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由四篇相对独立而又相互支撑、彼此契合的中篇小说构成,是一部氤氲着浓郁的书卷气,同时又渗透着强烈的现实感的小说集。《弦歌》聚焦于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下高校知识分子群体的生存处境,既逼真地描写了他们面对重重压力的困惑与无奈,又艺术地反映了他们在困惑中的坚持、无奈中的奋争,以及心灵深处对大学之道的守望。其中,有对爱情故事的演绎,对人生哲学的诠释,对灵魂黑洞的拷问。它是由独具风貌的大学教师倾情演奏的一曲令人荡气回肠的生命弦歌。
《牡丹亭》上承“西厢”,下启“红楼”,是中国 浪漫文学传统中一座巍巍高峰。其瑰丽的爱情传奇,以典雅唯美的昆曲来演辉,相得益彰,四百年来不绝于舞台。二OO一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二OO四年四月,由作家白先勇主持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开始在全世界巡演,更带给这门古老的艺术以青春的喜悦和生命。奉书收录海内外名家阐释文章,探索《牡丹亭》艺术精神,发掘昆曲之美;井辑《牡丹亭》诞生以来的重要历史图片,以及-青春版”排演剧照上百帧,足以证史,亦堪悦目:所收“青春版。剧本,亦以史诗格局和对称平衡之美为特色。从“美丽的古典”到“青春的现代”,《姹紫嫣红牡丹亭》尽展缠绵四百余年的生死至情。
《春秋》,又称《麟经》(《麟史》)。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极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是古代中国的儒家典籍,被列为“五经”之一。《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据传是由孔子修订的。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春秋是中国历史上人文时代的开端,也是儒家文化的先声,记载了这个时代的人性的具体表现以及发展历程。
如果你想踱有名的100位大人物对话,你就不能错过这套书。他们有的是满脑子奇思妙想的科学家,有的是满肚子才华的文学家,有的是雄才伟略的政治家和管理人才,有的是赚钱顶呱呱的商入…… 你会了解到他们的生活、爱好和从没公开过的小秘密,书里有最风趣的文字和最幽默的图画。不过,我们讲的可都是些严肃的事,你将会跟这些大人物学到成功的好办法,长大后也一样成功。
在中国,苏轼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他少年成名,是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官员、画家、老师、幽默大师…… 不管是在1000多年前的北宋,还是当下,苏轼都拥有很多仰慕者。人们不仅仰慕他的才华, 叹服在他大起大落的人生中,总能 痛苦,保持乐观与豁达的超能力。 本书以时间为序,将苏轼人生中 代表性的诗、词、文放在历史坐标中进行解读,文笔细腻、饱含深情。此外,书中还收录了 外近百幅书画文物精品,让读者真切感受文豪苏轼的文学、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