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里,总有一些存在“特殊”行为表现的“问题小孩”,他们可能是个“熊老大”,可能有颗“玻璃心”,可能生活难自理,可能学习有障碍。针对这些“问题行为”,幼儿教师该如何识别成因,有效应对? 本书精选了50个“问题小孩”的经典案例,问题涵盖幼儿行为素养、学习表现、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等方面。呈现具体案例,分析问题行为成因,提供切实有效的应对方法。全书内容贴近实际,案例丰富,方法实用,对一线幼儿教师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艺术的故事》是一趟奇妙的旅行, 从文艺复兴萌发时期的意大利出发, 穿越时代的色彩与光影, 将艺术长河中的熠熠辉光尽收眼底。 它沿着历史的轨迹走来, 围绕着风格与理念, 将艺术家与流派的故事一一讲述。 这是一本理想的西方美术史入门书, 你会从这里开始认真思考绘画。 比如马奈和戈雅作品间的联系, 或是罗斯科和卡拉瓦乔情感上的相似性。 你将从那些曾经闪耀的名字里, 看到人类艺术的美与永恒。 1.可由此研习艺术史,也可了解艺术。 2.编年结构结合风格特征,回到历史语境中解读和欣赏每一个艺术运动。 3.从乔托到吕克·图伊曼斯的绘画,700年历史徐徐展开。 4.看见美术史的另一个维度——技法发展史。 5.150余幅精美插图,名作笔触纤毫毕现。
对于所有初次接触艺术史的学生和爱好者来说,《艺术史》提供了一个生动平易的入门。每本书都勾绘出一个时代之艺术的主要特征,揭示出它们与当时历史的关联。全书配有大量彩色和黑白插图,并附有杰出艺术家小传和艺术小词典。清新的页面,丰富的色彩,使得阅读这套书成为一件赏心乐事!本套艺术史自问世以来,持续,是普通读者深入全面了解人类绘画艺术发展的书目。 本书对19世纪艺术作简单介绍,目的是对这一时期的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的主题、构思与风格特点加以辨别。本书从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研究开始,这两个专门术语是用来描述大约在1750—1850年之间居于视觉艺术中心的两大潮流的,它们有时泾渭分明,有时又纠缠在一起。本书将指出这一时期的主要画家和雕塑家,分析其代表性的作品。
展现波普艺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消费社会中的发展。介绍波普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和人们对这种艺术形式的反应。讲解艺术家使用的创作技巧和创作材料。 《墙上艺术》是一套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的西方美术史系列丛书,其以简明生动、深入浅出的语言为读者清晰地勾勒出西方美术史的发展脉络,从令人高山仰止的文艺复兴艺术到当下极富流行性的波普艺术,西方美术史上所有重要的艺术运动及其风格在这套丛书中都得到了专业地道的阐释。 《墙上艺术》以史为纲,叙述层次丰盈、细节充实,既着眼于不同艺术运动背后的历史,注重考量每种艺术运动从兴起到式微的来龙去脉,又致力于探讨不同流派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及绘画技法。 艺术家的生平事略帮助读者深入体味大师的艺术追求;令人叹为观止的画作带领读者畅游近千年来西方美术的圣殿;
《朱炳仁艺术集:解形熔意》主要内容包括:舞铜、朱炳仁简介、朱炳仁——中国和世界的骄傲、熔铸精神 镌刻古今、完全有底气和达利对话、梵铜之心(梵音大铜序)、熔铜艺术、解形熔意——浅谈铜雕大师朱炳仁的熔铜艺术、脊梁——中国龙、中国红、中国红,中国龙、我与达利的对话、我想象中的达利、胜利的精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