不同的主题,写作于不同的时期,在方法上都有一定的特点,体现了作者方法上的自觉,可以说是作者三十年来学术探索的一个总结。从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从计量、叙事到文本解读的学术轨迹,从数据和社会结构的分析开始,到对下层民众和日常生活的深描,*后致力于历史文本的多角度阐释,反映了作者从社会科学方法,到人文学方法的回归,以及所采取的新文化史、微观史和人类学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取向。

    • ¥39.5 ¥79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