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我社出版的启发精选 大师名作绘本系列之一,适合3岁以上儿童阅读。书中描绘了色彩女王玛琳达和颜色大臣之间的波折故事。大臣们都拥有独特个性:蓝色柔和又安静、红色热情又危险、黄色温暖又调皮……玛琳达刚开始并不能游刃有余地与它们相处,面对灰沉沉的王国,玛琳达哭了……她眼角流下了 颗蓝色眼泪,周边开始产生微妙的变化!发生什么变化了呢?看到她们 愉快地相处,展开一场场绚丽缤纷的玩耍,你就知道色彩到底多神奇啦!
《什么是性别史》是一部简明而通俗易懂的性别史指南。20世纪70年代后,性别史的边界和内容大大扩展,作者通过剖析该领域的经典案例和新研究,考察了性别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讨论了性别史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和路径,介绍了当前存在的冲突和争论。作者强调种族、阶级和族裔在性别对社会、文化和政治发挥影响时的重要作用,并关注性别研究如何帮助解释革命、战争和民族主义、工业化和劳动关系、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历史,向我们展示了性别作为一个透镜如何解构和重释历史知识,并为探索历史中那些从未被发掘的方面提供空间。
全书收录曹文轩精选的十七篇文章,包括《像鹰一样滑翔》《雪柿子》《田螺》《灰灰的瘦马》《冰项链》等名篇佳作,均为获奖作品。 这些作品大多以乡村田园生活为背景,广阔的田野、金色的草房、流动的雾气、雪白的芦花、袅袅炊烟,生活于此的少年们,有欢喜也有忧伤,字里行间涌动着至真至善至美的情感,纯美的语言呈现着他们不一样的童年印记。
《绕口令800首(口袋本)》收录了绕口令800余首,所选绕口令涵盖了容易混淆的声母、韵母和声调(如阳平和上声)等,并在每首绕口令后设【训练目的】板块,提示练习该绕口令的难点,以帮助读者 好地进行语音训练。在编排上,每首绕口令按其题目首字的拼音字母顺序排列,文前设条目首字拼音检字表,方便读者查检。
1932年,刘胡兰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山西人民开展救亡运动,文水县也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从此,刘胡兰开始接触到革命道理,懂得了一个人怎样才能活得有价值、死得有意义。她积极参加村里的抗日儿童团,和小伙伴一起为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在前线表现得十分勇敢,不但为伤员包扎伤口,而且还帮助战士们运送 。 这时的刘胡兰才13岁。后来,刘胡兰当上了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她发动群众斗地主、送公粮、做军鞋,还动员青年报名参军。刘胡兰在斗争中经受了严峻考验,于1946年6月被正式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被 军和地主武装抓捕了。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敌人没有办法,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但她毫
《这就是心理学》是一部心理学入门的典范之作,在日本连续畅销十余年。作者是日本 的心理学家植木理惠,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书中的心理学知识,专业性与趣味性并重,侧重从实用性出发,为读者朋友们提供了高效学习能力、增强人际关系、提升工作业绩以及释放心理压力的方法。 本书共分为六章,每一章内容都相对独立,读者可以从 章节开始渐入佳境,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自由阅读: 章为全书总括,介绍了“心理学究竟是什么”。其余五个章节分别通过10个现象、8大实验、9个方法、10个理论以及10个观察对心理学全面讲述,帮助读者拉近与心理学的距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一个 有趣的思考维度。 你真的了解自己吗?高效学习的方法是什么? 怎样才算客观的思考? 第六感到底准不准?这些疑惑在书中得以解决。这本书通过现象、实验、
本书讲述了作者从医50余年所接触到的医学小故事。所述多为亲历之事,少数虽非亲历,亦亲见亲闻。各篇故事涉及的均为典型的看病案例,如慢性病的自我保健、小毛小病的隐患、癌症的误诊风波、医患关系的维系等,将医院中发生的患者与医生之间的小故事展现得活灵活现,使读者读来轻松,同时也能产生共鸣。医学知识融入情节与对话,每个故事后又补充了30个医学常识,帮助读者了解日常保健、慢性病护理、看病就医的常识性问题。
人类蜗居地球上生活了十万年之久,建立了两百多个 ,直到地球上诞生了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开启星际殖民运动,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银河被统一,一个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微妙的转折发生在银河帝国建国后的12020年。刚满32岁的数学家哈里·谢顿开创了“心理史学”,用数学公式准确推演全人类的未来——人类由此可以看见未来。谢顿的预言是:虽然毫无征兆,但已存在一万两千年的银河帝国即将灭亡。一时间,银河震动,帝国飘摇,各方势力立刻剑拔弩张,人类银河时代伟大的传奇就此开启……
学者、病理生理与药理学家韩启德院士以“医学的温度”为主题,结集了近些年对医学的本质、医学史、叙事医学、精准医学等的人文思考,阐述了对癌症、传染病、中医、死亡等的独特看法,对癌症应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等人们习以为常的医学观点提出质疑和建议,对全速发展的现代医学技术及其发展方向进行重新审视,提出应回归以病人为中心的价值医疗、不能忘记医学的来路和归途等观点。本书对人们重新认识现代医学乃至重新认识自我都 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