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部编版小学生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生字、生词和成语,具有注音、笔画、部首、结构、字级、释义、例证、组词、搭配、造句、同义、近义、反义、辨析、注意、成语接龙、典故、插图等18种功能。收词32000多条,收成语5000多条,组词32000多个,搭配8000多个,有例句15000多个,同义、近义词15000多条,反义词9000多条,辨析200多组,注意900多条,成语接龙500多条,典故100多个。配有精美插图,内容全面,能够满足小学生日常学习、阅读的需求。
适读对象:3~6岁儿童。 图书形式:图文并茂的绘本故事。以小朋友喜爱的小老虎为切入点,讲述阿西虎的由来及AI机器人的相关知识。故事幽默有趣,与孩子的生活息息相关。主人公阿咪虎和机器人弟弟阿西虎在生活中遇到了很多好玩儿的事,让孩子在故事中了解人工智能,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兴趣,可供亲子阅读。 故事内容:阿咪虎的家里来了新客人,是一只AI机器虎,大家给他取名阿西虎。阿西虎会模仿其他人的动作,还拥有超强的计算能力,但有时候也会闹笑话。
本词典保持上一版规范、简明的特色,吸收了《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新成果。适合中小学生,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读者。根据国家近期新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确定字形、字音。释义准确,例证精当;共收条目约40000条,其中单字约12000个,词语约28000条。增补新词新义15000余条;明确区分繁体字、异体字;全面标注词类;“语汇”栏附列一些词语,扩大词汇量;“注意”栏对疑难字词加以提示和辨析。
《新华汉语小词典(全新版)》是一部记录并诠释现代汉语普通话语汇的词典。全书共收单字条目7,000余个,各条目下提供了词、词组、成语等,共约43,000条。除一般语汇外,兼收书面常用文言词语、常见方言词语、常见专门术语等。同时,也收入了部分新词汇,涉及环保、财经、生命科学、计算机、法律、军事等领域,突出了语言的时代性和发展性。
本词典由长期在英语教学第一线工作的经验丰富的教师编纂,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可以用作查阅的工具,也可以作为翻译和写作的好帮手。 英汉部分收词8000余条,译文通畅简明。 汉英部分收词25000余条,包括大量新词、成语及谚语。 示例典型,语言精准通顺,符合英语和汉语语言规范。 近1000条辨析和用法,便于培养语言应用能力。
《·学生词典系列:学生古汉语词典(第3版 辞海版)》以中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也可供大学生、中小学教师和一般读者阅读或教授文言文时翻查参考。词目主要选自全国各地出版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兼顾常见的古代名篇,还酌收一部分与阅读一般文言文相关涉的专科条目。属于现代汉语的词语,一般不收。计收单字近9000个,复词(包括成语)近9000条。
《中华成语词典 第2版》为中型成语词典,收录成语10000余条,具有典范性、科学性、实用牲。释义精准到位,简明扼要,说明褒贬色彩。书证翔实,梳理成语源流、演变及典故,提高人文素养。例证丰富,多选自名家名篇、教材等,新颖生动,通俗实用。标明近义词、反义词,加深词义理解,丰富成语储备。易错字词辨音辨形,规范成语使用。双色印刷,重点突出,方便阅读。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收录虚词的量比较适中,共收单音虚词382个,固定格式、惯用词组和复音虚词1100个。语料的依据,以先秦两汉古籍为重点,延及唐、宋、元、明、清,其中又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及诗、词、赋选篇为主,兼顾广大读者较熟悉的古籍名篇以及《大学语文》的部分篇目。
词典收录经典和常见常用对联1400余副,根据所收对联的意义和广大读者的使用习惯进行分类编排。每个条目中先出联语,联语下设“出处”“简介”“注解”“简析”“提示”栏目,故事类条目中增设“故事”栏。分类合理使用,栏目设置合理,选条较为精当。本词典对学生了解、学习、掌握对联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对促进对联的发展、弘扬传统文化也有一定的意义。
本书特别突出了实用性特色:一、功能完备。以字带词,提供了语文学习中常见词语的注音、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造句及组词等功能项。二、释义准确,通俗易懂。本书特别注意释义用语的通俗性,尽可能用浅显明白的语言解释。三、举例丰富,简单明了。内容多样,语境完整,可帮助小学生准确理解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的词义和用法,提高学生的造句能力及其他语言运用能力,是一本真正贴合课堂和小学生使用的实用型词典。
本书共收成语3500余条,包括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成语以及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成语。为了同学们能方便地查找到想用的成语,本书提供了多种分类方法。正文部分按成语意义及通常用法分为记事、写人、感情、状物、事理五大类,每类之下再分为若干小类;附录的《常用成语分类索引》则按常见动物名称、常见武器名称等常见事物名称分类。这样同学们就可以通过成语的意义和包含的关键字两种方法检索成语。
神经教育学是国际上2006年问世的一门新兴交叉性前沿学科,它融神经科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成熟的学科于一体,旨在借助新型的心脑科学原理来实现对教学课程、教学方法和教育一学习的结构性与功能性改善及创新。本书作者从事生物物理、核医学和脑科学多年,并积极推动神经教育学的研究和传播,此书也是他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此有效促进教师的先导性发展,继而推动学生的情知意行之主动自由、全面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