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灵感来源于作者五年中辗转于中国、丹麦、美国和日本的建筑设计及教学工作,内容安排像一个概念库,包括对形状的思考、立体空间形式特性的思考,以及为什么会存在、特点如何,意图颠覆 方案 现场=形式 的传统。后通过案例具体讲解了如何将创意适应实际转化为建筑项目。 书中不同的条目可以挑出来应用于不同功能,手绘的图式可以创造和预想一个更加多样化的未来。 本书对所有的设计工作者都非常有启发,同时提供了一种经常记录对形状的感受和思考的设计方法,对于个人积累及收获更多的创意灵感会大有益处。
《禅 庭:枡野俊明作品集》枡野俊明先生是日本国宝级的枯山水大师,曾被美国《时代周刊》杂志评选为当代值得尊敬的100位日本名人之一,现担任日本造园设计事务所总设计师,多摩美术大学环境学科教授,曾在多个国家设计并完成多个优秀项目。作为日本当代景观设计界*杰出的设计师之一,枡野俊明先生的作品继承和展现了日本传统园林艺术的精髓,准确地把握了日本传统庭园的文脉。本书收录了枡野俊明先生的全部庭院设计作品,其中包括日式传统园林、日式现代园林、日本境外作品三大板块,分别列举了枡野俊明先生相对应的作品。本书主要采用大量精心拍摄的照片和设计图片,来表现这些作品。每处园林作品配以各种细节照片,装帧设计风格清新简单。在本书中枡野先生这样说到, 作为禅僧的我一直是遵循建立在禅的精神基础上进行长年创作的, 作庭
无论是在建筑史上,还是在人类的文化想象中,私人住宅都占据着一个独一无二的位置。它既是心灵的庇护之所,也是遮风挡雨的藏身之地;是家庭的交流之地、活动的场所,是生活、工作、吃饭、睡觉的地方;既是公共领地,也是私人领地。 整个西方世界,私人住宅的流行在20世纪以来盛行不衰。正如美国建筑评论家泰伦斯?瑞莱所指出的,构成私人住宅发展基础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结构 私密性,生活与工作的分离,家庭及家庭生活本身的特性 全都彻底改变了。 这是本书《导言》里的一段话,也是本书产生的背景。 本书选入世界各地 美 的100座住宅; 美 的标准,就是设计与场地、环境、材料的完美结合。而从中也可以看到,住宅设计的不同途径在世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如在美国,一幢私宅被看作是一个强有力的成功标志;在澳大利亚,住
隈研吾,世界著名建筑师,日本当代建筑师代表人物之一,2020年东京奥运会主场馆设计师。1954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横滨市,1979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1990年成立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曾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客座研究员、庆应义塾大学教授,2009年任东京大学教授。 1997年,作品森/舞台获日本建筑学会奖。2002年凭借那珂川马头町广重美术馆获芬兰国际木建筑奖。2010年,作品根津美术馆获每日艺术奖。2011年,作品梼原木桥博物馆获艺术选奖文部科学大臣奖。近年来,隈研吾在中国的项目包括长城脚下的公社 竹屋、瑜舍、三里屯 SOHO等。 肯尼思 弗兰姆普敦(Kenneth Frampton),1930年出生于英国,著名建筑史家及评论家,著有《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一书。曾作为一名建筑师在伦敦AA(建筑协会)建筑学院接受培训,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研究生院威
由曾任包豪斯校长瓦尔特 格罗皮乌斯撰写,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部分是格罗皮乌斯亲自撰写的文字简介;第二部分收录了大量包豪斯同时期的现代建筑照片。 该书简要概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世界各国的现代建筑的发展,表达了在一段时间内,建筑师们依赖学术美学,在建筑设计上受制于传统,与现代的城市设计脱节,而新型的技术、材料等正在引领一场建筑设计的革新。书中展示的现代建筑均由其精心挑选,呈现出同一时期不同国家代表性现代建筑之间的共性与差异。大量专业、精美的建筑照片,对研究当时的现代建筑有极大的学术及文化意义。
这是一部建筑巨匠的手绘力作,历时40余载集结成册;这是一部匠心之作,彭一刚院士手绘系统整理出版。精湛丰富的绘画技法和独具匠心的表现,让一栋栋建筑在大师笔下出神入化、令人震撼。收录300多幅精美绝伦的建筑手绘图,让读者尽享建筑手绘的盛宴。彭院士的手稿堪称旷世大作,他将建筑手绘引领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他的作品让无数建筑师顶礼膜拜、惊叹赞赏,为无数建筑学子提供可以学习、临摹的卓越范本。本书是建筑师、建筑院校师生重要参考用书,值得学习和珍藏!
本书是“北京2008家琨建筑工作室现实感”,书中具体收录了“: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肮站楼、北京国家体育场、中国中央电视台总部、张晓刚美术馆、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设计学院、金华建筑艺术公园5号——茶室等是建筑设计作品。
邹瑚莹、袁镔所*的《设计师的视觉笔记(3叙 利亚黎巴嫩土耳其)》为设计师视觉笔记的第三辑, 依然从设计师的视角展开,以大量精美照片配以轻松 有趣但具有丰富专业内涵的文字,记录了设计师在叙 利亚、黎巴嫩、土耳其旅行时的所见所闻,不仅讲述 了这些地区充满特色的景观、建筑、人物等,还讲解 了他们背后的文化故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作为设计 师的视觉感受和内心思考。本书适合设计师群体、旅 游及摄影爱好者欣赏阅读。
本书为新楼盘之特色旅游小镇。
主要内容: ( 1 )对武汉市域内开展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域房屋特色调研,对建筑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与评判,编制《武汉农村建房标准图集》,为村民提供具体的房屋建设方案。对各新城区新建类农村房屋提出 3 套改造方案,改造类农村房屋提出 2 套改造方案,并根据方案提出合理的预估工程造价。 ( 2 )结合农房立面整治和危房改造工作,以垃圾治理为重点,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编制《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图集》,为全面整治山水林田路周边环境、大力整治农户庭院环境、全面提升村庄的环境品质提供参考。
本书共汇集了近八十个建筑作品,大部分作品是近三年竣工完成的。作品主要来源于两类建筑师:一类是长期从事建筑实践的职业建筑师,一类是长期从事建筑教育的兼职建筑师。他们的共同点在于对建筑设计的执着与追求,以创造时代的精品建筑为己任。建筑作品反映中国建筑师正日趋成熟,与早期的建筑创作相比呈现以下特征: 空间设计动态化 在建筑空间的处理上,建筑师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均表现出更大的创作自由。频繁的国际交流与形式多样的考察拓宽了建筑师的视野,激发了建筑师的创作激情,以往单一机械式的功能空间逐步被取代,光影元素被建筑师巧妙地运用到建筑空间的组合之中,现代建筑技术与材料的不断更新为建筑师的空间构想的实现创造了条件。整体建筑空间效果呈多元化动态发展趋势。 建筑形式的变迁 如果断言当代
《世界建筑》是对国际当代建筑设计的持续扫描——以独特的视角在全球范围内精选了46位活跃在建筑设计前沿的著名建筑师的*设计项目。这些设计项目作为细节化的个案研究,体现了当代国际建筑设计*变化和潮流,并以此透视当代国际建筑设计的前沿状态和灵感源泉。
《中国建筑设计年鉴2019》以记录中国建筑行业内优秀设计单位的典型作品为*原则,对*近一年涌现出的非常优秀的建筑设计项目、新的设计理念,甚至中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趋势,给出了非常直观、全面的诠释,它见证了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反应了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结构,记录了主流设计思想、设计方法甚至是设计价值。
《全球建筑设计风潮2 不规则 流体建筑》延续《全球建筑设计风潮》的风格继续在全球范围内选取近两年内优秀的建筑设计案例,并从建筑外观入手,将设计案例分为不规则建筑、流体建筑。编者结合建筑外观设计,特意在每个案例的开篇解析了建筑外立面设计的独特之处。这些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案例图片和详实易懂的设计说明定能激发读者无限的创造力。
《斐顿世界当代建筑地图集》将展示世界各地在近五年来的出色的建筑工程。建筑物将由所在的地域划分。书中提供了完整的世界地图和各个区域详细的地图。在这超过一千座建筑物当中,既有包括博物馆和机场在内的大型公众建筑,也有小型建筑如私人住宅。其中建筑的选择是由建筑学专家和建筑师评选得出。本书清晰的表现了每一个建筑在当今跨文化社会影响下的特征和特定建筑由于气候文化和经济状况所形成的鲜明特点。本书独特而详细的图片和地图让读者直观的了解每一座建筑物。对于想了解当代世界上好的建筑的读者来说,《斐顿世界当代建筑地图集》是必不可少的。
贾刚主编的这本《中式样板房》是“典藏新中式”系列书之一。本书选择了*的中式风格样板房的几十例设计。图文并茂,简单易懂的项目说明,实用丰富的实景图和平面图搭配,旨在为设计师提供设计参考。可供室内设计师参考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左靖主编的《平民设计日用即道(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是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的读物。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展事,本届中国馆的主题 平民设计,日用即道 聚焦于日常生活的智慧, 平民设计 服从日用即道,关注 本地、节约与责任 ,关注民族的传统、家国的环境。为此,中国馆策展人梁井宇先生选取了包括*名设计师马可、建筑师朱竞翔在内的九个参展人(组)集体发声,用自己多年的实践来阐述这一学术主题。 本书除了项目介绍、针对性访谈外,增加了 延伸阅读 单元。特别的内容编排使本书不仅是一本展览场刊,更是一部了解当代中国建筑新浪潮的重要参考读本。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作品集(2008-2012)》可以看到同济设计院近年来努力不断超越自己的新成果。从设计院大楼工程中,我们看到了同济设计人从我做起的精神。一个往日的大型多层公交停车场完成了向现代巨型时尚建筑师家园的华丽转身。废旧建筑改造再利用在这里得到了成功实践,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理念在自身的工作空间中得到体现。从北川地震纪念馆工程中,我们看到了同济设计人的大爱之心。一个人类无法逃避的自然灾难,通过令人震撼的空间处理得到再现,让人对自然心生敬畏,更体现出在重大灾难面前的人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