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对比研究(增订本)》分上下两篇:“英汉语言文化”与“中西思维方式”。上篇首先论述英汉对比研究的重要性、英汉语言对比研究、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英汉文化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英汉文化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进而挑选十对带有普遍意义的英汉语言文化专题,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逐题进行对比分析。所讨论的内容涉及英汉的语法特征、修辞手段、表现方法、文体风格、翻译技巧、写作技巧、思维方式以及相关社会文化因素。下篇首先论述思维方式的定义、类型、思维方式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进而挑选十对中西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逐对进行对比分析,并概括这十对特征之间的互相联系。《英汉对比研究(增订本)》深入浅出,旁征博引,论述与实例并茂,学术性与实用性并重,对高等院校英语师生、英汉语研究
《礼貌与模因:语用哲学思考》交付出版社排版之际,作者谢朝群教授邀我作序。我之所以毫不犹豫地接下这文字活,一是因为他的研究内容是我们共同的科研兴趣;二是因为目睹他从学生时代走到如今,从三尺讲台之下的高才生成为三尺讲台之上的饱学教授,往事历历在目。1991年,他从中学保送到我院英语教育本科专业。我有幸成为他高年级《英语阅读与写作》课程的科任教师。他上交的英语作文,令我赞叹,那是我们每届英语专业学生中寥寥无几真正具有英语语感的作文。1995年,他再次保送直接攻读我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专业。作为他硕士论文的指导教师,我看着他一边承受父亲身患重病,卧床不起的内心苦痛,一边刻苦钻研,还到出版社兼职承担起校对他人书稿的繁重任务。1998年硕士毕业之时,在我眼里,他是家里尽忠尽孝,校内学业成绩突出,校外兼职
话语研究在当今社会科学领域中正受到普遍关注。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它运用范围广,实践性强,影响力大。施旭著的《什么是话语研究》以问答的形式,向读者介绍了话语研究的基础理论、核心概念、研究方法、学术思潮、创新趋势等,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发展方向与策略。全书深入浅出,层次分明,有助干对该领域感兴趣的广大读者和相关学生了解话语研究的概貌,并为拓展和深化话语研究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