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Web3.0这一概念火爆科技圈,互联网的发展也将迎来新变革。过去,网络只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辅助工具。现在,在这个虚拟世界丰盛的时代,人们的交流方式、消费活动甚至赚钱方法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本书基于这个时代背景,使用丰富的插图和案例,让你轻松读懂Web3.0。作者从虚拟货币、NFT、DeFi、DAO等新结构和新服务,阐释Web3.0给商业模式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让读者可以在Web3.0时代里大展宏图。
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按照ATmega16单片机的主要功能模块划分为9 个主要学习任务,在每个任务中以若干个实际项目为载体将学习的知识实际应用起来,通过学以致用的方式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本书共有13个项目,每个项目按照项目背景、项目方案设计、项目硬件电路设计、项目驱动软件设计、项目系统集成与调试、知识巩固、拓展练习几个模块组织编写,强调职业技能的训练,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本书所有电路驱动程序采用C语言设计完成,电路原理采用PROTEUS 仿真软件完成。
本书介绍了人工智能领域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智能代理。本书从最基本的反应式代理入手,逐步向人们展示了现代人工智能不断增强的认知能力,同时也例证了该领域中重要且经久不衰的思维、思想。神经网络、遗传程序设计、计算机视觉、探视搜索、知识表示和推理、贝叶斯网络、规划和语言理解等有关人工智能的重要内容都通过本书所描述的各种代理的不断增长的能力得以展现。本书作者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主要开创者和重要带头人,正是他提供给了广大读者一个耳目一新和富有生机的合成技术,该技术将领导人类把整个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引向一个新的境界。 Nils J. Nilss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New Synthesis. Copyright @ 1998 by 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Inc. Harcourt Asia Pte Ltd under special arrangement with Morgan Kaufmann authorizes China Machine Press to print and exclusively distribute this edition, wh
本书是为具有C 、Visual Basic、Java或其他一些高级语言基础的编程人员撰写的教程。书中运用Live-Code方法教授编程技巧并对C#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书首先简要介绍了C#基础知识,然后很快进入C#高级主题的讨论,这些主题包括:Windows 表单,ADO.NET,ASP.NET,ASP.NET Web服务,网络编程和XML处理。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获得构建下一代Windows应用、Web应用和XML Web服务的知识。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的教材,也适用于使用C#进行软件开发的广大技术人员。
在快速解决计算量大、数据密集型问题时,人们越采越认识到并行处理是惟一节省成本的方法。价格低廉的并行计算机(如商用桌面多处理机和工作站机群)的出现,使得这种并行方法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现在已经为可移植的并行程序设计制定了专门的软件标准,为并行软件的大幅度发展打好了基础。 事务处理、信息检索、数据挖掘和分析以及多媒体服务等数据密集型应用已经为当代的并行平台提供了新的挑战。计算生物学和纳米技术等新兴的领域对并行计算的算法和系统开发提供了前瞻性的启示,而体系结构,编程模型和应用中的变化对如何使用户以网格服务形式得到并行平台也提供了一些启发。 本书讨论了这些新技术的发展,也覆盖了并行计算机处理的较传统的问题。本书尽可能采用与体系结构无关的观点来对待抽象模型的底层平台和设计算法。书中选
《世界著名计算机教材精选:图像处理、分析与机器视觉(第4版)》针对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和机器视觉领域的有关原理与技术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包括图像预处理、图像分割、形状表示与描述、物体识别与图像理解、三维视觉、数学形态学图像处理技术、离散图像变换、图像压缩、纹理描述、运动分析等。《世界著名计算机教材精选:图像处理、分析与机器视觉(第4版)》力图将复杂的概念通过具体示例用易于理解的算法来描述,提供了大量包含图示和处理结果的插图,特别有助于读者的学习和理解。此外,《世界著名计算机教材精选:图像处理、分析与机器视觉(第4版)》还提供了丰富的参考文献,既列出了经过时间考验的经典论文,也列出了能反映未来发展方向的进展,适于读者进一步深入探索。
图论在计算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本书是本科生或研究生一学期或两学期的图论课程教材。全书力求保持按证明的难度和算法的复杂性循序渐进的风格,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书中的内容。书中包括对证明技巧的讨论、1200多道习题、400多幅插图以及许多例题,而且对所有定理都给出了详细完整的证明。虽然本书包括许多算法和应用,但是重点在于理解图论结构和分析图论问题的技巧。
全书共分为两部分,部分为前6章,作者从人们对生产设备手动操作的实际经验出发,系统地介绍了控制原理、控制设备和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在测量信号的变换和处理方面,把工业仪表中的模拟电路、可编程控制器(PLC)及信号采集系统中的数字电路结合工业电子学中的基本理论融会贯通加以介绍。在测量信号的获取方面,重点对温度、机械量和光学传感器的原理、器件、特性和应用进行丁详细的分析。书中第二部分为后6章,首先讲述了控制信号的类型和执行器,接着重点介绍了离散、连续、计算机及总线网络控制系统的构成、特点和技术指标。结合系统的要求,讲解了PLC的原理和编程方法,位式控制、PID概念及模拟调节器,工业控制计算机硬件、软件的配置等内容。最后介绍了串级和多变量控制系统以及系统的调节质量评定和调节参数的整定方法。
设计模式是前人经验的积累,它为构建易维护和便复用的软件而诞生。本书结合大量的应用实例分析和讲解每一个设计模式,贴近生活,力求通俗易懂,并且在真实的项目实例的引导下学会合理运用设计模式。本书分为3个部分,共6章内容:第1部分(第1章、第2章)为基础知识,包括UML类图讲解和设计原则等;第2部分(第3章、第4章、第5章)为设计模式模式,包括6种常用的创建型设计模式、7种常用的结构型设计模式和10种常用的行为型设计模式;第3部分(第6章)为综合案例,使用多种模式混合解决问题。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的软件开发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一线开发人员、高等院校计算机及软件等相关专业师生、IT培训机构讲师和学员、业余软件开发人员、设计模式研究人员以及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全书共分3大篇,其中各篇内容分别介绍如下: 第1篇为Dreamweaver篇,主要包括网页设计基础知识、Dreamweaver入门知识、网页的创建、网页的布局、网页的美化、网页的交互行为、网页模板等内容。其中涉及到了图像、多媒体、超链接、表格、框架、CSS样式表、AP元素、行为、表单等众多知识点。 第2篇为Photoshop篇,主要包括Photoshop的基础操作、网页图像的设计、网页元素的设计等内容。其中涉及到了常用辅助工具、图像上色工具、选区、图层、蒙版、滤镜、文字、路径、切片等几十个知识点。 第3篇为Flash篇,主要包括Flash入门知识、网页动画的制作、网页特效的设计等内容。其中涉及到了矢量绘图、矢量图的编辑、时间轴、元件、库、文本、音视频、ActionScript脚本、Flash基础动画等知识点。 本书融合了作者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在章节与内容的
本书基于Windows 7+Office 2010,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使教材内容更切合国家对高职高专培养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全书内容丰富、知识前沿、理念先进、注重实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对学生基本技能、实际操作能力及职业能力的培养。全书共分为7章,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7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10、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2010、计算机网络基础与Internet应用、计算机安全与职业道德等,层次清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本书是根据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并结合当前计算机的发展以及应用型大学的实际情况编写的,全书共分为7章,包括计算机基础、Windows 7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数据处理软件Excel 2010、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10、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书中各章均含有大量相关习题。
何振林、罗奕主编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版)》在版的基础上,根据*提出的改革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精神,为适应计算机发展的新形势带来的对教学内容的新需求,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合作编写而成。教材内容丰富、系统、完整,凝聚了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智慧。《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版)》共10章。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操作系统概论、WindowsXP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03、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2003、多媒体技术简介、网络技术基础、Access数据库技术基础等内容,系统地介绍了大学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本书可用作高等院校各专业计算机公共课的教材,还可作为计算机等级考试培训教材,也可供不同层次从事办公自动化的文字工作者学习、参考。为更好地配合任课教师在实验环节上的教学,帮助学生解
本书从研究复杂系统的角度来介绍复杂网络。作为一本人门引导,前五章介绍一些复杂系统理论的基础知识,包括熵、计算机与信息、非平衡统计物理学、耗散结构与协同学、临界现象与自组织临界性、混沌、元胞自动机模型、复杂性的定义与量度、有关的统计物理学方法、博弈论、数理统计、图论等。第六、第七章介绍复杂网络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描述网络拓扑结构的统计性质以及一些有影响的网络演化模型。在第八、第九、第十章中介绍了网络上的物理传输过程、生命网络和合作网络与合作一竞争网络。其中侧重介绍了作者群体的工作。另外,本书阐述了作者们对复杂网络研究前景的一些看法,特别是在第十一章中介绍了关于复杂网络动力学框架的一些*研究。 本书可作为复杂系统与复杂网络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系统介绍了计算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所应用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全书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XP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7,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cl 2007,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2007以及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每章都通过项目方式引导,介绍知识,分解任务,训练技能,后给出项目总结和习题练习。 本书内容深人浅出、形式简单明了、取材丰富实用、表格详实清晰,适合高职和中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使用,还可作为计算机入门者的参考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