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典收录了6000余条适用于日常生活的、突出词义实用功能的维吾尔常用词,按维吾尔语字母顺序编排。每个词条一般由词性、释义及示例三个部分组成。词性主要包括了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后置词、代词等;释义主要选取了满足日常学习生活,且使用频率较高的释义,极大地突出了词典的实用性;示例则完全体现了常用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弱化及变形特点。此外,示例还收录了大量体现维吾尔文化特点的民间谚语。本词典既适用于从事维汉翻译、维吾尔语教学的科研工作者,也适用于学习国家通用语或维吾尔语的读者群体。
本书由老挝国家电台和广西民族大学的资深专家共同编写,内容涵盖中国及老挝社会生活的各个主要方面。书中包含五课语音课文和十五课会话课文,穿插实用的注释和练习,听说并进、学练结合,贴近现实,实用性强,可以帮助读者快速入门和掌握常见场合的基本交流技能,是老挝人学习汉语口语的好教材,也可作为中国人学习老挝语口语的辅助教材。
本教材以中国留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为线索,设计了30个主题的对话场景,分为30课,涉及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医、气候、娱乐、运动和商务等内容。每课由情景对话、注释、生词、补充词汇、练习以及小知识六个部分构成。教材以功能教学法和跨文化交际理论为依据,通过地道的语言任务设计,营造出真实的交际场景,激励学习者的参与意识,帮助其融入交际语境,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作为大学阿拉伯语专业口语教材,本书可供本科二、三年级学生使用。同时好也可供阿拉伯语自学者及从事中阿交流的相关人士使用。
本书较为完整和系统地介绍了传统阿拉伯语诗歌韵律学的基本原理。*章介绍了律学的基本原理。文中首先说明诗律学中动静的划分,接着阐述由动符字母和静符字母构成的六种基本声音单位,然后说明由这六种单位构成的十个音步和它们允许进行的变化,接着介绍了诗体相关术语,诗的破格和音步分析方法。第二章结合诗例详细介绍十六律式,包括律式的句式,上尾和下尾的种类和形态以及许可的变化,句身部分的音步形态和变化,以及这一律式中某个音步允许的特殊变化,并在结尾处附有汇总表。第三章是韵学,介绍了韵脚的定义、韵脚的构成字母、韵脚的动符、韵脚的分类以及韵脚的讲究。
本册教程按照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的标准,新增或修订了部分加强语言技能训练的内容,增加了思政内容,共包含17课,每课均由课文、单词表、词语注释、语法点、练习及辅助阅读材料组成。本册教程主要立足于越南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环境气候等基本风貌,并从越南已出版的读物中精心挑选出地道语料,以全面客观地反映越南社会文化和现实生活。
中国北宋(公元960-1127年)。译官孙穆在他出使高丽俊撰写的《鸡林类事》一文中,用汉字字音记录了三百多个当时朝鲜半岛住民的社会生活用语。通过以之与现代朝鲜语比较可以发现,《鸡林类事》所记当时朝鲜半岛高丽话语汇的音义与今朝鲜语相近甚至相同。也就是说,迄今被称作朝鲜语“固有词”的语汇,与中国最早的语言典籍如《山海经》、《尔雅》、《说文》等记录的古汉语语汇之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程度和极大的相似比率。经过比对和分析可以作如下推测:朝鲜语的祖先和汉语的祖先,在较久远的历史时期(大约公元前二十世纪前),可能是同出一源的;自彼时的古代朝鲜语至现代朝鲜语的发展,较之自彼时的古代汉语至现代汉语的发展要缓慢得多。朝鲜语是极其稳定的一种语言。而这,正是现代的朝鲜语与汉语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的原因。非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