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市场上那么多软件产品无人问津,成功的产品凤毛麟角?怎样发掘有价值的产品?拿什么说服开发团队接受你的产品设计?如何将敏捷方法融入产品开发?过去二十多年,Marty Cagan作为高级产品经理人为多家一流企业工作过,包括惠普、网景、美国在线、eBay。他亲历了个人电脑、互联网、电子商务的起落沉浮。MARTY CAGAN著七印部落译的《启示录(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从人员、流程、产品三个角度介绍了现代软件(互联网)产品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理念。
本书系统阐释了“云上贵州”的发展由来、基础条件、目标愿景、总体布局和路径措施,总结探讨了依托“云上贵州”系统平台,贵州省推动大数据创新应用和产业发展的主要理念、理论思考与实践探求。以大量丰富、生动的案例,分析展现了贵州以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服务改善社会民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做法和创新探求。
《金匮要略》者,汉张仲景所著,为医方之祖,而治杂病之宗也。其方约而多验,其文简而难通。唐宋以来,注释阙如,明兴之后,始有起而论之者,迄于今,乃不下数十家,莫不精求深讨。用以发蒙而解惑。 rea shape="rect" coords="231,71,305,96" href="e../discountZone_five/index.htm#ref=read-discount" target="_blank" alt="限时折扣"/>rea shape="rect" coords="560,72,659,93" href="e../block_dushumobiledownload.htm" target="_blank" alt="相关功能查看"/>rea shape="rect" coords="230,104,279,154" href="itunes.apple./us/app/-du-shuiphone-ban/id488202082?ls=1&mt=8" target="_blank" alt="iphone客户端下载"/>rea shape="rect" coords="297,101,351,153" href="e../block_downloadAndroid.htm" target="_blank" alt="android客户端下载"/>rea shape="rect" coords="375,102,419,156" href="itunes.apple./us/app/-du-shuhd/id488116777?ls=1&mt=8" target="_blank" alt="ipad客户端下载"/>rea shape="rect" coords="433,102,500,156" href="static../topic
《伤寒悬解》与《伤寒说意》,清,黄元御著。黄元御对《伤寒沦》的研究,空明研悟是其特色,《伤寒悬解》即是黄元御对仲景伤寒的真切体悟。与历代从文字考证、医理推论等方面来注解伤寒的医家不同,黄元御更注重对伤寒所言医理的自身体悟,这实际上是从实证的角度来注解伤寒,其独特的见解卓尔不群,自负古今无双。其书命名为悬解,亦有悟道而解脱之意,|泛泛之言也。《伤寒悬解》大而详备,《伤寒说意》简而概略。而所言大意相同。两书皆以本气自病为主线,从经络与藏府相区别的角度来阐释伤寒传经和传变的规律。外在经络则必传经而解有定期,入臧入府侧传无定所,解无定日。六经之病统于太阳,三阴皆臧病,阳明皆府病,少阳则藏府连经为病。 《黄元御读伤寒》一书,将《伤寒悬解》与《伤寒说意》原著完整收录,全面反映了黄氏研究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掌握信号分析与处理的理论知识和提高实际动手能力,编者徐科军、黄云志、林逸榕、陈强对版进行修订,在《信号分析与处理(第2版全国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2.2节“采样定理及实现”中充实了等效时间采样方面的内容。在第4章“滤波器设计”中增加4.5节“滤波器设计中的实际问题”。考虑到第6章“自适应滤波器”一般不讲授,所以,改成“总结和应用”,先对全书的内容进行提纲挈领的总结,以便读者对信号分析与处理有较为完整的把握;再从处理信号频率、幅值和相位差的角度,介绍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实例。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处理技术与实际应用。主要内容包括信号处理与分析和模式识别两大部分。信号处理与分析又包括模拟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信号的分析、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模式识别又包括特征提取与特征选择、统计模式识、智能模式识别、图像处理及识别、模式识别技术的应用等。 本书内容丰富、联系实际、深入浅出,不仅是ASEA培训与考试的指南参考书,也可供住处处理、检测、通信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自学,还可作为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教学参考资料。
本书是我国部学成像领域的专著。专著对相关技术进行了全面而又独到的论述,为我国成像技术领域学科发展方向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不同成像技术融合、互补提供了理论与实验依据;为我国数字成像技术全面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为国防与遥感成像技术提供了新的拓展空间;对我国数学成像产业乃至信息产业的发展将起到促进作用。 本书的主要内容有:数字成像系统技术;数字影像的静态获取技术,包括数字缩微系统:数字影像的动态获取技术,包括CMOS数字相机成像系统、高速数字成像感器传列系统;数字影像的硬拷贝技术,包括数字感光扩印系统;数字影响的硬拷技术,包括数字投影系统、数字液晶电视系统、数字武器瞄准系统、数字投影显示引擎系统;数字影像综合基础,包括图像处理的软件硬件化技术、电子稳像技术、图像自动拼接技术和成像质
本书是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算法为主题编写的辅助教材。主要内容共分九部分:时域离散信号和 系统的理论分析基础,Z变换,DFT及其快速算法,数字滤波器设计,高散信号处理和功率谱估计,数字信号处理中的有限字长效应,真题详解,综合试题和附录。前六部分基本按内容精要、知识结构、重要公式、精典范例和效果测试等5个知识板块编写。其中效果测试又分为习题和有答题精选两部分编写,效果测试均 附有参考答案;真题详解中对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考题作了详尽地分析和解答;综合测试中提供了2套模拟题;附录部分收录了几所重点大学近两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题,并给出所有习题和模拟题的参考答案。 本书可供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读者作为参考资料使用,也可作为高校本、专科学生学习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辅助教材。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3GPP系统架构演进(SAE)的原理和设计。全书共分为14章:章简单介绍了SAE项目背景以及核心网的演进路线,第2章介绍了SAE系统的需求,第3章主要描述了SAE系统架构,第4章对SAE系统中的基本概念和特性进行了描述,第5章和第6章着重描述了移动通信系统中重要的移动性管理和位置管理功能,第7章分析了会话管理功能,第8章对系统中的QoS机制和PCC架构进行了介绍,第9章介绍了SAE系统的安全机制,0章是关于SAE系统与其他系统间进行互操作时涉及的问题,1章主要描述了SAE架构的引入对IMS系统的影响,2章对SAE系统中的一个主要协议——GTP进行了介绍,3章介绍了3GPP在SAE标准之后继续开展的工作,4章给出了SAE系统中部分消息流程。 本书围绕SAE体系架构和系统设计必需的基本要素,用通信行业技术人员熟悉的语言和思维方式有选择地介绍相关技术和接口
本书是世界通信、信息领域泰斗Robert G. Gallager博士新作,在数字通信原理的基础上精炼,重点阐述了理论、问题和工程设计之间的关系。内容涉及离散源编码、量化、信道波形、向量空间和信号空间、过程和噪声、编码、解码等数字通信基本问题,最后还简单介绍了无线数字通信。 本书是通信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电信网的信令系统及其测试技术。书中首先介绍了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及ISUP的原理、规范和关键技术、测试技术,接下来讨论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原理、信令规范和相应的测试技术、互通技术,然后论述了我国备受关注的P3S宽带数据交换设备的关键技术与信令解决方案,着重讨论了IP电话传真的新技术、通信协议、服务质量(QOS)、网络管理与信令技术、测试技术等,介绍了以ADSL为代表的宽带接入网及其测试技术等。 本书内容新颖,实用性强,适合广大通信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培训教材。
本书是一本介绍4G网络内容的图书。本书首先介绍了4G核心网(EPC)的概念、接口和演进特点,然后从用户状态和基本的附着流程介绍EPC网络的流程和业务—包括日常4G网络运维工作中常见的切换、服务请求和跟踪区更新等流程,并对鉴权和网络拓扑选择等难点进行深入讲解;紧接着,本书探讨了CDMA网络的历史、特点、CDMA与3GPP移动数据核心网的区别,以及CDMA如何演进到3GPP架构下的4G网络;然后,本书针对4G网络3个技术难点—CSFB语音方案、QoS、VoLTE和SRVCC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讲解。在本书的末章,对全球移动数据网络国际漫游架构进行了分析。 本书来源于作者在公司内部社区的博客连载。本书在讲解流程知识的过程中,尝试探究技术方案产生的背后原因,使读者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作者相信“一图胜千言”,因此本书采用大量图表来说明复杂的技
本书从VoIP通信过程出发,以传统语音识别技术为基础,沿着PSTN号处理和IP包信号处理两个主线进行研究,以语音识别的前端处理、特征提取、模型建立、后端处理过程进行组织。针对VoIP语音识别系统实用化的问题,给出了一些改善语音识别系统性能的关键技术,力求使得VoIP语音识别能走出实验室,向实用发展。 全书共14章,分为:绪论、VoIP语音编码标准、语音信号和话带数据检测、VoIP信道检测、语音信号的特征提取、编解码失配补偿、通话模式分析、VoIP协议分析及数据获取、丢包处理、码流特征提取、特征选择与特征变换、语音识别的模型、稳健性识别技术和语音识别应用。全书对VoIP语音处理识别技术进行了详尽的、深入浅出的讲解,并根据作者的研究与实验结果提供了大量的实际参数、图表,与实际工作联系紧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章节之
《功率谱估计基础》阐述了功率谱概念的建立,介绍了经典功率谱估计方法,简要介绍了现代功率谱估计方法中具代表性的AR模型法。 《功率谱估计基础》的特点是强调功率谱概念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强调功率谱估计的数学基础。 《功率谱估计基础》所述内容属于信号处理范畴,是气象雷达信息提取技术的理论基础。气象雷达主要包括天气雷达和风廓线雷达两大系统。天气雷达一直以来沿用过程的相关理论进行基本气象信息的提取。风廓线雷达是新兴的地基遥感系统,采用过程的谱理论进行基本气象信息的提取。通过《功率谱估计基础》加强对气象雷达信息提取技术的理解是《功率谱估计基础》的期望。 《功率谱估计基础》适合于大气探测与遥感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学生作为辅助学习材料,也可以供相关专业高年级学生及相关科技人员参考。
《信号与系统》以先连续后离散的顺序为主格调,采用连续、离散描述的并行体系结构,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确定性信号和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包括信号的时域与变换域分析,以及确定性信号经过线性时不变系统传输与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信号与系统》融入了MOOC名校名师的教学内容,实施了课程内容与体系的整体优化。 《信号与系统》共分六章,分别为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分析、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变换域分析、线性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每章配有大量例题,以启发式、探究式、案例式描述方式引导学生沿着设定的问题逐步建立对信号和系统的完整认知。每章末给出了知识点学习要求和适量习题。书后配有考试大纲、部分习
《复杂网络拥塞与同步》主要研究复杂网络拓扑结构演化模型及其拥塞与同步问题。 首先,《复杂网络拥塞与同步》研究了复杂网络中的拥塞问题,分析了复杂网络的拓扑结构对网络流量传输产生的影响,根据现实网络中各种关系连接强弱的非均衡性,提出了几种改进的加权无标度网络模型。 其次,《复杂网络拥塞与同步》对复杂网络的同步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针对高聚类系数无标度演化模型存在的不足,将三角结构、连接和模块结构三种机制引入特定的加权网络的演化过程,得到了一种高聚类系数的加权演化网络模型,对强度连接机制进行了重要补充,并研究了演化机制对同步动态特性的影响。 最后,《复杂网络拥塞与同步》研究了加权方式和牵制控制对同步能力的影响。 《复杂网络拥塞与同步》可作为控制科学领域的科研技术人员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事物和现象,其中都必定包含着科学的成分。在这些成分中,有些是你所熟知的,有些是你未知的,有些是你还一知半解的。面对未知的世界,好奇的你是不是有很多疑惑、不解和期待呢?!“形形色色的科学”趣味科普丛书,把我们身边方方面面的科学知识活灵活现、生动有趣地展示给你,让你在畅快阅读中收获这些鲜活的科学知识! 从电视机到收音机、手机、微波炉等,现代人在生活中享受着电波带来的种种便捷。井上伸雄编写的这本《上天入地显神通:探秘电波》以图解的形式讲解了电波的入门基础知识,对于想了解电波知识的初学者来说,是一本形式新颖、易读易记的读物。从产生原理到使用方法,就让这书逐一解开你心中对电波的困惑和疑问吧! 《上天入地显神通:探秘电波》适合青少年读者、科学
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轻松的人物对话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通信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分析方法,包括通信系统、信息、信号、信道、信源编码、基带传输、信道编码、调制、同步、接收、交换和路由、通信网等内容。全书知识系统、重点突出、内容实用,以趣味性的写法介绍晦涩、枯燥的专业技术,并配有多媒体光盘,为通信技术的初学者轻松打开学习之门。 本书以通信行业相关从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可作为初涉通信领域人员的学习入门书,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的通信、电子、无线电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参考书。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天线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以及典型线天线、缝天线和面天线的原理与技术。全书共分10章:基本定理与基本辐射元、对称振子和天线电参数、天线阵的分析与综合、振子天线、行波线天线与超宽带天线、缝隙天线与微带天线、口径天线基础与喇叭天线、反射面天线及透镜天线、特殊功能天线,以及计算电磁学在天线中的应用。 本书力求便于读者对天线理论与技术的入门,既注重概念,又有充分的公式推导,由浅入深,图文并茂,便于自学。在内容上经典与新颖并蓄,广度与深度兼备。
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轻松的人物对话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通信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分析方法,包括通信系统、信息、信号、信道、信源编码、基带传输、信道编码、调制、同步、接收、交换和路由、通信网等内容。全书知识系统、重点突出、内容实用,以趣味性的写法介绍晦涩、枯燥的专业技术,并配有多媒体光盘,为通信技术的初学者轻松打开学习之门。 本书以通信行业相关从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可作为初涉通信领域人员的学习入门书,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的通信、电子、无线电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