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典主要是为俄语学习者而编写的,共收谚语及俗语约计2300余条,涵盖面广。增补了遗漏谚语,进一步完善了译文质量。精选例句,直观展现各条目的广泛用法。通过直义和释义、常式和变式全方位阐述各条目的准确意义及多种表述形式。书后附条目索引,便于查询。
该词典是《大俄汉词典》的简缩本。具有以下特色: 1.收词多。全书共收164000词目,固定搭配和成语三万多条,本次修订还增收新词新语两万余条。 2.便携型。该词典具备大型词典的收词量,中型词典的开本,方便携带,是外出工作和学习的工具书。 3.质量高。该词典经过资深词典专家历时五年多的加工完善,继续保持高质量。
为了满足我国俄语学习者和俄语工作者对法律工具书的需要,也为了适应社会对法律与经济等领域的研究和发展的要求,我们于2002年底开始准备编著《俄汉法律常用语词典》。在广泛参考了俄罗斯和中国近年来出版的各种现代俄语法律词典和其他工具书的基础上,经历七年的辛勤劳动,终完成了这部词典。 本词典共收集了八千三百多个条目词和近三万一千多个法律常用词组。在编写过程中,对俄语中新出现的法律词汇和缩略语也及时地作了收录。为了使词典能够充分体现现代俄语在法律领域的特点和全貌,我们都尽可能在每一条目词下附有该词条在各种法律文本和法律使用领域中的词语搭配。 本词典释义尽量做到简明。为了方便读者理解和使用,也为了避免因俄汉两种法律术语概念的差异而引起误解,我们参照俄语法律词条的原文,对那些没有找到汉语对
本词典中的谚语和俗语,从头到尾,逐词逐字按俄文字母表顺序排列。先看首词,在首词中,字母在前者排在前面,字母在后者排在后面,首词字母完全相同者,再看第二词,在第二词中,字母在前者排在前面,字母在后者排在后面。余类推。 在条目中,有时会遇到尖括号 和圆括号( )。尖括号 表示括号内的词语可省略不用,圆括号表示括号内的词语可作为括号前的词语的替代词语。 谚语和俗语中的词,有时会遇到省略、替代和换位的情况。查找词典时,一定要将整个条目读完,而不要半途而废,因为条目中与你要找的谚语或俗语中的词,除首词外,第二词有时也有增减、替代和换位的情况,一看见下一个词不对就弃之不查,有时会失去找到你所需要的谚语或俗语的机会。 通常,条目中所列的形式是常见的形式,或是几种常见形式中的一种。“变式”中所列
《新时代俄汉详解大词典》是在《俄汉详解大词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的基础上,由李锡胤、潘国民、郑述谱等53位俄语权威专家学者组成的超强团队历时十余载倾力打造、精心编纂而成的大型综合性俄汉双语工具书。全书共四卷,约2950万字。可供俄语教师、学生、翻译工作者及各学科领域的俄语工作者使用。 收词300,000余条(其中体现俄语近20年变化的新词,达54,000余条),内容涵盖面广。 释义手法丰富,解释详尽细致,包含译解、详解、派生关系、同义词、反义词、拉丁文学名、使用范围、修辞特征、专业属性等。 词义划分严谨,区分词汇意义、意味和特用三个层次。 例证丰富贴切,大量援引书证。 适量收录专名术语,多学科、多视角展示俄语的现状,针对中国读者实际需要提供百科性释疑。 附有《名词变格表》《动词变位表》等实用附
本词典是便于携带的小型工具书,可供中国读者学习和使用俄语,同时也可供俄语国家的读者学习和使用汉语。本词典于1986年首次出版,1994年出增订版。本次是在上两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出版的。 俄汉词典和汉俄词典收词由原来的各一万八千条左右增加到现在的各二万五千条左右。修订版变动幅度达50%以上。除对过去版本中存在的错讹之处进行更正之外,还增加了大量新词新义,从而基本反映了近年来俄语常用词的变化情况。此外,还专门对释义和固定搭配部分增加了汉语拼音,以利于俄语国家读者使用。
《汉语近义词词典》是一本为初、中级汉语学习者编写的工具书。现在学汉语的人越来越多,说得好的人也越来越多。在简单沟通的基础上,还需要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由于汉语与英语两种语言的差别,以及汉语本身近义词在词义上的搭配上的差别,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出现的问题会逐渐增多。本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习者避免和减少在近义词应用上的错误。 本书共收近义词381组,1046条,词目顺序按英文字母排列。 本书不同于其他同类词典。我们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不是从汉语出发,而是从英语出发,特别注意选择那些英语相同但汉语表达不同的词语。如英语“to”“go”译成汉语是“走”和“去”,但是在汉语中“走”不能带宾语,而“去”可以带宾语。像这种词是经常用的,也是经常容易出错误的,它们也就是我们要选择的。我们力求从实际出发,把所
本词典是一本实用型的袖珍语文工具书,包括俄汉和汉俄词典两大部分,适合于具有初、中级俄语程度的汉语读者学习使用,也可供俄语读者学习汉语时作参考。本词典力求收词精当,编排紧凑,便于携带。本词典共收俄语和汉语词目各约20000条。除基本词外,本词典还着重选收了当前社会使用广泛的政治、经济、外贸、旅游和科技等方面的新词新义,并且适当选收了一些外来语和口语语词,体现了时代风貌。读者如果遇到一些新词新义,在其他同类词典中查找不到的话,不妨在我们这本词典中找找看,说不定会有使你满意的收获。词典末附有《汉俄拼音对照表》等附录6篇,便于读者查阅使用。
本系列工具书在词条方面,分别从北京、上海和广州当代人们社会交往活动最常用的口语词语中精选而出,不收与共同语完全相同的高频词语及过于冷僻的方言词语;在五大语种释义方面,以现代规范外语语言对译为主,辅以相应风格和色彩的外语注释,尽可能反映典型方言口语的特点。词语释义力求准确、简明,例证力求实用。
化学工业出版社曾于1954年出版了《俄汉化学化工词典》。当时正是我国大量引进苏联技术,尤其是引进了大量化学化工技术和建设项目。大量俄文化学化工文献、资料需要译成汉语;进行技术交流和交往也需要俄语翻译工作。广大读者学习和工作都需要相关的工具书。因此《俄汉化学化工词典》受到广泛关注和欢迎,曾多次重印,成为一部经典的工具书。50年过去了,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化学化工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物质不断涌现。大量旧词语更新,新词语出现。原有的《俄汉化学化工词典》已不能满足需要,很多读者,包括俄罗斯及其他使用俄语、汉语的读者,希望有新的俄汉工具书。为了满足中俄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交流中读者的需要,我们综合了外大量文献资料,尤其是国外有关化学化工方面的俄语、英语等语种的工具书和其他参考文献,编纂了《新编俄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语言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也因此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词汇。汉语中的词语按语法特点,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十二大类。然而,词语的类别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这就有了同义词、反义词、同音词、叠音词、联绵词、成语等等。汉语中有形式多样、数量颇丰的同音词:同音,不同形,不同义;同音,同形,不同义;同音,不同形,义相近;同音,不同形,多义中某义同某义;同音、不同形、同义,而适用对象不同;同音、不同形、同义,而语言色彩、风格等不同;同音、同形、义相关,而词性不同;同音、同形、不同义,词中可否插入其他成分等等。这种相似而又有区别的情况给人们学习汉语词汇带来了的困难。针对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