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当代的教育视角出发,聚焦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学术研究成果为依据,根据数学不同内容领域和不同领域中具体的数学主题,在数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相融合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组织策略、教学方式的选择与实施、真实教学现象的重现、教学工具和技术的运用等等,分析探讨中小学生如何学习数学,以及教师如何基于具体的数学内容,正确的理解与合理的运用相关教学概念和要求,开展有意义的数学教学活动。本书针对中小学阶段的各个数学课程内容主题,详细说明了如何规划该主题的学习进度,以及如何通过有价值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理解该主题的内容。手册中有大量真实的学生学习示例,对常见问题和挑战进行归纳与总结,可以帮助教师直观地了解什么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教学和评估策略。
本书是基础数学领域的畅销书籍之一,全书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和图表,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实例,系统地介绍了数学各领域的重要基础知识,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常见概念、原理、方法和应用。全书共14章,主要内容包括问题求解、集合论、逻辑、图论、数系、数论和实数系、代数模型、消费者数学、几何、分配、投票、计数、概率以及描述性统计等。全书强调直觉思维和可视化,以帮助读者理解相关知识并强化记忆为目标,以基本概念、例题和练习题为主线,适当引入了历史回顾、运用技术和生活中的数学等知识点,适时采用了要点、解题策略、建议、自我测试、本章复习题和本章测试等辅助手段。本书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中等学校、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的学生,也可以是对数学感兴趣的中学生及其他社会公众。
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正在改变体育训练和竞技运动本身。只有当大脑从视觉系统、平衡系统和身体本体感觉系统接收到高质量的信息时,很好的身体运动成绩才可能得以实现。《训练从大脑开始》阐述了这一革命性的神经运动方法,通过优化信息输入和信息处理的过程,运动成绩便可显著提高。在这本书中,德国著名神经运动学家拉尔斯·莱恩哈德提供了将神经运动融入任何运动训练中的具体方案。超过90个练习,配以精美插图,内容很容易理解,可以在任何地方训练。只需训练方法的改善,无论是职业运动员还是运动爱好者,这种新的训练将使每个运动者都获得进步。
幼儿三年发展过程的观察与评价从何入手,如何操作?本书从"评价前"、"评价中"、"评价后"三个维度入手,介绍了每一个阶段进行评价的操作要点,并提供了各类*线教师开展评价及指导家长评价幼儿、幼儿自我评价的方法、案例等。
261所大学,261幅高清大学实景图,真实了解大学概貌。104个热门专业介绍,近1000多所大学推荐,全面掌握报考信息。261条金句,天天激发孩子进取心。每日设有空白记事格,让孩子规划好每一天。平摊式精装方式,方便打开,便于书写。
《外国教育通史.第16卷,20世纪后期的教育.上》由吴式颖,李明德总主编
《外国教育通史.第13卷,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的教育.上》由吴式颖,李明德总主编
《外国教育通史.第1卷,原始社会与古代东方的教育》由吴式颖,李明德总主编
《外国教育通史.第20卷,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期的教育.下》由吴式颖,李明德总主编
《外国教育通史.第18卷,20世纪后期的教育.下》由吴式颖,李明德,杨孔炽主编
《外国教育通史.第15卷,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的教育.下》由吴式颖,李明德,陈如平等主编
时光变迁,衷情不改。2003年倪志刚校长调入、2008年陆军校长主政,我们对“走班制”分层教学的研究,没有中止实践,也没有停滞不前。尤其是近年来,学校领导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走班的模式作了多次大的改革,深化了对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的研究,拓展了对班级管理、教学评价的研究。学校所申报的两项课题“在‘走班制’分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和谐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和“在‘走班制’分层教学中构建和谐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分别被列为徐汇区教育科研重点项目和国家教师科研基金会列为“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也使我们的研究更加突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面向全体的全面发展、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终身受益的持续发展。学校形成了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教师队伍快速发展的良
本书以图录形式展示了我国近现代童书出版的斑驳历史。全书根据时间顺序将百年童书划分为五个历史阶段,每一阶段包含相应的单元说明及相关书目信息和书影。如何多角度呈现这些庞杂信息的内在联系?设计师以信息图表的形式,为每一阶段的书目封面颜色、体裁、出版地等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为增强目录检索的趣味性,本书还特别设计了书架形式的检索板块。护封中的插图均选自每一历史阶段极具代表性的童书并使用镭射纸张印刷,以期用图像的形式展现百年来中国童书出版物的多样性和时代特性。
“教育原理”,顾名思义,是探求教育事理的学科,不同于应用学科。惟其如此,其理论框架应与偏重于应用的“教育学”有别。这里关于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分析,将尽可能地把客观存在的事实、逻辑上可能存在的事实、应有的事态(价值取向)与可行的抉择这样四个层面分清,并兼顾这四个层面。陈桂生所著的《教育原理(第3版)》框架:第Ⅰ编:基于这种构想的教育原理框架是:从教育要素到教育过程(微观),从简单教育过程到复杂教育过程,从教育过程到教育实体(中观),从教育实体到教育系统(宏观)。第Ⅱ编:从教育的内部联系到教育的外部联系,从教育的外部联系对教育内部联系的影响到教育系统自身的特性。第Ⅲ编:由教育的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所决定的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的构成、学校职能以及家庭的教育职能。第Ⅳ编:从一般教育原理到中国
《音乐教育原理》第二版是在前一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全书增加了大约40%的新材料,全书的容量扩大了10%。该书原来的范围也有所拓展,吸纳了诸如80年代以来的教育危机等问题,具体表现在《国家在危机中》等报告,以及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对文化多元主义的日益增强的呼唤,还有教育心理学的新的观点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这本书是一部原理性质的课程,其内容不求面面俱到,而是提供一种核心的材料,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建构更多的内容。
“校长寄语”是深圳外国语学校分校广播站的一个栏目,校长邬晓莉每天晚上用几分钟的时间,通过“一故事,一道理”、“身边事,谈道理”、“经历事,说道理”、“即时事,议道理”等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他们的“活思想”,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心理,具有很强的教育针对性。 “校长寄语”简短、生动、有趣,或直截了当,或娓娓道来,说理清楚,通俗易懂。语言优美,能让人听后不忘,铭记在心,起到“一寄语一教育,一寄语一启迪”的作用,这无疑是学校教育的一大“创举”。
美国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鲁纳被认为是继杜威之后有感召力的教育改革家之一。 《教学论》是布鲁纳的重要代表作,它围绕心智发展和教学之间的关系,从学习机制、学习动机、学习共同体、课程内容、课程设计与评价等不同角度,阐述了教学如何采用多种方式来适应和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使其心智潜能得到程度的发挥。 本书为我们全面、深入地理解布鲁纳的教学理论,借鉴美国的教育改革经验,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堪称“不朽的教育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