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 的教室(教室环境布置创意设计与典型案例)》旨在手把手指导基层班主任进行教室环境文化布置。针对操作过程中老师所遇到的真实问题与需求,譬如“同一支粉笔怎样快速处理,就可以让字的颜色看起来 加鲜艳”……本书会针对类似这样真实具体的问题,分任务、分步骤、分工具,为您揭示黑板、墙壁、门窗、讲台等空间进行布置时的小技巧,具有 强的操作性。图、文交互呈现,软、硬文化互相渗透,是基层班主任借助环境育人的实用工具书,值得作为案头 。
学习力,创新力,决策力,组织力,沟通力,激励力,执行力,威慑力,影响力……正如“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一样,这个世界上,同样没有办不好的学校。学生能不能教好,取决于教师,而学校能不能办好,则关键在于校长。既然校长对于办好一所学校,尤其重要。那么,什么样的校长才是好校长?怎样才能当好一个好校长?校长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品行和能力?……作者汤勇老师,是一位有着30多年教育管理经验的人,在这么多年的教育实践中,他总结出了校长需要重点关注和修炼的9个方向。
本书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联系最为紧密的结合点 ——“专业”和“专业人士”问题入手,就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市场准入制度的基本做法展开论述,并对专业认证制度进行分析。作为两种制度的中介和两个研究专题之间的过渡,继而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制度即专业高等教育制度的发展予以了梳理。最后对我国实施市场准入和专业认证制度创新提出了三方面的政策建议。 本书拓宽了高等教育研究的新领域、为完善我国专业市场准入制度和建立专业认证制度提供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对于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而言,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由苏晖主编的《幼儿园安全管理实用手册》分为四章。在**章幼儿园安全管理实务中,重点介绍了班级内教学活动、户外活动中的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与方法;第二章为幼儿园安全实践活动,主要介绍了如何面向幼儿开展的自我保护教育,各年龄班(大、中、小班)典型安全教育活动案例,如认识生活中安全标志,交通安全、户外活动中的安全、消防安全、身体器官的安全保护等;第三章为发生意外事故时要采取的方法以及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第四章为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常规管理、后勤安全、幼儿园整体环境中的安全等。
“矛盾管理与冲突化解”是学校管理者职业生涯中的重要命题,能够艺术化地解决学校管理中人、财、物、事、时间、信息、空间等方面的矛盾,体现着学校管理者的专业性。本书从管理学视角切入,阐释了“矛盾管理与冲突化解”的内涵、意义、基本思维方法以及学校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此外,本书还通过呈现和剖析学校管理者职业生涯中可能面临的各类矛盾,并给出相应的化解之道,为学校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化解矛盾冲突,提升现代学校治理水平,实现学校和个人的双重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书对“211过程”和“985工程”系列世界 大学建设政策效应进行评价,从理论、方法和实证应用三个层面,系统、深入地对建设高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相关变量产生的效应进行评价,弥补了我国世界 大学政策效应评价研究的不足。
做的校长,必须具备激情、魅力、思路、创新四大特殊的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在管理中影响学校、把握学校、学校、创新学校,办出更好、更有特色的学校,开创学校新的局面。 那么,我们校长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如何进行点滴之修炼?如何成为的校长? 本书在校长如何修炼、培养和提升其激情、魅力、思路和创新方面给出了有益的建议,值得学习和借鉴,建议广大校长不妨一读。
河北省衡水中学在中国高中教育这块大地上,是一片神奇之地。这不只在于它连续多年每年都有七八十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也不只在于2012年再创新高、96名学生清华北大榜上有名;还在于它如此的众说纷纭以及众多的人对它的猜测与推断。作者在2012年夏天,接到《中国教育报》周飞主任电话,说是衡水中学希望她能前去采访,对其成功经验给予总结与提升。作者陶继新和张文贸与张文茂校长通过,进行了半个月的文字对话,对其精神内涵才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陶继新对话名校长系列:衡水中学解码》便是他们对话的结晶。
学校管理中,中层管理人员是特殊的一群。他们身处夹缝中,如何寻找发挥自我所长和管理辐射效应大化的平衡点?如何为学生、为学校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服务?本书以郑杰先生一贯的犀利目光为中层指出了方向。可以说,本书
《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的实践与思考》主要讲述了,现代学校制度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以学校法人制度为基础,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指导,坚持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促进学生、教职员工、学校以及学校所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的制度。
本书是教育一线校长在高校理论专家的指导下,围绕校长教学领导力的提升与学校管理方式的转变开展行动研究,围绕教、学、管、研、训,立足校情、依托实践、循序渐进,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学校现状问题与原因,并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策略。研究培养了校长们民主、理性的科研思维,提升了校长们科研能力,有利于提升校长教学领导力与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校史(1951.7—2001.1)》是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与行政的领导与关切下完成的。全书共十一章,并附以本校前身大夏、光华等校和并入的上海教育学院等的简史共六篇,还有反映师大概貌的图表共八幅。从1997年9月起步,组织力量、明确编写原则、拟定编写提纲、听取并征求校领导及各方面的意见,提纲定稿,逐章分工撰写、修改、各章汇总统稿,全书统稿到1999年最后交校党政领导审定,历时凡两年有余。而后,根据校领导意见,为使本书的出版能与五十周年校庆活动相应,我们除补写1999年9月至2001年上半年的校史内容外,又对全书作了全面修订,对篇幅过大、叙述过细的章节作了删减,表达不足或有遗漏处作了增补,2001年6月完成修订稿,送校领导审定。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本着江泽民总书记对党史工作“存史、咨政、育人”指示的精神,力求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