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无论你是入门影迷,还是进阶影迷,都无法绕开这位谜一样的传奇女神 玛丽莲 梦露。从贫穷到华贵,从一个谁都不想要的孤儿院女孩到人人追捧的超级巨星,梦露用实力证明她不是一个胸大无脑的电影花瓶,她用乐观和不屈感染他人,用爱丰富灵魂。作者在本书中讲述了梦露颠沛流离的童年、不幸的婚姻、坎坷的成名路、风流韵事以及在花样年华香消玉殒,还展现了梦露许多不为人知的一面,如:热爱阅读、成立制片公司、喜欢动物、热衷公益等。梦露作为一代性感女神和流行文化的象征符号,一直被人津津乐道,但当你跟随作者深入了解她,会发现她是一个逼迫自己成为明星的女人,在这个过程中她战胜无数病痛,创造了一个比她在电影中扮演过的任何角色都更戏剧性的人生!她就像飞行中的蜂鸟,只有摄影才能凝固其中的诗
她是备受宠爱的江南闺秀,她是风华正茂的北大高材生,却奉献了大半辈子的光阴,守护着荒野大漠的七百三十五座洞窟。人们亲切地喊她“敦煌的女儿”,她却说,我其实也想过离开。然而,在每一个荆天棘地的人生路口,她都选择了——坚守。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首度直面读者,亲述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在北京大学考古系师从宿白、苏秉琦等考古名家的青春求学往事,与终身伴侣、武汉大学考古系创始人彭金章先生相濡以沫的爱情诗篇,五十多年坚守大漠、守护敦煌,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以高精科技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的动人故事…… 本书独家收录了一批从未公开过的资料,展现这位传奇女性的志业与爱情、困境与坚守,解读敦煌艺术崇高之美,历数百年敦煌学研究的筚路蓝缕,披露莫高窟“申遗”及“数字敦煌”背后的故事。
《蒋碧微回忆录》包括《我与徐悲鸿》(原 为《我与悲鸿》)和《我与张道藩》(原为《我 与道藩》),1964年10月由台湾《皇冠》杂志 首次刊行,1966年11月由皇冠杂志社正式出版。 本书是中国**部女性自传,记述了蒋碧微与徐 悲鸿私奔、赴欧留学、结识张道藩,直至同徐悲 鸿离婚、同张道藩炽热的恋情并分手的整个过程。 从中可以看出作为旧社会的女子蒋碧微为了自己 的追求,是如伺冲破重重旧观念、旧道德的束缚 的。在书中蒋碧微为人*为强势,感情激烈,做 了那个时代*难做的事,被认为是中国女权主义 的先锋。 本书文笔优美,情感丰富而曲折,一经出版, 在台湾成为畅销书,拥有大量读者,也为我们研 究徐悲鸿,研究女性的心灵自由与解放提供了独 特的文本,很值得一读。
草间弥生为什么钟情于波点?弗里达·卡罗为什么偏爱自画像?托芙·扬松的“姆明”是如何诞生的?本书讲述了 15位女性艺术家的生活和工作,以及她们在艺术领域内外所做的独特贡献。不同于以往的艺术传记,该书聚焦于因性别而被边缘化的女性油画家、雕塑家、版画家、插画家、设计师等。通过阅读她们的个人故事,你将对当今艺术界和艺术流派产生全新认识,并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女性对整个世界的影响。 肯胡克·阿什瓦克|芭芭拉·赫普沃斯|汉娜·霍克|托芙·扬松|弗里达·卡罗|科丽塔·肯特|埃米莉·卡梅·肯华雷耶|草间弥生|加布里埃尔·穆特|乔治亚·欧姬芙|柳博芙·波波娃|费思·林戈尔德|阿姆丽塔·谢尔-吉尔|阿尔玛·托马斯|苏珊·瓦拉东
张兰生于1958年,是S-Hotel董事长汪小菲的母亲,台湾著名女艺人大S的婆婆。 生于“三年困难时期”,历经“”动荡,她独自下海打拼,积攒人生第一桶金后回国,从一家小饭馆做起,成为了身家过亿,人人称羡的“餐饮界女王”,却在事业刚刚有起色时痛失至亲。经历“非典”,熬过09年金融危机,走上巅峰的“俏江南”又遭遇了外国私募机构CVC的机关算尽。年逾60岁的她,深陷与外国资本的经济纠纷。 作为一个女人、作为一位母亲、作为一位曾经站在巅峰的女企业家,她将自己的过往集结成书出版,希望能分享她的所思所感。 本书是张兰个人随笔集,不仅分享了她历经坎坷,终于走上人生巅峰的前半生过往,还详细阐述了自己与外国资本从接触到深陷纠纷的始末。她的故事,值得每一位创业者、企业家参考——改革开放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外国资本进入中国
阿伦特是重要的哲学思想 平庸之恶 的提出者,她与西蒙娜 波伏瓦、苏珊 桑塔格一起被视为20世纪三大女性思想家。奥古斯丁说: 我爱你 我愿你是你所是。 这也是阿伦特曾反复引用的话。借助档案、采访资料、诗歌手稿和私人书信等资料,以及 33 张珍贵的照片,我们得以认识真实且隐秘的阿伦特。 从小她就敏感地意识到自己与众不同,是一个外人,一个反叛者,或者像她后来自己说的,一个 局外人 和一个 亡命之徒 ,她后来的人生也没有改变这两种身份:诗人兰德尔 贾雷尔说,阿伦特的婚姻是 双王制 .他们相互滋养着对方的心智生命;好友玛丽 麦卡锡说,阿伦特像一个 孤独的旅客,在她思想的火车上 行驶;面对他人的批评,她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回应道, 我讨厌当个刺儿头,但恐怕我确实是个刺儿头 在她与海德格尔、本雅明、鲍德温和雅斯贝尔斯等人的交往
她,十五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十六岁结婚,十七岁生下大儿子忍痛送人,二十岁生下第二个儿子被换工作经费,长期在闽东苏区战斗,多次死里逃生,参加过井冈山胜利会师,奔赴延安,一度脱党,几起几落。她是陶铸同志夫人,曾与、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共事,被说是“女皇”,和贺子珍是“闺蜜”。她是中国共产党组织战线杰出的领导者,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一个革命的幸存者:曾志回忆录》是革命家曾志去世前完成的回忆录,由曾志本人执笔、讲述和审定,记录了她参加革命的波澜壮阔的一生。
1981年,时任美国总统里根提名桑德拉 奥康纳为美国法院位女性大法官时,《时代》周刊封面写道:公正 终于等到。1950年,美国只有大约5%的女性上大学并顺利毕业。这个来自美国西部的牧场女孩从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因为女性身份没有收到任何一家律所的面试邀请,经多番努力才得到一份法律助理的工作,谦逊地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在美国法院工作的24年中,奥康纳在堕胎权、平权法案、宗教自由等诸多重大社会议题上主导着投票倾向,以至于媒体称法院为 奥康纳法院 。她的关键一票,帮助维护了美国法院在1973年肯定的堕胎合法性,也是她的关键一票驳回了艾伯特 戈尔要求在佛罗里达州重新计票的请求,终助力布什入主白宫。当她的生命迈入第90个年头的时候,她成了女性进步事业鲜活的纪念碑。在2016年的一场颁奖典礼上,没有人知道此时的她已
勇气,决心,当然,发明创造的智慧——她们的故事也可能是你的故事。 当玛丽·安德森看到,在风雨天气中,公交车司机的驾驶安全如此难以得到保证时,她创造了一种最经得住时间考验,最广为使用的发明——挡风玻璃雨刮器。 安娜·斯多克和安德莉娅·斯雷什塔希望帮助难民和受灾者,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安全,于是她们发明了防水的太阳能发光灯袋,为身处灾难中的人们带去一丝光明。 因为不想再目睹网络霸凌带来的悲剧,·普拉布发明了一个可以让青少年三思后行的应用软件,正是有了这个应用软件,青少年会修正自己的言辞。 这些女性有什么共同点呢?勇气,决心,当然,还有发明创造的智慧。 畅销书《没有女孩想不到》是一曲关于历史上那些充满智慧的女性发明家的赞歌。书中的故事引人入胜,鼓舞人心,读者们想必会从她们的故事中获得力量,去想
这是一部传记文学作品,讲述了武则天的传奇一生。武则天活到了八十二岁,权倾中国达半个世纪之久。生活对她而言无时无刻不充满着挑战,她有比普通人 强烈的欲望;争权夺势的游戏,她玩得津津有味,玩出的不像是一般妇人统治下的正常历史, 像一出梦呓般难以想象的大戏。她决心要做一个有史以来 有威权 的女人。她 虽将自己的功过评说交予后人,但荣誉与过错确实都与她相伴。我们有太多的理由去看一看那段历史,去看她怎样从一个才人变成一代女皇。
......
苏珊 桑塔格(1933~2004),美国*代公知,与汉娜 阿伦特并称为美国20世纪知识界的两位女神。作为文化评论家、小说家、电影制片人、导演和剧作家,她是不平凡的知识分子,也是引领时代的流行偶像。作者在本书中描绘了这位迷人女作家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一生,探讨了桑塔格在影响美国民众文化和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从这位精神偶像的人生历程中反观当时动荡的美国社会发生的文化变革。 书中还包括了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纳丁 戈迪默和桑塔格儿子大卫 里夫的访谈以及桑塔格与她的发行商罗杰 斯特劳斯的信件,具有较高价值。
孝庄文皇后,清太宗皇太极之妃,顺治皇帝之母,姓博尔济吉特,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死后谥号为孝庄文皇后,葬于昭西陵,史多称其为“孝庄皇后”。孝庄皇后本是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寨桑之次女。出生于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即1613年3月28日,逝世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即1688年1月27日,享年75岁。孝庄皇后是历 有名的贤后,她稳定了皇太极死后的清初 面,扶助了顺治、康熙两代君主,对清朝前期的政治格局有着极大的影响,是一代杰出的女政治家。但在她的一生中, 为天下人津津乐道的无疑是“太后下嫁摄政王”,她与多尔衮的感情纠葛是清史研究中一大疑案,至今史学界尚有争议。在民间,这个说法流传 广,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请看本书详解。
在史蒂夫·乔布斯往你手里递个人计算机之前,在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对你的点击给出答案之前,在马克·扎克伯格为你找回消失已久的好友之前,女性凭借其远见卓识,一直在科技创新之路上扮演着先锋角色。但是,她们的作用一直被忽略。本书作者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引发计算机和互联网诞生的女性的故事,刷新了我们的认知—当下信息技术的弄潮儿不只是男性,乘风破浪的女性从一开始就拥抱了技术。 本书分为3篇共13章,按计算机起源、连接、上网这一发展脉络,用生动的语言串联起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史。书里介绍了10多位科技行业先驱,如编写 个计算机程序的艾达·洛夫莱斯;推动计算程序普及的百折不挠的格蕾丝·霍珀;见证了互联网 初版本诞生的伊丽莎白·费恩勒;创造了世界上 早的社交网络的斯泰茜·霍恩。 本书适合信息技术行业从
孝庄文皇后,清太宗皇太极之妃,顺治皇帝之母,姓博尔济吉特,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死后谥号为孝庄文皇后,葬于昭西陵,史多称其为“孝庄皇后”。孝庄皇后本是蒙古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寨桑之次女。出生于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即1613年3月28日,逝世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即1688年1月27日,享年75岁。孝庄皇后是历 有名的贤后,她稳定了皇太极死后的清初 面,扶助了顺治、康熙两代君主,对清朝前期的政治格局有着极大的影响,是一代杰出的女政治家。但在她的一生中, 为天下人津津乐道的无疑是“太后下嫁摄政王”,她与多尔衮的感情纠葛是清史研究中一大疑案,至今史学界尚有争议。在民间,这个说法流传 广,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请看本书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