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大师画传》内容包括:宗喀巴大师一三五七年,大师出生于宗喀地方,三岁,受近事戒,七岁,受沙弥戒,出家为僧,十六岁,赴藏深造,修习显密经论,二十四岁,第壹次收徒传法,四十六岁,完成了“菩萨道次第广论”一书,五十三岁,在大昭寺主持神变祈愿大法会,六十三岁,圆寂于甘丹寺。
《利玛窦——凤凰阁》凝聚了笔者菲利浦·米尼尼多年的研究成果和热忱,讲述了一位1601年来中华帝国觐见皇帝的西方人的故事。这位西方人既不是外交使节,也不是士兵或商人,却被皇帝视为“欧洲的使者”。他就是利玛窦。《利玛窦——凤凰阁》并不是供利玛窦研究者品评的学术作品,而是面向广大读者的通俗读物,希望读者能够在阅读中增长知识,愉悦身心。为了使阅读更加轻松有趣,笔者采用了小说的创作手法,对历史事件的叙述跌宕起伏,但此书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小说,仍是一部历史传记。
本书是史景迁众多作品之一,通过叙写利玛窦在中国创建记忆秘宫,并最终客死中国,反映了他奇特、艰难的传教经历,以及当时中国明朝上至自宫廷下至民间的社会众生相,折射出了利玛窦这位神奇传教士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
我们曾经敬奉之至的多少座丰碑都已坍塌破碎,被动荡夷为平地;罗曼·罗兰树起的丰碑却挺过枪林弹雨,穿过唇枪舌剑,傲然屹立。 他的作品是人们强大的精神支柱,在这个骚动的世界上,一切具有自由灵魂的人们,都可以到这儿寻求安慰。 他的著作经过高温熔炉的反复冶炼,盈溢着一种悲天悯人的宗教情怀,以及对人类无限深情的眷爱。他恰像一具精致的小提琴,既能弹奏出无限温柔与和谐嫩口天婴般的妙唱,也能加入到庞大乐队中合奏出汪洋大海汹涌澎湃的洪音。他的思想在席卷欧洲的战争风暴中巍然不动。 他的目标不是成功,而是忠于信仰。
本书介绍的是在中西文明交流史上的两位起过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利玛窦和徐光启。对利玛窦的研究,中国史书向来褒贬不一,本书力图将利玛窦等传教士置于明末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予以考察和研究。对徐光启的研究,学术界较易于达到共识。本书着重研究利、徐二人的思想、观念,限于篇幅和能力,书中未能详尽介绍徐光启在农学、历法方面的贡献,读者可以从其他众多有关徐光启的论著中获取这方面的知识,这也是笔者略去这方面的介绍的原因。
从降生天津盐商桐达李家,到上海滩翩翩浊世佳公子,“二十文章惊海内”,从赴日本留学,到归国后从事艺术教育,桃李满天下,后,出人意料中年出家,皈依佛门,《印象李叔同》以叙事散文形式,讲述李叔同波澜跌宕的传奇一生,探询其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的崎岖心路历程。沉浸于本书的字里行间,读者当可领略到法师非凡的人格魅力与崇高的精神境界。通过法师生前的一系列言行事迹,感悟到其毅然出世的因缘际会,并找到那看似离奇的内心答案与隔世感动。
本书将《奇难杂症》、《奇难杂症续集》、《奇难杂症新编》三书的有关内容精选归纳而成,分概论和各病论治两大部分。在概论中,叙述杂病的辨证及治疗特点;在各病的论治中,按内科、外科、男科妇科、儿科、骨科、皮肤科、五官科介绍215种疑难病的诊治,内容丰富,实用性强。 本书供临床医师、群众参考、应用。
把多年来有幸与朴老结缘的经历集成《花落还开》,是作者长期以来的一个心愿。去年开始作资料上的准备,原来想在年底前完成,以作为献给朴老百年诞辰的礼物。但种种原因竟然无法实现,心中始终充满遗憾。后来,突然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借口,随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