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是培养自动化的读写能力。南明教育、 全人之美 课程团队二十年来致力于儿童阅读课程化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研究实践成果。本书基于语文核心素养提出的儿童读写能力要求,系统、全面、科学、专业地提出小学阶段儿童读写课程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案,手把手指导一线教师开展读写课程,助力教师科学地培养儿童的自动化读写能力,为他们的终身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jiao yu 部于2017年8月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是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文件,明确了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学段衔接的德育目标与内容体系,细化了德育工作实施途径和要求,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遵循 。 本书是与《指南》配套发行的解读性和操作性权威读本,分十章对《指南》进行了深入解读,并且分专题选编了典型案例加以说明,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是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做好德育工作的案头重点书。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怎么做?怎么教?》是一本有趣味、凸显思维、有方法、案例丰富的科学思维教学指南,可靠、系统、接地气。全书各章节聚焦两个话题:科学家怎么做,科学教师怎么教,既有案例分析,还有要点总结、教学脚手架,以及关于各探究要素的 误解与澄清 。全书内容和体例设计新颖独特,力图帮助广大一线科学教师认识科学思维究竟是什么,如何正确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可视化的内容编排 不是一本满篇文字讲理论的书,把科学思维是什么、怎么教可视化了。内容编排用心,配图可爱。 全面实用的教学工具 用生动的案例和图画,讲解了科学探究的四个要素 提问、假设、实验、论证,解构了在各个环节科学家怎么做、老师可以如何教。 专业的分析讲解 每一章设有 误解与澄清 板块,一起厘清对科学和科学家的一些 典型误解
本书是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教育学家泰勒的经典著作,是迄今为止课程领域有影响的著作之一,被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自1949年初版以来,该书已重印40余次,并以多种文字翻译出版,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 泰勒在书中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构成了考察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基本原理,既为课程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又为现代课程研究开创了范式! 经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正式授权,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同时获得该书的中文和英文版权。为保持原貌,本书后半部分直接复制了英文原著。 本书适合高校教育专业师生、教育研究者和中小学教师等使用。
叶圣陶先生从 1912 年起从事语文方面的教学、编辑、出版工作,前后六十多年,对于这半个多世纪里我国语文教育工作中的利弊得失知道得深切详明,思考得深入透彻,写下了大量文章。本书由这些文章结集而成,共分六大部分,分别从语文教育理念、语文教学方法、文章作法、教材编法、读书评论、文本解读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主张,从阅读教学到写作教学,从理论到具体做法,涉及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凡是关心当前语文教育问题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集子。 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这些事不能凭空着手,都得有所凭借。凭借什么?就是课本或选文。有了课本或选文,然后养成、培植、训练的工作得以着手。课本里所收的,选文中入选的,都是单篇短什,没有长篇巨著。这并
全书主体共分为六个部分。 *部分为本书导言,直观呈现了没有高阶思维的课堂就是在欺骗学生思考没有价值、面向未来的高阶思维课堂、高阶思维技能的五个维度三个层次,以及高阶思维教学的策略与方法。读完导言部分,你会对本书的逻辑结构和写作方式产生初步的理解与内化,并反思自己的课堂,认识到开展高阶思维教学的紧迫感和意义。 第二部分至第五部分,回应高阶思维的五大维度三个层次,分别从 建立相关性 发展丰富性 提高关联性 锻炼严谨/专注性 强化迁移/递归性 五个方面解密高阶思维培养的门道。每章开篇借由一个故事道出高阶思维技能与生活的关联,并从各思维层次可选择的教学策略、教学提示、可用于发展思维技能的问题和相应图形组织器,直观呈现高阶思维技能是什么、何以可见、如何有策略地培养,为思维技能课堂教学搭建实施的
双减 政策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孩子。但怎样的课才是好课?如何才能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继《种子课2.0 如何上对数学课》,全国著名数学特级教师俞正强老师以课说法,和北京师范大学课程教学论学者郭华教授强强联合进行对话,精选10节种子课,通过论课的形式,从深度学习的角度切入,呈现和剖析什么样的数学课是好课,为一线教师如何上好数学课做出引领和示范。本书另外还有 U盘版 ,含10节种子课课例视频,生动地再现俞老师教学现场,让一线教师更真切地体验和学习好课。
我们亟须采取紧急行动并紧密团结,以期改变发展路径并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教育,长期以来被公认为一种能推动积极变革的强大力量,应为此担负起崭新、急迫且重要的使命。本报告历时两年拟定,吸纳了由约100万人参与的全球咨询过程中的意见,并由 教育的未来 国际委员会提交,它号召世界各地的政府、机构、各类组织和公民为教育订立一份有助于为所有人创造和平、公正和可持续的未来的新社会契约。本报告审视了教育在过去的承诺和不确定的未来之间所处的现状,提议从教学法、课程、教学、学校和生活各领域中的学习五个维度革新教育,后以呼吁加强研究、呼吁强化全球团结和国际合作来推动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收尾。针对学习者、教育工作者、教育体系管理者和规划者、研究人员、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兴趣,本报告突出强调了对数字技术、气候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开展低段写句教学,如何开展中段段落写作教学,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高段篇章写作训练,如何展开扎实有效的作文课教学活动?《全国模范教师的48个小学作文教学锦囊》 为读者进行了翔实的解读。 全书通过四个锦囊包,为语文教师、学生及家长打开了一扇窗,既开拓了作文教学的视野,抓住了作文教学的金钥匙,又让学生了解了如何从低段打牢坚实的写作基础,继而文采飞扬,妙笔生花。
本书梳理、总结了 整本书阅读 的国际经验、传统模式与当代探索,从学习领域、生涯规划、核心素养的视角审视整本书阅读的价值。用教学理论、经验研究,以及学习心理、眼动研究成果解读 义教课标 和 高中课标 的相关要求,厘清 阅读取向 阅读策略 阅读活动 几个核心概念,提炼出五种整本书阅读的策略,选择小学、初中、高中重要的阅读书目,详细分析了这些策略在教学中可能的活动形式及其对深度阅读的促进作用。对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的教学设计、考试评价以及对教师的要求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了深刻阐释。
钱理群曾言: 教育难,难就在回到常识。 难的症结在于我们对常识既缺乏了解,更缺乏敬畏。教育者很大的无知,是对常识的无知,我们往往以为自己知道很多,但实际情形却是 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 。教育中非常可怕的缺失,是 对常识的敬畏 的缺失。 教育常识的原点,就是人性常识,也就是对人的天性的认识。衡量一位教师和教育理论研究者是否进入了智慧的境界,不仅要看他有没有与教育有关的实践智慧和思想智慧,更要看他有没有直捣人心、洞察人性的智慧,有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对人性的理解。 《教育常识(第二版)》作者期望通过对教育常识的追问,唤醒对常识的尊重和敬畏。让教师们认识到教育常识的原点就是人性常识,是对人的天性的认识。
为更好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江苏名师管建刚在其实验基地校开展了小学语文家常课任务单教学实践。由管建刚领衔的家常课提出的 刚需作业不出课堂 ,跟 双减 通知的 书面作业基本不出校门 的要求完全吻合。《家常课金点子》是管建刚老师主持的 家常课系列 丛书之一。本书分 习课堂口令 习课堂表扬 习课堂Q币 习课堂规矩 习课堂管理 习课堂读写 习课堂讲评 习课堂教研 习课堂新手 习课堂2.0版 十个部分,每一部分精选了习课堂实验教师的 金点子 若干,可读性强,操作性强。
我们对人类学习究竟知晓多少?儿童的动机和情感是如何影响他们的学习的? 已有研究对于小组学习、形成性评价、技术应用或是项目学习的优点知晓多少?这些学习方式应该怎么开展才是*有效的?家庭背景是如何影响学习的?本书集合了北美洲和欧洲的*学者,将学习的本质问题和不同的教育实践综合起来,总结出七个关键原则,一针见血,读之酣畅淋漓。
本书的作者为当代美国中小学科研专家威金斯和麦克泰。本书为两位作者通力合作积极倡导的 理解为先教学设计模式 (Understanding by Design,简称UbD), 它也是 美国视导与课程开发学会 (ASCD)近年来竭力向中小学推介的一种课程与教学改革模式。 全书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UbD设计模板,设计标准,练习和过程工具,设计工具,实例及专业术语。具体地描述和演绎了 预期学习结果 (目标) 确定评估办法 规划教学过程 三个阶段的 逆向教学设计 的全流程,同时配有各年级课程的正例和反例(即有缺陷的设计),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达到不仅让学生理解概念知识,更要掌握技能,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来检验、巩固学习的知识。 目前国内介绍UbD理论与模式的书有《让教师学会提问》《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等。而本书主要是通过展示各种教学实例,以期
《人工智能教学 探索学习新前沿》关注的是在人工智能时代学校如何培养学生以适应未来的需要,AI给教育带来了哪些挑战,以及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应对这些问题。作者以全球化的视角,通过大量翔实的资料、与世界各地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以及教育专家的对话和丰富的AI应用案例,向我们展示了AI在教育中应用的场景、内容、方法和策略,并探讨了如何对学习者进行AI教育,如何教会学生应用AI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互动并从中学习,以及如何运用人工智能进行设计思维的培养和开展STEAM教育等。本书在大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学、促进人工智能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创新、提高教师的人工智能素养以及培养学生运用人工智能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为一名曾在北京四中工作12 年的语文教师,作者深深地感到语文启蒙的重要性 语文学习的习惯没有培养起来,中学后学习起来会举步维艰;相反,则如鱼得水。母语学习,在当下,是促进孩子成长、培养亲子关系的绝好切入点;在未来,优秀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将会成为孩子立身的重要竞争力。 作者在本书中分享了语文启蒙过程中绕不开的话题:语文启蒙有哪些关键词?父母有哪些功课可以做?怎样让孩子爱上阅读,学会阅读?又怎样让孩子爱表达,会表达?不同的年龄段,语文启蒙的要点是什么?更专门辟了一章,分享作者对女儿的语文启蒙实践案例,带你听说读写,玩转语文,赶紧一起来吧!
青春期男孩的困惑: 从男孩到男子汉,要习得哪些品质? 怎样和人到中年的父亲相处? 青春期女孩的难题: 如何化解容貌焦虑? 女孩怎样保护自己? 全国优秀教师、资深班主任钟杰贴心地体察到青春期男孩、女孩既有不同的困惑,又有相同的烦恼,她将棘手问题融入生动的案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并提供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每篇文章结束之后,钟杰老师还为爸爸妈妈提供了贴心建议,帮助家长从道理上、情感上、精神上、方法上助力孩子更好地成长。
《陶行知教育名篇》节选了陶行知先生从1919年到1940年发表的关于教育、教学、教师的文章以及陶先生在学校的演讲稿和演讲记录,还有一部分是书信。陶先生的教育理念是 生活即教育 ,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是伪教育,脱离实践经验的知识是伪知识。 《陶行知教育名篇》选编的文章较全面地体现了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对于教与学的关系、师生关系、平民教育、如何做师范生、儿童教育、民主教育、职业教育等都有所论述。该书条理清晰,挑选清晰,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本书精选陶行知关于教育的著名论述,包括教育的理想、师范教育的建设、乡村教育的改造、艺友制师范教育、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民主教育、科学的教育、创造的教育、儿童的教育、师范之教育、教育之研究、学生的教育等。汇集了陶行知教育论中精华的部分,比较全面和集中地反映了陶行知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发展过程。 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国内外研究陶行知的人士及时提供了一份丰富的珍贵资料,也为教师成长,以及对教师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修为极有帮助,是一部教育工作者可常备的书籍。
首要教学原理 是本书作者戴维 梅里尔提出来的一种全新教学设计理论。他认为教学设计理论应该类似斯金纳的刺激-反应理论般简洁,于是他基于四个简单的教学活动 讲解、展示、答问和练习加以总结,从而提炼出能实现效果好、效率高和参与度大的教学理论,即首要教学原理。该原理已被广泛应用于世界上许多不同教育环境的教学设计工作中。本书为修订版,相较于之前的第1版作出了重大改进。在本书中,作者提出教学设计理论,并在实践中如何应用这一理论提出指导。
本书体现了教学与教学设计的四条基本原则:明确教学过程的一般性和情境性;灵活变通教学形式,指向意义学习;主张教师亦作为学习者,保持师生主体平等性;以学习者为中心,理性融入数字技术应用。本书旨在探索教师自己如何完成教学这一复杂的设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