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介绍了超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的理论基础,材料、构件和结构的性能,以及工程应用。全书共10章,包括绪论、ECC的微观力学及设计原理、ECC的制备工艺、ECC的力学性能、ECC的本构模型、ECC结构构件的强韧性、ECC和R/ECC构件的耐久性能、ECC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性、ECC的工程应用和多功能ECC。 本书可供土木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想在园艺方面大施拳脚却受困于空间不足?想改造庭院环境却不知如何搭配、造景? 藤蔓植物和墙面灌木是大自然展现“垂直园艺”艺术的直接体现与馈赠。本书以藤蔓月季和蔓生月季为主,详细介绍了多种多样的藤蔓植物和墙面灌木的基本信息,还为读者提供了如何挑选、种植和修剪造型等方面的方法,让读者充分了解“垂直园艺”的艺术性和实用性。翻开本书,找到让狭小庭院变身成令人惊叹的垂直花园的方法吧。相信本书将会是你园艺书苑中不可或缺的一本工具书。
古人究竟使用何种木材建房?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长期以来却只有模糊的答案。借助古建筑修缮机会,结合树种显微检测,本书对山西南部地区唐宋金元木构建筑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材料分析,发现伴随着松木的大量使用,这一地区森林资源逐渐消失,在金元时期,时人逐渐采用乡间常见的杨、榆、槐等树种建房。在人们印象中不堪大用的杨木,却广泛应用于金元时期的木构建筑中,并充用主体结构材料。这些建筑一直保存至今,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为适应杨木等乡土杂材,古人也发展出了特定的加工方式,尽量使用原木制作大额、大梁、大柱,随形就势,适度增加、简化或变 节点构件,形成了金元时期 特色的“大额建筑”,并深刻影响到了明清建筑体系。由材料视角,可见建筑营造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也能管窥建筑发展的内外动力。良材难觅,杂材
《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基础(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规划教材)》内容提要: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当前机械制造中的热加工部分和材料选择。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在特定应用环境下正确选择材料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即弄清楚材料性质——材料内部结构、材料的内部形态——加工工艺与服役环境下材料的使用性能之间的关系,并使其初步具备根据零件工作条件和失效方式合理地选择与使用材料,正确制定零件的冷、热加工工艺路线的能力。
本书探讨了建筑设计中材料与形式的关系问题,对各个典型历史时期的建筑所使用的材料及由此而产生的形式,或者由形式而对材料形成的促进都作以深刻的剖析。 书中作者从材料和形式的角度,对如阿尔托、柯布西耶、赖特、密斯、安藤忠雄、盖里、库哈斯等多位大师之建筑名作进行了分析和介绍,还提供了大量实例及丰富的图片,旨在从历史和纯理论的角度来审视建筑、材料和形式所涉及的多个领域。 本书可供建筑行业相关人员及建筑类院校师生参考。
《石材三维设计及加工技术》结合典型石材产品的设计实例,系统介绍了三维设计软件Pro/E在现代装饰石材产品设计及辅助数控加工方面的运用。其主要内容包括:石材三维造型设计基础、墓碑三维造型设计、石材楼梯三维造型设计、石材柱三维造型设计、室内石材装饰三维造型设计、石材幕墙干挂三维造型设计、石材整体造型设计和石材数控加工。本书深入解析了石材产品借助于Pro/E软件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读者可迅速掌握建筑装饰石材的三维设计方法和数控加工技术。 《石材三维设计及加工技术》可供石材行业设计和加工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相关专业在校师生参考。
本书是按新型干法水泥厂生产装备分类,以水泥机械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依据,较全面和系统地介绍中国水泥生产的各种先进技术装备制造、先进工艺技术、先进安装新方法和维护修理的科技图书。全书共分40章,约150多万字,主要内容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是一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工具书,也是一部国家建材行业职业技能大型教科书。 本书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可靠性和应用性,可供从事水泥工业科研、设计、教研、制造、安装技术人员,以及职业技能教育等方面的人员使用。
本书是一本详细讲述建筑材料与其性能检测方法的教材。全书共分9个模块来阐述建筑材料与其性能检测的相关知识,以现行 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主线,突出材料的基本性能,并辅以工作页加以训练,使学生掌握有关材料检测的方法,并正确填写检测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家精神、创新理念贯穿建筑材料应用始终,提升学生安全意识、发扬工匠精神。本书紧密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和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以实际项目背景为依托,根据工程技术人员的实际需求,具体内容包括: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气硬性胶凝材料、水泥、砂浆、混凝土、钢材、墙体材料、防水材料、节能环保材料。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包括五年制高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土建类相关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从事见证取样工作的技术人员的学习用书。为方便教学,本书还配有电子课件
本书处理的是弯曲厚矩形板在谐载作用下的动荷问题。首先给出了在动荷作用下弯曲厚板的基本方程,其次给出在谐载作用下弯曲厚矩形板的基本解,在此基本系统和弯曲厚矩形板实际系统之间应用修正的功的互等定理,得到实际系统的动力响应;具体地给出了在均布谐载和一集中谐载作用下多种边界条件(包括悬臂矩形板的复杂边界条件)弯曲厚矩形板的动力响应。大量的计算表明,修正的功的互等法是计算弯曲厚矩形板动力问题的一个简单、通用和有效的新方法。 第1章介绍了弯曲厚板的赖思纳理论及弯曲厚矩形板的边界条件,其中包括弯曲厚矩形板的角点静力条件。角点静力条件的给出,使得求解具有悬空角点的弯曲厚矩形板成为可能。 第2章介绍了弯曲厚矩形板的拟基本系统及幅值拟基本系统、拟基本解和幅值拟基本解及其相应的边界值。幅值拟基
本书围绕相分离法,系统深入地介绍了多种多孔材料的制备、应用及研究进展。全书共分6章,内容包括多孔材料的制备研究进展、相分离理论基础、反应诱导相分离法制备环氧树脂多孔材料、热致相分离法制备粉煤灰多孔玻璃、多孔材料在膜乳化技术中的应用、总结与展望。 本书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与针对性,可供从事材料、化工专业的师生及相关专家学者参考阅读。
本书主要按照建筑建材行业转型和升级的需求,使建筑材料专业方向的学生培养适应行业转型的岗位人才需求,需要形成具有应用型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这种模式和方案的核心在于专业理论课程及实践课程的针对性设计:贯彻对于建筑工程材料及其制备工艺的认识,将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标准化的具体理念及其内涵落实于教学设计中。本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教材系列之一,突出围绕建筑应用的建筑材料制备新工艺、施工、检测等工程概念。本教材未见 同名同类教材或参考书。
本书着重介绍了各类工程材料的组织结构、热加工工艺及性能特点和应用范围,书中精简了深奥的理论和烦冗的工艺细节,保留了必要的原理和工艺技术等内容,目的是帮助读者掌握必要的工程材料及热加工基础知识和有关的基本理论。全书共分8个项目、22个任务,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和了解金属材料,常用金属材料的性能测试,铁碳合金组织观察,金属材料的常规热处理,金属材料的选用,认识常用的非金属材料,认识功能材料和高分子材料,认识复合材料。本书介绍的工程材料知识比较全面、难度较低、深度合适,并力争做到理论和工程实例相结合,图文并茂、深入浅出。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电子工程类、工业设计类、材料科学与工程类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为“十三五”职业教育 规划教材、全国水利行业“十三五”规划教材(职业技术教育)。全书内容包括绪论、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无机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建筑钢材、防水材料、其他材料、工程质量检测基础知识、结构实体常用检测方法等。各项目均明确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还附有多种题型的技能考核题。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根据工程实际正确选择、合理使用建筑工程材料,并能掌握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方法,具备对进场材料进行取样、送检、质量验收等能力。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水利类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分为两个主要部分: 部分是设计引言,讲述了乡村别墅住宅的选址及场地分析、报建、常见别墅建筑风格、抗震与防火设计、庭院设计、施工要点等内容;第二部分是近年来一些较为典型的案例分析,介绍了建筑的空间组织、材料运用,包含实景照片、设计图纸、文字描述等,在分析设计手法的同时,也剖析了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及解决措施。 本书适合建筑设计师、建筑相关专业院校师生、农村自建别墅房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