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与数学》精选80余篇脍炙人口的寓言,将哲理、文理、数理冶于一炉。 这是: 一本会通哲理与数理的科普读物; 一本融合文科和理科的寓言选讲; 一本交汇形象与逻辑的优美散文。 《寓言与数学》挑选富有教育意义的寓言(以脍炙人口的中国古代寓言为主,辅以少量的当代寓言和外国寓言),将其中的文理、事理、哲理和数理冶于一炉,使读者在阅读了这些寓言之后,除了获得通常的教益之外,还能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获得许多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利用获得的知识,又能在 高的层面上帮助读者从 高的深刻地理解寓言的讽喻效应、发掘寓言的艺术魅力。 《寓言与数学》文理交融,视野开阔,想象丰富,文笔清新,并附有精彩插图,是一本提高文化素质的良好读物。
本书遵循“吉祥启蒙”系列丛书吉祥物象、温润画风、阳光话语的一贯风格,精选中华传统文化中竹、兰、菊、梅、松、桃、橘子等26个具有吉祥象征意义的植物,配以彩色绘图,从释义、吉祥寓意、吉祥故事等多个维度加以拓展,使儿童在认识汉字的同时,更能从物象关联、成语典故、民俗故事等方面拓展知识面,深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并建构起阳光积极的心理认知图式。
《墨子与墨学》主要内容包括:创说与活动、生产观和科技理论、节约观和非乐论、政治伦理观、战争观和军事学、军事游说活动、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并从这些方面解读了墨子思想。墨子学说从某种程度上说缺少理论基础,他的很多主张都是针对现实中的缺陷而发的,墨家这种突出的实用理性,不但使其著作存在很多前后矛盾之处,而且理论适应性很差,一旦时过境迁就失去了存在基础。所以荀子说“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他的“非命”、“兼爱”之论,和儒家“天命”、“爱有等差”相对立。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要求“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其中不少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义:反躬自省扬正气/家风家教系列》秉持弘扬中国文化,立足于浩瀚烟波的传统文化中,对修身、修心、守孝、为学、交友、处世、养生各方面存在不良的品行、陷入的误区、身心的蒙蔽等抽丝剥茧,提出先贤们呕心沥血、以身示范、身体力行的循循劝诱,以之告诫人们在生活中要摒弃的恶行,要拒绝的诱惑,要警惕的陷阱以及要走出的误区。
图画书作家李健亲切讲述中华名胜故事:书中故事或以故宫、长城、兵马俑为讲述主体,以小主人公穿越历险的形式,带小读者进行纸上观光和历史回溯,了解相关名胜的方位布局、建筑风格等知识;或 小读者认识孔子,了解孔子学说和儒家思想;或讲述小主人公在“天下 名刹”少林寺的精彩游历,以轻松方式启迪哲思,让小读者领略少林文化的博大;或基于实地考察和史料研究,用木板、麻纸、岩彩等绘画媒材呈现“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莫高窟在建筑、塑像和壁画方面的特点,让小读者走进宏伟瑰丽的艺术殿堂,体会小主人公修复画像的欣慰满足,萌生对文物的爱护之心。
《小小京剧迷》绘本系列是由京剧名家史依弘主编的一套戏曲普及图画书,以戏文和绘画结合的形式,向7-12岁的小读者展示经典名剧的故事与艺术魅力。 《白蛇传》作为一段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因其对真善美的勇敢追求与抗争精神,流传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相较于由此改编的电视剧、电影或动画片,京剧《白蛇传》 是原汁原味地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积淀与美学。本书希望通过孩子喜欢的绘本形式,将《白蛇传》的精神内核与京剧艺术的美学意蕴传递出来,以纸笔留存经典。 京剧绘本《白蛇传》的文字部分保留了传统戏本中人物的唱念精华,并面向低龄读者对全剧进行了生动巧妙的改编,让孩子能直观地了解到京剧的动静之美和中国古典戏曲文学的语言之美。除此之外,本书还设置了“京剧知识小课堂”的环节,帮助孩子们理解京剧的演出程式和
本书作为《管子》的大众化普及读物,对当今依法治国的实践和社会建设,有重要启发借鉴意义。作为传统文化经典学习诵读的推广读本,生动有趣,适合广大人民群众阅读。全书共分二十四讲。从讲到第二十三讲,趣谈《管子》精华,通俗解读《管子》重点篇目,阐发《管子》法治谋略、法哲学和修身治国的名言警句。每篇分“名言警句”、“趣谈”、“原文”和“释文”等栏目。谈《管子》精华,通俗解读《管子》重点篇目,着重《管子》的法治谋略,法哲学和修身治国的名言警句。
《与庄共舞:人生的自救之道》是王蒙与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庄子的对话,是王蒙作为一个小说人对还原一个充满活力、灵气的生活化的庄子所进行的尝试。字里行间,现代人的生活与庄子的时代相互碰撞,现代人的困惑与智者的哲思相互交织,王蒙通过极为灵动的现代语言带领读者领略庄子思想的深邃博大、想象的汪洋恣肆与文字的智慧洒脱。全书共十四讲,另有《庄子救赎灵魂五法》一篇,能有效帮助读者减少与古代典籍、智者的距离,在对现实的观照中拓展人生的边界。
......
本书以时间为序,全面讲述中国五千年历史——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 各朝各代均以综述为统领,以一则则故事为主干。综述既介绍各时期的具体成就,又简约条理地介绍该时期的主要史实;故事则在妙趣横生的基础上,力求史料详实、文化底蕴丰富,具有足够的代表性。
家范之所以为世人所重,因其主旨乃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义廉耻。此外,提倡什么和禁止什么,也是族规家法中的重要内容,如“节俭当崇”“邪巫当禁”等。 《仪:修身齐家行天下/家风家教系列》编者正是站在如此高度,融通两千多年流传下来的文史,梳理出华夏家国文化演进的脉络线索;缕析古今各界大家家范和国学经典,揭示先贤高超的人生艺术和智慧;进而贯穿不同时代背景,得到今时今日适合国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真理。此外,从实用性角度对家范的深度挖掘,也使《仪:修身齐家行天下/家风家教系列》的解读获得了故事性短片般的生动质感和鲜活意趣,极具时代感和启发性。
她是唐代才女之一,被誉为才媛中之诗圣。她原名鱼幼薇,曾经是长安诗坛的小童星。父亲去世,她不得不流落平康里。她写诗,作画,多情。她遇上温庭筠,却是咫尺天涯;她嫁给李亿,却难得有情郎。二十岁,她做了咸宜观的道士,广交文人墨客。她蔑视礼教,被称为唐朝波伏娃。二十五岁,她沦为阶下囚。 她是鱼玄机。把她的故事讲给你听。
180多年前的北京城,有位卖鸡鸭的商人开了间叫“聚德楼”的饭庄。谁承想,这样一间不起眼儿的饭庄,居然被美食家们推举为“天下 楼”。本书将聚德楼从开创到兴盛的传奇故事以图画书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孩子了解“北京烤鸭”这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如何炼成的。 烤鸭能成为享誉世界的美食,并非那么简单的事,而是历代烤鸭师辛勤努力的结果。以挂炉烤鸭为例,整套工艺由4道工序31个环节组成,每一个环节都要一丝不苟,充分体现了“中华匠人精神”。本书讲述的王仁贵和聚德楼的故事,即是这一精神的缩影。
本历精选百余则诗词古文经典选段,涵盖“四书”、楚辞、唐诗、宋词等,由有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古文诗词吟诵家张卫东悉心吟诵,配以古琴演奏家巫娜女士的古琴伴奏,潘姝雅女士精心手绘山水画面,很终以图文与的形式,呈现出日历的声音内涵。本历按照年、月、周、日的顺序编排日历手帐的内容,以春夏秋冬变换主题元素,感受时光流逝之静美。读者可随时随地扫一扫日历中的,感受国子监官韵诵唸传承之音:每天翻开日历,在诵唸声中记录每日生活。本历将实用性与经典欣赏、诵唸学习巧妙结合,希望能让每一位读者都可在另一个时空里,欣赏不一样的山水,体会不一样的生活,聆听不一样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