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闪耀着智慧光华的珍品——一组出自20世纪三四十年代浙江大学外文系教授的传世之作,内容涉及中西文化、文学评论、文学中的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研究、语言学中的词汇学、语法法学和词典学。这些论文极上下古今、中西之功,且洋溢着一股人格力量。作者们无论在做什么专题研究,始终的思考是与非、真与伪、善与恶、正与误、进与退、益与害的根本问题,始终坚持他们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信念。
本书介绍了作者从小到大与外语“打交道”的各种经历,以不同人生时段的不同身份,呈现了“致外语学习者”“致外语爱好者”“致外语专业者”“致外语参赛者”“致外语准从业者”五个篇章。作者写这本书的具体目的有三。一是为那些在外语学习之路上晕头转向的朋友们提供某些方向上的可能性;二是给喜欢外语的朋友们分享一些个人学习成长方面的粗浅体会;三是以个人的名义,证明不靠出国,光靠自己,照样能学好外语,可以在语言技能的层面取得一些令人满意的成绩,并用外语和全世界对话,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
本书的写作宗旨是:从英语教师的视角,基于鲜活的语料、真实的经历展示给读者在国外学习英语的酸甜苦辣;同时,从跨文化交际研究者的视角,借助二语习得和语用学等理论,对书中的案例进行专业的解读和深入的分析,探讨海外留学背景下,语言输入、互动以及学习者个体差异等因素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增强读者对英语的敏感度和认识的深度。杨仙菊编著的《留英中国英语学习者二语语用习得的人种志研究》集学术性与趣味性为一体,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本书结合多种语料收集方法进行质性研究,尤其是通过人种志研究的各种语料收集方法,向读者展示真实的海外留学语言和文化体验。本书通过展示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留学的真实画面,帮助中国学生在出国留学前进行语言、文化以及学术习惯等方面的全面准备。
《新编英语教程(第3版)1练习册》基于广泛市场调研和试用反馈,汲取全国百余所高校师生的建议和意见,旨在发扬教材优良传统,致力于满足新时期英语专业教学需要!继续保持“题材—结构—功能—任务”的编写特色,大幅更新语料,适当精简内容,合理调整各册难度。强调夯实语言基本功,兼顾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培养,致力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外语教学方法与流派》在简要介绍每一种方法流派及其相关理论的同时,通过案例解析和对话交流等手段,引导教师多维度深层次地思考与每一种外语教学流派和方法相关的问题。每章着重介绍一种方法或流派,其编写结构基本上作如下安排:方法概述;典型课堂;案例解析;理论链接;对话交流。
本书首先回顾并分析语言教师认知领域的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发现研究问题,论证研究方法,分析并呈现研究资料,解释研究发现并讨论其意义。在文献回顾、研究资料的分析以及研究结果的解释和讨论过程中同时涉及教育学和外语教学研究领域的现有成果和理论,并阐述此项研究对相关领域现有研究的贡献意义。 本书对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作了包括从哲学基础到资料采集、分析手段在内的较为详尽的论述,为研究英语教学的英语专业研究生、研究工作者和从事定性研究的社科领域研究生、研究工作者提供了有益参考。书中呈现了不同的英语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可供英语教师和英语专业学生思考、比较、借鉴,对于英语教师教育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独立学院的发展进入到一个由规模扩张到内涵提升、由依附母体学校到评估转制走向完全独立的重要转型时期,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在与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同频共振的同时,必然也要结合独立学院自身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以往的研究往往从政府、社会、学校和教师的角度考虑如何改进大学英语教学;陈金平编著的《基于学生视角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以“学生满意度理论”为基础。从学生感知和满意度的独特视角,通过在湖北省具有代表性的五所独立学院进行问卷调查,对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和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研究,以便为我国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基于学生视角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可用作独
这本选集是从葛传椝先生的三本选集--《葛传椝英文集(Man and Student)》、《英文刍言(A Word to the Wise)》和《英文作文教本(A Textbook of English Composition)》--中选出论述学习英语的三十七篇文章编成的。每篇揭示一个或两个问题,大都是英语语法书和英语修辞学书所不曾讲到的。内容谈到什么读物是初学者需要读的和什么是不宜读的;怎样才能读得精细;说、读和写的关系;以及拘泥语法条条,一概类推所造成的错误等问题。
《学术交流英语》由刘常华、肖振风和许迪主编,为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视听说教程,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UnderstandingAcademic Lecture;Giving Academic Presentations;Participating inAcademicSeminars。共九个单元,每个单元均包括学术交流技能单项训练、学术交流技能综合训练和学术交流任务三部分内容。本书从“交流”的视角出发,以学术交流为语用语境,语言训练与学术交流技能训练并重,按照学术交流技能划分单元,每个单元均有明确的技能训练目标。《学术交流英语》适用于“以任课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课堂教学,强调信息的获得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前正在如火如茶地进行中,已有许多研究成果,而语料库的研究也正在兴起。在拜读这些研究成果时产生了一个念头:是否可以把他们的研究成果应用到英语教学中,以促进英语教学?因此就产生了写本书的想法。由黄剑平编著的《辅以语料库的新认知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共9章节,主要内容为语言学概述,认知语言学,语法翻译法、直接法与听说法,语法翻译、任务型教学法与内容型教学法等。
目前,各高职学院在专业培养目标上已逐步形成特色,其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安排逐步趋于规范,但高职学院的英语教学要达到什么水平,课程怎么安排,如何为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服务,尤其是如何准确定位英语教学培养目标,是当前高职学院英语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朱红英编著的《实用外语教学方法研究》的写作目的是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这本书的目的每一个英语学习者,学习的终目的是掌握英语作为一种交际手段和与他人沟通准确性。
本书从林语堂作家、译者、文化使者三位合一的身份出发,以林语堂的文学观、文化观为切入点,分析了二者在翻译实践中对其翻译思想形成及策略制定的影响。这一研究从宏观的角度对林语堂宏阔的、多重维度的翻译活动进行了深入、整体的把握,从而对林语堂的翻译研究进行了有益的补充。此外,本书考察了林语堂基于中西文化融合观之上的跨文化翻译思想翻译实践,分析其现代意义,揭示其对当前中国典籍英译工作的启示。
现代英语语言学的研究者和教学者由于对术语的理解角度不同或由于行文的需要,其术语使用的差别很大。这本《现代英语语言学教学术语》由张文勋、段友国主编,收录了现代英语语言学教学术语900余条,逐一进行规范解释,对规范英语语言学术语的理解和教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英语专业学生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也有很大帮助。
《英语文学与修辞教学术语》由张文勋、向纯武主编,收录了现代英语文学、修辞学教学术语900余条,逐一进行规范解释,对规范现代英语文学、修辞学术语的理解和教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英语专业学生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也有很大的帮助。
《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学术文库: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中文版)》是研究生课程教本,全书分绪论、研究方法、论文写作3个部分,共15章。研究方法部分是《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学术文库: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中文版)》的重点,其中包括:提出研究问题、阅读文献、选择研究设计、问卷调查、实验研究、个案研究、微变化研究、统计学入门、定量数据分析和定性数据分析。 《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学术文库: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中文版)》行文流畅、条理清晰、概念明确、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强,能够为应用语言学方向的研究生和研究人员提供系统的帮助。
本书作者周煦良(1905—1984)是我国著名英国文学翻译家、教授、诗人、作家。《周煦良文集》收集了作者的主要译著和论著。 周煦良先生的主要译作有193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的《福尔赛世家》三部曲(《有产业的人》、《骑虎》、《出租》)、英国作家毛姆的《刀锋》等小说和《美学三讲》、《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等哲学方面的译作以及《西罗普郡少年》等译诗。作者在六十年代曾受*委托主编高校文科教材《外国文学作品选》。 作者的论著收集在《舟斋集》中,其中有多篇关于翻译理论和技巧的论文,由于这些文章是作者五十余年教学、翻译经验的总结,因而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指导意义。数篇文学译著序言,由于作者具有渊博的英国文学、哲学学识,所以这些序
语言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在国外是50年代以来发展快、变化*的学科之一。在过去的近50年中,西方国家在语言学领域新说纷纭,建树颇多,其影响普及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人类学、文艺学、社会学、考古学、通信技术、机器翻译等学科,从此各大学相继设立了语畜学系,培养了专门的语言学专业人才,随着英语语言学以及与其相关的学科的迅猛发展,国内外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面临新的形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教社)在原《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以下简称《教程》)的基础上,由戴炜栋、何兆熊两位先生编写了一本新的教程,并把它更名为《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 由于新编的《教程》内容较新,反映了近年来海内外学者在这个领域内的*研究成果,介绍了近年来对语言的产生与理解的心理过程的研究成果与新动向,为了帮助广
首先在对目前*的二语动机理论——“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在中国学习者中的效度进行了探讨,然后在中国英语学习者中做了实证调查和实验研究。实证调查研究发现,在二语动机自我系统要素对二语学习动机贡献强度与学习者的二语水平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对“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有局部拓展,并具有一定教学启示。实验研究发现基于提升“二语自我”为核心的教学干预对二语学习动机及二语成绩有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