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百年来,我的人生就是 尽我所能,得我所好 。让每个人都能够 尽我所能,得我所好 ,世界就可以变得更幸福。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使得世界变得更好。 这是书中许渊冲先生百岁感言中的一段话。他用100年的时间活出了意义上的自我,是一个时代的见证。此书是许先生百岁之际,以回忆录的形式讲述他的百岁人生。全书分三个篇章,分别是:名师流芳、风华绝代;时代精英、不负韶华;家国命运、联大情怀。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许先生百岁时年。许先生曾经历战火纷飞的年代,但仍坚持学术深造,清华、北大、西南联大这些学校汇聚了中国学术资源和师资力量,名师荟萃,成就了各界精英,他和他的师友们成为那个时代的文化脊梁,树立了文化强国的丰碑。因此,在许渊冲先生的一生中,师友之间的友谊和命运都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
许进雄喜欢研究文字,几近 天生自然 ;他非常焕发非常畅快的岁月,是他在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服务并整理甲骨收藏那二十几年。他的文字学研究蜚声甲骨学界,诸多学术创见与论证,使他被列于殷墟博物馆二十五名家之一。他在博物馆远东部主任任上的工作使他对古器物了如指掌。他更以本业文字学为主,融合器物学和民俗学,写成一部极其厚实且被译成多国文字的经典之作《中国古代社会》。 许进雄的学术为世人所仰望,却无人想到他会写 自传 。其理由他在《自序》里说得很清楚,非常重要的是他心存感恩,借此表达他对所怀念的亲人、师长和朋友的感激。这是多么可感可爱的 理由 ,进雄为人就是如此的 简单朴质 ,也由于这样的气质,使他锲而不舍地沉潜于甲骨文字与古器物的钻研。而即使他兴到笔随,写作长篇的自传体散文,也能如数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许永全在澳大利亚留学期间,根据现代记忆科学规律潜心创制的英语单词形象速记法,经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兼具高效、简易、适用对象广的优点。本书的出版,是首次将此法介绍到国内,将有助于此法的推广和普及,希望能使英语学习者在记忆单词方面节省大量宝贵的时间的精力。
赵元任是语言学家,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并为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并先后在中央研究院、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任教。赵氏一家俊秀满门,妻子杨步伟是位医学博士,女儿、女婿多在大学任教,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在胡适的鼓励之下,杨步伟撰写《一个女人的自传》和《杂记赵家》,记录两代知识人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生动的记录。 赵元任和杨步伟二人结交众多学者,书中不乏关于这些人的趣闻轶事:陈寅恪和俞大维在留德期间专心治学,就像“宁国府门口的一对石狮子,最干净”;刘半农经过六个小时的魔鬼考试,终于拿到博士学位;金岳霖因为母鸡“难产”,打电话急请杨步伟帮忙……种种掌故,让人想望前辈学者的性格与风采。
《百岁忆往》是107岁的智者周有光先生的回忆录。他检点平生,只留下这薄薄小册,却似吉光片羽。世纪老人既见证世纪,也为时代立楷模。当今社会,有一点浮躁,有一点虚妄,也有一点纸醉金迷。而人生阅历资深的周有光仍认真地过着正直、温情、理性、乐观、好玩的生活,着实稀罕,着实幸福,着实让我辈倾慕!
《书法学术小丛书05·访古与传古:吴大澂的金石生活考论》所讨论主要分以下三个方面:一、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西北之行,对吴大澂的访古活动进行考察;二、在对吴大澂绘画的师法源流与个人喜好加以梳理的基础上,讨论黄易《访碑图》对他的影响,是否如白谦慎先生所说那么巨大,抑或他对此有新的想法;三、以愙斋的《集古图》为中心,探讨吴大澂对旧传统的继承与突破,同时以他与师友对石印术、照相术等的利用与讨论,窥探他对东渐新技术的态度。
本书是一部生动、扣人心弦和意趣盎然的回忆录。全书记录了作者两次在密西西比河上险象环生的航行经历,并通过前后两次经历的比较,描述了沿河的壮观景色和历史变迁,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激情和对旧日的深深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