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幸福是有良好理由的痛苦》、《北海…先得容得下自己》、《宁波…怕你受了过度的教育》、《镇江…童年的快乐是被成年人剥夺的》、《宁波…怕你受了过度的教育》、《阿坝…千万不可以在人前傲慢》、《镇江焦山…无挂碍,心中便无挂碍》……本书汇编了全国知名校长郑杰在一年时间里写给女儿的52封信,书中主要内容全都围绕基础教育展开,比较充分地展示了作者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新思考。本书很适合中小学教师和基础教育工作者阅读。
本书是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特藏,梁启超旧藏碑帖精选之一。该丛帖所选的都是梁启超所作的名碑名帖,且拓工精良,尽量取明拓或清乾隆、嘉庆拓本;还有梁任公自己的跋文,取其文史背景。丛帖既有利于书法爱好者学习古代经典之用,又有利于嗜金石碑版文献者参稽辨证;更有利于对梁任公其人有研究兴趣的学者开拓视野,了解新史实。本帖为高贞碑。 此碑北魏正光四年(五二三)六月八日刻,在山东德州卫河出土,后移入学宫。正书,额篆书。此为割裱本,计十九开半,高二十六厘米,宽十五厘米。梁启超题签。钤“饮冰室”、“双涛阁”、“梁启超印”、“梁启超”、“饮冰室藏”、“新会梁启超印”等章。此本梁氏旧藏半题跋。拓本“于王”二字填墨,伪作初出土拓本,实为清道光年间拓本。
新中国大学课程体系的建立,几乎是从学习“苏联模式”开始的。新中国成立60年间中国大学课程体系的历次变革都是直接或间接围绕“苏联模式”而展开。本书以历史法与文献法、调查法和统计法、比较研究、个案分析为主要方法,对新中国60年大学课程体系发展、演变的历程进行系统地回顾、疏理、总结和探析,目的在于把握60年来中国大学课程体系历次变革的不同特点和发展趋势,从而为现实大学课程体系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和实践启示。
《闽南文化丛收》主要基于以下的三点学术思考: 一、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中华文化中化中的一个极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二、闽南文化是一种二元结构的文化结合体。三、闽南文化是一种辐射型的区域文化。 闽南文化的内涵是极为丰富深刻的,其表现形式是多姿多彩的。为了把闽南文化的整体概貌比较完整地呈现给读者,我们把这套丛书分成十四个专题,独立成书。这十四本书,既是闽南文化不同组成部分的深入剖析,同时又相互联系、有机地成为宏观的整体。我们希望通过这套丛书的出版,一方面对于系统深入地研究闽南文化有所推进,另一方面则更希望人们对于闽南文化乃至中华文化有着更为全面的了解和眷念,让我们的家园文化之情,心心相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