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辞典共收词目1777条,分为十编 1.生平史迹。收入典主生卒、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家族亲人等重大事件的词条,解释本意并说明与典主的关系,共设77条。 2.著作文论。收入典主的著作、文论、画册、评论、游记、散文等条目,说明写作或发表出版时间, 初发表的报刊以及转载情况,出版单位和署名。重要著作扼要介绍其内容、艺术特色及社会影响,共设241条。 3.诗词序跋。收入典主为自己或他人作品的题诗及词句,说明出自何作、何篇、何书,介绍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共设16l条。 4.社交信函。收入典主因公事呈文或亲朋友人谈工作、论艺术、叙友情、话人生的信函,共510封。 5.相关人物。收入与典主来往密切或有师承关系者、同事好友,以及交流往来的政界、商界、文艺界、教育界名流,并叙述其与刘海粟的关系,共设376条。 6.出席上
《中国古代名句鉴赏辞典》精选中国从先秦到晚清的经典著作中的名句四千四百余条,涉及经典文献、诗文名篇、小说戏剧、笔记杂著等著作,广泛而全面。本辞典按意义分类,共分20篇,每一篇分若干小目,同一小目下的条目以首字的汉语拼音顺序为序。所收名句涉及政治、哲学、法律、经济、军事、伦理、文学、教育、艺术、人生、养生、自然、科技等各方面内容,是一部既可查检、又可阅读、欣赏的知识性工具书。
“四部要籍选刊·集部”之一种。以上海图书馆藏汲古阁本为底本影印。“楚辞”是屈原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后经宋玉、东方朔等人参与并发扬光大,至西汉时刘向将历代楚辞作品裒辑成书,名为《楚辞》。楚辞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为历代诗文研究者所重视。至南宋时洪兴祖对《楚辞》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作《楚辞补注》,排解了其中的疑难问题,提升了该书的可读性,是迄今最重要的《楚辞》注本。汲古阁刻本《楚辞》即吸收了洪兴祖的注,刊印精美,差错较少,是古代《楚辞》刻本之殿军。
影印,线装,印谱。民国二十四年(1935)钤印本,一册,王序梅编,潘叔威手拓本,共收录晚清四大词人王鹏运常用印七十二方。当时共拓十余部,分赠朋好,故此书至今流传甚稀。目前所知,公共图书馆中,仅北京国家图书馆收藏一部。王序梅藏有一部,幷零叶若干。王鹏运(1850—1904),字佑遐,一字幼霞,中年自号半塘老人,又号僧鹜、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同治九年举人,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光绪二十八年至扬州主讲仪董学堂,三十年六月卒于苏州。是晚清词坛影响的词人之一,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
《毛诗后笺》三十卷,清胡承珙撰。此书是清代中期重要的诗经学著作,在诗经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向为研究者所常备。《毛诗后笺》也是胡承珙最重要的著作,惜二十九卷《鲁颂·泮水》以下不能卒业,赍志以殁。后其子请陈奂补作,以成完璧。胡氏说《诗》,尊《序》,宗毛传,于毛郑异义者,从毛者十之八九,从郑者十之一二。其解经博于取证,对唐以前之说搜罗齐备,尤其对古说之见于《左传》《国语》《论语》《孟子》《易林》《淮南子》《新书》《说苑》《新序》《列女传》《史记》《汉书》《后汉书》诸史书以及《初学记》等唐宋类书者,采集剖判,有辑佚之功。其训诂及校勘亦十分精密,发前人所未发者不下百条。同时也胡氏也精熟运用修辞学中的审语势之法,于诗义多有发明,所得颇丰。《毛诗后笺》的主要版本有求是堂刻本(是为该书
《古文辞类篹》一书,由“桐城派”大成人物姚鼐编选。本书按文体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13类,在每类之下说明文体源流;共选文719篇,在每篇文章之后都有精彩评点。本书是直接体现“桐城派”创作观的名著,与方苞、刘大櫆、姚鼐等人的文集一起,是“桐城派”的核心经典。本书编选精到、广为流行、具有总结性质,可以称为古代文选的范例和高峰。本书与《骈体文钞》《七十家赋钞》被张之洞《书目答问》誉为“ 古雅有法”的三种选本,数百年来影响巨大。此次整理,保留了姚鼐的圈点,力求凸现桐城义法,从而呈现《古文辞类篹》的本真全貌。
这本小书是为广大普通读者学国学读诗书服务的。国学元典始于六经,《诗》为六经之首,而风诗又是《诗》之 六艺 之首,是我们祖先*早的吟唱,*接地气,直通心灵。但是从汉代起,《诗》就被人裹上了一层又一层隐身服和迷彩装,文学的真身看不清了,诗歌的倩容模糊了。今之读者面对繁琐深奥古注及刻板教义式的训导,虽欲读而却步,即愿品却艰涩。有感于此,本书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为广大读者诵读风诗提供些微帮助:一,注释尽量简明扼要浅显易懂。二,翻译力求既尊重诗之主人也尊重今之读者,既紧扣愿意又适当贴近今天的民歌语调。三,为一些重要诗篇写几句点评,尽一丝助读之力。通过开卷调研,江苏凤凰出版集团的《诗经国风导读》在今年9月一个月就卖了1064册,说明市场需求很高,有出版价值。
《敦煌艺术大辞典》是由敦煌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担任主编的一部专科辞典。该辞典在我社1999年《敦煌大辞典》的基础上修订、增补而成。内容主要依托百年敦煌学术的积累,以图文并茂的辞典形式对敦煌艺术作全面总结。全书收词2500条,内容包括石窟考古、各时代艺术·代表窟、彩塑、本生故事画·因缘故事画·说法图、经变画、佛教史迹画·瑞像图·菩萨画像、飞天画像·神道画像、供养画像、建筑画、生产生活画·山水画、图案、服饰、壁画技法、石窟保护、藏经洞遗画等20余个门类。
《外国小说鉴赏辞典1(古代至19世纪中期卷)》系“外国文学鉴赏大系”之一种,也是外国小说鉴赏辞典的卷。它摘录了1855年以前的67位世界著名作家的103部小说的精彩篇章,配以情节介绍、赏析文章以及作家简介,以供读者欣赏。在如恒河沙数般的大量小说中,这些作品可诣是世界公认的小说精品,总评上反映出世界小说早期的演变历程,读者若能细心品读,定能获得知识的收益和美的享受。 《外国小说鉴赏辞典⑵(19世纪下半期卷)》内容简介:为了更好地借鉴外国的优秀文学成果,吸收外国文学创作的成功经验,编者特邀请国内著名的外国文学研究家、翻译家编撰了这套《外国文学鉴赏辞典大系》,希冀通过本丛书,较全面系统地向国内的外国文学爱好者及大、中学校师生介绍外国古往今来具有代表性的各体文学作品。 本册为该系列“19世纪下半期卷2”分册
本书从自汉代至清代的大量各类笔记、杂著、小说中辑取收录志怪小说540余篇,集合中国当代近百位从事古代文学教育和研究的中文专业教师、古籍研究人员等,对这些或叙述神话传说、或描绘神鬼妖魅的古代志怪小说进行鉴赏品味,鉴评其艺术风貌、文学趣味、文学价值,并结合当代社会现象,帮助广大文学爱好者从这些中国优秀民族文化宝库中传承下来的特殊的文学作品中看透本质、借古喻今、体悟道理。
本书从自汉代至清代的大量各类笔记、杂著、小说中辑取收录志怪小说540余篇,集合中国当代近百位从事古代文学教育和研究的中文专业教师、古籍研究人员等,对这些或叙述神话传说、或描绘神鬼妖魅的古代志怪小说进行鉴赏品味,鉴评其艺术风貌、文学趣味、文学价值,并结合当代社会现象,帮助广大文学爱好者从这些中国优秀民族文化宝库中传承下来的特殊的文学作品中看透本质、借古喻今、体悟道理。
《京剧知识词典(修订版)》为京剧基本知识的分类词典。共有行当、音乐、声腔、声韵、念白、行头、化妆、脸谱、砌末、基本功、表演程式、特技、龙套高度程式、戏班高度程式、戏班行科、戏箱、扎扮、检场、后台班规、演出习俗、演出场所、团体、科班、戏校、流派、历史、术语、谚诀、著作·期刊·电影、人物、剧目词条4300个,构成完整的京剧艺术的知识体系。
内容简介 嘉兴市及所辖嘉善、海宁、海盐、平湖、桐乡六个县市历代一千多位女子的资料与作品,较为系统地展现了不同时期嘉兴地区女性在各种历史演变、社会生活、民俗文化、文学艺术等多种多样的才华与绚丽灿烂的成就,无论是诗词赋文曲,还是书画作品,题材广泛、感情丰富、文采出众,反映了她们在生活中不同遭际而呈现出的喜怒哀乐,从中领略这些女性坚强、温柔、美丽、勤劳、知性的方方面面,为近期嘉兴乡邦文献女性题材的挖掘填补空白。
本套书为博库 。全套书应渠道方要求进行重新设计包装,使之 加赏心悦目,全面提升本书的档次和品位。 本套书以入选 “首届向全国 中华 传统文化普及图书”的《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为基础。全书选收唐诗名篇1100余篇,所收唐诗作品面广,各种艺术流派的诗篇兼收并蓄,较全面地展现了唐诗绚丽多彩的艺术风姿。由萧涤非、程千帆、马茂元、周汝昌、周振甫、霍松林等古典文学专家撰写赏析文章。分为四册, 加便于读者携带、阅读。
本丛书特色: 一、本书选编唐宋八大家散文616篇。韩愈96篇,柳宗元112篇,欧阳修92篇,苏洵43篇,曾巩43篇,王安石70篇,苏轼120篇,苏辙40篇。每篇散文之后配缀鉴赏文章一篇。 二、本书作家按出生年之先后编排。每位作家都配有简介生平文章,重点说明该作家的散文创作成就和特点。然后编录作家的作品及其鉴赏文字。 三、本书选文标准兼顾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两个方面,选其可资借鉴、欣赏的篇目;思想内容陈腐者固所不取,文学性和可读性较差的,也不收录。 四、本书涉及的历史纪年,一般写明朝代、帝王名称、年号,给人以传统的历史印象;同时注明公元纪年,使人了解所发生的事件在整个历史时序中所占的位置。 五、收后附录八大家散文全目,一般都以文体分类编排,以便检阅。
基本信息 书名: 唐诗鉴赏辞典(新1版) 作者: 俞平伯 开本: *: 98 页数: 现价: 见顶部 出版时间 2013-08-01 书号: 9787532639816 印刷时间: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精彩导读 目录 出版说明 凡 例 序 言 篇目表 正 文 附 录 诗人年表 唐诗书目 名句索引 诗体诗律词语简释 诗人笔画索引 篇目笔画索引 编辑推荐 《唐诗鉴赏辞典》是国内文艺类鉴赏辞典的发轫之作,1983年一次出版,萧涤非、程千帆、马茂元、周汝昌、周振甫、霍松林等古典文学专家精心撰写赏析文。其融合文学赏析与工具书于一体的模式,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至今已畅销30年。以《唐诗鉴赏辞典》为代表的文学鉴赏辞典系列,是上海辞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