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京华通览》的一个分册。北京建城建都以来,很多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也和北京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息息相关。本书对于中国历史文献中对北京的古代建筑载进行了梳理,并进行了客观的记述,配以珍贵的历史地图与照片,通俗性与可读性兼备。
本书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系列丛书之一。它以中国传统建筑组群为解析对象,全面地介绍了建筑组群的基本特征、文化意义、构成形式、布局原则等内容,以理论结合实例的形式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组群的基本面貌特征,并以大量的图片作为实物参考依据,更直观、更形象地一一解读不同建筑形式之间组合的规律及表现出的艺术魅力。书中涵括了民居、宫殿、陵墓、寺庙等多种建筑形式的组群实例,同时附以相应的高质量的插图,使读者能够更迅速、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建筑组群的性格魅力和文化内涵。适合建筑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建筑师及热爱中国古典文化的人士使用。
傅熹年所著的《中国古代建筑概说(精)/大家小书》总结了中国古代城市和宫殿、坛庙等大建筑群的规划、布局手法及建筑物的一般性特点。傅熹年先生善于运用模数分析控制规划和建筑设计,对战国、汉代、北朝、隋唐、宋金及明清各类建筑进行复原行研究。
《装饰之道》图文讲述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共分四个部分:建筑装饰的起源与发展,建筑装饰的表现手法,建筑装饰的民族传统,建筑装饰的地域特征与时代特征。全书文字既有概括梳理,又有细节分析,生动耐读。并配有500余幅图片,图文并茂。
本书共分9章207篇文章,每一篇为独立的古建筑分析,并分别作阐述。其内容包括城池,寺院,祠堂、庙宇、宫观,民居、园林,书院、会馆,万里长城,陵园、坟墓,古建筑木结构以及综合等九部分。 本书是在作者亲自实地考察并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也是作者对古建筑的独特体会及心得,所以弥足珍贵。
王莉、于长飞所著的《陕北近代建筑研究》从文化地理与建筑史相结合的角度对陕北地区的近代建筑进行细致全面的梳理,视野广阔,史料翔实,论说细密,对陕北近代建筑的发展历程、空间分布、建筑特征及演变动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这一研究阐明了陕北地区相对区别于其他地区特殊的革命根据地的近代化过程,为中国区域战时近代建筑史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本书可供从事建筑历史、城市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设计的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师生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