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侨回忆录》于1946年初版,1979年后多次再版。这是陈嘉庚先生于1943年至1945年躲避日寇、在印尼避难时所写的回忆录,他在没有任何资料可供参考的情况下,凭着惊人的记忆力,以真诚质朴的笔调,详尽地描述了自己四十多年的人生经历,记录了南洋华侨为襄助祖国抗战而做出的贡献,并陈述了他为发展教育和社会进步所进行的种种艰苦卓绝的奋斗。书中所记叙的事实,都是他亲身经历的历史。身处南洋,心向中国,特别是抗日战争艰苦卓绝的日子,他领导南洋侨界筹款,抵制日货,并动员南洋侨界参与抗日运动。1940 年,率侨团返国,不辞舟车劳顿,奔走于南北各地慰劳考察,并访问了共产党治理的延安,认为延安“勤劳诚朴,忠勇奉公,务以利民福国为前提,并实行民主化,在收复区诸乡村,推广实施,与民众辛苦协作,同仇敌忾,奠胜利维新之基础”。他为抗战奔走呼号,为胜利竭尽全力,所作所
柳宗元是唐代思想文化界的代表性人物。在今天中国的政治学说史、哲学史、文学史、宗教学说史、经济学说史、法学史上,他都是不可不讲的重要人物。 作为历史人物,柳宗元在今天引人注目处,还有他的精神风貌。他始终忧国忧民,一生热情地关怀人民疾苦。当颇为勇敢的政治改革活动失败以后,他一直沉沦下僚,后半生蹉跎岁月,以惊人的毅力书立说,在困顿生涯中始终自强不息。他思想解放,不受拘束,无疑是当时社会上偶像崇拜观念少的人,又坚持真理于患难之中,犹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硬骨头精神。为官一生,命运多难,然而两袖清风,在乌烟瘴气的封建官场上卓然保持着自己的清廉和正直,可谓冰心玉洁。当然,他决非超凡脱俗。贵族子弟的骄矜之气,自负之心,随处可见;待人处事,老是锋芒毕露,改不掉棱角分明而又咄咄逼人的脾气;受
本书是易学研究界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揭开了奇门遁甲之谜,展示了来源于军事上排兵布阵的这种时空数理模型,时至今日仍然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和广泛的实用价值。本书是一部以学论术,以术证学,雅俗共赏的易学研究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