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大学》所讲的 三纲领 :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八条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中国学术思想重要之点全囊括其中。在短短的一千三百余字里扼要地说清了中国文化的*信仰和终极理想。本书以朱熹《四书集成》中的《大学章句》为底本,文字、章节一体遵依《章句》。
《中庸》*早是收在《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文章,是儒家重要的经典著作,也是其理论的渊薮。尤其自宋以后,《中庸》成为儒学特别是理学研读的重点,理学许多概念命题皆出于此。《中庸》的许多精辟见解、思想精髓,至今依然在人们心中闪烁着不朽的价值光芒。本书以朱熹《四书集成》中的《中庸章句》为底本,文字、章节一体遵依《章句》。
《百家姓》一书始编于宋朝初年,应出于吴越一带佚名儒生之手。宋编《百家姓》初收姓氏410个,后来流传中略有增加,收单姓408个,复姓30个,共计438个。宋陆游《郊居诗》的自注中已有 百家姓 之名,目前早见到的版本是元刻本。后来历代对《百家姓》又各有增补,但千年来所传《百家姓》以宋编本为经典,本书即依此进行注解。
唐诗作为中国诗歌发展的至高成就,凝结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启蒙教育、审美培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着每一代中国人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 《唐诗三百首》作为中国普及面很广的唐诗选本,集中展现了唐代诗歌名家的豪情万丈和洒脱豁达,呈现出中国诗歌黄金时代的全貌,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入门书。
《弟子规》是传统社会中教育儿童的蒙学教材,全文1080字,按照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编排。作者以孔子对弟子的教诲为基本纲领,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全面规范,涉及到在家在外、待人接物、修身读书等各个方面,是一本很好的养成教育教材。《弟子规》传播很广,现存很多版本,不过内容差别不大。本书采用的是《复性斋丛书》中收录的清咸丰六年(1856)慎修堂藏书版。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载三国两晋时期名士轶事隽语的典籍,集中反映了当时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人生志趣。它是一部记录名士风流的典范之作。该书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主持编纂,因其纪事简略,至南朝·梁朝时期,刘孝标为之注,增补了很多相关的史料,从此正文与注文密不可分,一并流传。本书撷采菁华,并对原文中难懂的字词、人物、典制等做了详细注释,于阅读理解大有裨益。
《三字经》,王应麟著。从形成到成熟,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后来历代又有增改。本书中《三字经》正文主要参阅了施孝峰主编的《〈三字经〉古本集成》,以后世改动较少、比较接近原貌者为底本。《三字经》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知识和伦理道德思想高度凝练地融为一体,其中大部分内容在今日仍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本书中的诗词填字游戏由易到难,分为热身级、挑战级、竞赛级三个级别,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诗词储备量选择适合自己的级别。涉及的诗词不仅涵盖了中小学教学大纲、要求必背的所有诗词篇目,而且还涉猎了《诗经
本书精选了唐诗中有代表性的名家名作,配以注释、译文以及精美插图。全书简易适中、通俗易懂、是中小学生学习中国古典诗理想的入门书籍。
本书在概述初中古诗词阅读鉴赏技巧的基础上,按照历史阶段精选了古典诗词]00篇。不仅对每一阶段诗词的发展、特点和流派进行了归纳,而且对每一首诗词都进行了详细注释和详尽解读,并配以具有巩固作用和启发意义的阅读思考练习。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 1年版)指定背诵篇目,不但画出了其中的常考语句,而且对每一篇都进行了科学精准的翻译。本书提供的“古诗词常识资料包”针对初中阶段古诗文学习和中考要求,对古诗词中的文化和文学常识进行了资料性的总结,有利于广大学生复习迎考。全书“读”“练”结合,知识与能力并重,既能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理解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