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国学大师钱基博先生生前,不仅长期执教于各学府,杏坛耕耘,桃李满天下,而且诂经谭史,学贯四部,著作等身,成就非凡。可是鼎革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学术界对他存在不少误解和空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他的生平、思想、著述和教学活动知之不多,因而给准确评价这一历史人物和研究他的学术成果,带来相当大的困难。所以年谱的出版,或许有助于改善这样的研究现状。本书体例完备,材料丰富,论述清晰,取合得当,体现了作者扎实的功力和严谨的学风,具有比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一、本谱以汪懋麟《百尺梧桐阁集》、《百尺梧桐阁遗稿》、《锦瑟词》爲主要资料依据,旁徵汪氏诸多亲友、交游的别集、年谱、传畧,以及史书、方志、家谱等材料,运用文献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方法,将谱主生平主要事蹟、交游、着述等系年,并作考辨、辑佚。 二、谱主生当明清易代的特殊历史时期,社会政治剧变对谱主的生平、思想、心理、性格、学术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有鉴於此,本年谱对涉及谱主思想、生平活动的时事亦作适当关注,主要依据《明史》、《明季南畧》、《明季北畧》、《清史稿》诸书,行文中不再注明出处。时事置於年末。 三、谱主交游广阔,故其年谱涉及人物较多。谱中对凡与谱主交游的人物,首次出现时,皆引述其有关行迹或简历资料,以供参考。凡身份事蹟难以查知者,阙如待考。其生卒年月及中进士年月,已见
一、本书分为正文及附录两部分。 二、本书正文均用纲目体,引用资料、注释,皆用小号字置于标题之后。引文比注释低一格。 三、《年谱》中引用文字中异体字、简称等一仍其旧,不作修改。 四、正文中《至德周绍良先世世系表》是根据《憝慎公周馥支下世系表》节录而成,只限于周绍良先生有关的部分。 五、附录中无法辨识的文字以口代替。 六、附录一、附录二,系作者根据当时故宫博物院清点目录整理。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朝代不明确者置于最后。 七、周绍良先生分批捐赠及转让之拓片,现分藏于国家图书馆和天津图书馆,因捐献(或转让》时间不同、接收单位不同,分成三部分置于附录中,按照朝代、年号、年代顺序排列。其中附绿三、附录四由冀亚平先生整理。附录五由谭瀚冰女士整理。 八、正文中涉及的有关人物、著作、
《曾纪泽年谱》的问世会对曾纪泽的研究起到推动作用。本书虽未打破单记行事的体裁,但在涉及曾纪泽家族人物时稍作拓展,可算是一种论世知人的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线索,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主要辑录曾纪泽外交公使史迹,注意其有意识的行动、重要的著述、可显真性的小事、被人轻视的轶事、理论文章的著书年月、与时人时风时事的接触以及与其极有关系的人的简要生平等。《曾纪泽年谱》由潘德利、王宇著。
邵川编著的《林散之年谱》,逐年逐月记录了林散之先生从出生到逝世九十余年的生命历程,详细记述了林老求学、交游、创作等的经历,对林散之先生的艺能做了全面的扫描和记录,资料详尽扎实,对于研究者、收藏者全面认识林散之先生的艺术才华,完整了解林散之先生的艺术创生命,深入认知中国当代美术史,具有很好重要的资料价值和典藏价值!
清初古文三家分别代表了明清易代之际三个不同地域、不同社会阶层的文人群体,其人生轨迹是不同文人集群生存状态的缩影。《清初古文三家年谱》将三家合为一编,征引文献和论文近千种,对三家的生平经历、文学活动及师友交往进行了详细的考订和梳理,全面展现了明清之际文人生存的总体状况,为把握明清之际的文坛盛况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将有力地推动清代文学的深入研究。
皮陸,是晚唐著名作家皮日休、陸龜蒙二人的合稱。皮日休,竟陵(今湖北天門市)人,咸通八年進士,傳云乾符年間參加黄巢起義軍,後或為巢所殺,或為唐廷所誅,或亡命江南,不知所終。陸龜蒙,吳郡(今江蘇蘇州市)人,以白衣隐士而終身。出生地千里相隔,結局之大異也令人咋舌。這二人的生平經歷及其文學創作活動狀況如何,又以甚麽因緣而齊名合稱呢?這是《皮陸年譜》所要著力探索的主要問題。
本书称之为“简编”,是因为笔者认为有关钢和泰先生(1877-1937)的研究实际上才刚刚开始,还有许多材料有待我们去发现、研读和考证。本简编权当抛砖引玉,今后若发现有关钢和泰的新材料或新的研究成果问世,我们会逐步吸收并修订本书,以满足学界之需要。 本书材料,主要参考了钢和泰部分来往书信、钢和泰一生的主要论著。同时也参考了外有关钢和泰的,应该说为数不多的文章。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笔者搜集到的钢和泰来往书信绝大多数是英文信件,有一部分是德文、俄文、法文等,没有中文信件。如果文中没有注明的,均是根据英文书信辨识、誊写并翻译过来的。 本书中的外国人名,即与钢和泰交往的外国人的姓名,由于他们基本上是国外东方学或汉学名流、驻华外交使节、来华传教士等,其中大多数有自己的中文名字,因此译文一律采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