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1——明成祖永乐十九年:中国发现美洲大陆,早于哥伦布70年;中国人发现澳洲,先于库克船长350年;中国人到达麦哲伦海峡,比麦哲伦的出生还早一个甲子;中国解决计算经度的问题,远远领先欧洲三个世纪。过去的历史课本都可以扔了,过去学的也可以遗忘,因为这本书可能会改写一切。爆炸性的内容,颠覆既有认知。 明成祖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在总兵太监郑和的带领下,历宏伟壮观的船队从中国出发,其中不乏150米长的巨舰。中国船队如同海上仙山,阵容最浩大时各种船舰达100余艘,各类人员28000余名。其出航的目的为“宣德化而柔远人”,这次旅行历经两年,并环游地球一周。 当他们回航时,盛极一时的明成祖朱棣早已体衰势微,中国也走上锁国道路。巨船任其腐朽,远航的记载也遭到毁弃。从此再也没有人知道那段历史的真相。本书作者的
《暗香袭人:历史的吊诡与幽昧》内容分为四辑:历史的背影、历史不忍直面、历史的幽昧和历史不能假设。 读史的时候,时不时地会蹦出一些灵感。如果不把这些小精灵诉诸笔端,它们会闹得你无法安生。当然,它们不同于传统史学界那种常规的宏大叙事,更不像传统的标签史学那样脸谱化、简单化。 众所周知,在我们的历史长廊中,有些篇幅被遮住了,由不得你说。有些篇幅虽然可说,但是由不得你随意说。总之,只能说能说的,只可说可说的。而且,读史的时候,既能听得见历史深处的叹息,还能体会出现实的辛酸;既能在历史中发现现实的源头,还能在现实中发现历史的阴影。也许,这就是历史的吊诡? 是应该给历史正名的时候了。历史不是政治的陪床丫头,而史家也不应是王婆。西哲言,历史经常被人错误的书写,所以历史需要不断地重新改写。此
《中国早期工业化:盛宣怀(1844-1916)和官督商办企业》作者以近代中国绅士资本家盛宣怀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中国电报局、华盛纺织厂、中国通商银行四家官督商办企业为主线,大量使用中文、日文和西文的可靠资料,详细阐述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经济成就和问题、人事和政策、社会和制度诸问题,并将中国的经验与日本和西方的经验进行了富有启发性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值得人们深刻反思的问题。《中国早期工业化:盛宣怀(1844-1916)和官督商办企业》所涉及到的经济发展中内在的尚未解决的某些政策问题,为当今工业的现代化计划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阿司匹林的发展史,是科学、医药、化学、法律、营销的发展史,也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史,更是一群天才和野心家的血泪史。 1899年,阿司匹林投产,本是一次科学上的巧合,却成为了世界历史上的一次命中注定。 从不为人知到声名鹊起,这枚全世界使用ZUI为广泛的小药片,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我们真的了解它吗?为什么在短短数十年间,它从一种普通的祛病药物发展成为重要的战略物资? 为什么它引发了医药界与商业界几乎是ZUI为激烈的争斗? 到底是什么力量在冥冥之中选择了阿司匹林,并让它对人们产生了沧海桑田的影响? 事出偶然的发现,出自直觉的推断,令人叹服的科学才干,雄心勃勃的个人开拓,大动干戈的企业竞争,精妙绝伦的广告商战,大国博弈的战备攻防,都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体现。
《谈天说地》苏三研究中华文明的早期历史,迄今已经在这个方向出版过六本…,依出版的时间顺序是:《三星堆文化大猜想》、《向东向东,再向东:()与夏商周文明起源》、《历史也疯狂》、《锁定红海夏商周与红海、地中海的可疑联系》、《难以置信:殷商与腓尼基人》、《罗马有多远:探寻海上丝绸之路》。这些书被一些"正统"的历史学家所拒绝,他们认为苏三的学说是不可能成立的。不过在作出这种判断时,他们往往不愿意去读读苏三的书——他们对此嗤之以鼻。 中华文明的早期历史,是一块神奇的精神狩猎场。因为史料不足,给现今的研究者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可供驰骋想象,操练学术。正因为如此,这个精神狩猎场对研究者的诱惑力也是颇难抗拒的。当苏三策马来到这个狩猎场时,场上早已经有许多中外骑士,在那里扬鞭奋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