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中日双语心灵读物》以春夏秋冬四季为主题,采用中日文对照的方式,向读者全方位地展示日本的社会及文化习俗。全套丛书由大连民族学院日语系的数名教师编写而成。其编写目的是想让读者感受原汁原味的日语,增强语感,扩大日语词汇量,熟悉更多的日语表达方式,同时也帮助读者更多地了解日本社会、文化知识,提高中日跨文化沟通的能力。 笔者在编写过程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关于文章的选择。本系列读物的文章均选自日本刊物或日文网站。在选材时充分注意了文章体裁、题材的多样性,注意了文章内容的知识性、可读性和趣味性,同时还注意了语言的规范性、文章的长度和难易程度。就一些过长和内容略有不适的文章,在不影响整体内容、结构的前提下略作了压缩和删减,并在文章的末尾注明了文章的出处。 二、关于读物的编写。首先是
横光利一(1898-1947)是日本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诗人。本书收录的《苍蝇》《太阳》是横光同时发表籍以登上文坛的成名之作,《头与腹》则被视为新感觉派的标志性作品。 《苍蝇》于1923年5月发表在《文艺春秋》,大受好评,一度人选日本中学课本。乡村驿站马车的匆匆过客,竟然因此完成人生的终结。其中,急于看望病危儿子的农妇、携手私奔的相爱青年、自负而自卑的土财主、懵懂无知的孩童、因洁癖而独身的驼背老车夫……,构成一幅浮世画卷。而蝇的存在贯穿始终,一切都通过蝇眼的观察,构成了小说新奇的视角。这种感觉的新奇成为横光利一文学作品的核心特征。
横光利一(1898-1947)是日本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诗人。本书收录的《苍蝇》《太阳》是横光同时发表籍以登上文坛的成名之作,《头与腹》则被视为新感觉派的标志性作品。 《苍蝇》于1923年5月发表在《文艺春秋》,大受好评,一度人选日本中学课本。乡村驿站马车的匆匆过客,竟然因此完成人生的终结。其中,急于看望病危儿子的农妇、携手私奔的相爱青年、自负而自卑的土财主、懵懂无知的孩童、因洁癖而独身的驼背老车夫……,构成一幅浮世画卷。而蝇的存在贯穿始终,一切都通过蝇眼的观察,构成了小说新奇的视角。这种感觉的新奇成为横光利一文学作品的核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