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大量照片和设计图纸来系统介绍了世界夜景状况,向读者呈现不同载体的夜景观赏要点,展示灯光的文化性、专业性以及灯光设计的手法,并且对灯光鉴赏提供专业指导。书中内容从城市到建筑室内循序渐进,逐步展开,文字解说与实景图片相结合,并附有参考资料和注释,便于读者翻阅品鉴,增强可读性。
本书作为城市地理学教科书,较为全面地概括了城市研究领域的 进展。全书以城市与经济、城市与社会及城市自身的成长过程为主要切入点,结合以 不同城市为对象的案例分析,将城市研究中的经典模型、新近理论及后现代观点融合为一体。其突出特点是对与城市相关的历史、文化以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进行了阐述,较为全面地概括了同时期城市研究领域的 理论成果。本书的理论观点、研究视角和方法,对我国的都市文化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不仅结构清晰,文字也十分流畅、感情充沛,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于城市问题的深切关怀。
《光的表达》是了解照明设计过程的入门书。作者结合文字图片图纸等内容深入浅出地说明照明设计的历史、发展、涵盖的工作,列举了照明设计项目从构思到完成的全过程工作内容的表达方式。书中汇集的设计案例包括公共建筑,城市景观,室内空间和光装置艺术等,包含从构思草图,设计表达。实施过程,完成效果等内容。从天然光的感悟到人工光使用需求的理解光,从光源灯具技术的发展,到照明设计表达的传承,作者希望通过全书的阅读打开理解进入照明设计的路,让更多相关专业的人理解照明设计行业,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提升城市与建筑的照明设计专业水平。
本书介绍了新近落成的上海天文馆的建筑设计,作为大的天文馆,上海天文馆吸引了高度的关注。本书详细介绍了设计理念、空间细部、建筑与展陈内容、与人、与城市的关系,更难进一步延伸到对宇宙探究的哲思。本书由大量精美的照片、图纸以及草图构成,文字篇幅短小精悍,文笔优美,既适合专业读者,也具有的公众适读性。可以帮助公众更好地体会、理解这样一个出色的地标性建筑。本书内容包含上海天文馆馆长的序言、前言,ennead建筑事务所合伙人及该项目主创建筑师Thomas Wang的自述,以及从基地、设计概念、详细的设计过程、施工过程等方面全面介绍了这座精彩的建筑,以及它背后蕴含的哲思。全书为中英对照,文字量相对较少(中文约1.3万字),图片/图纸精美,排版简洁大方。
2010年建成投运的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集民用航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磁浮、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出租车等交通功能于一体,开创了我国多种交通方式之间无缝衔接的先例,经过十余年发展,已成为世界上设施规模 、功能 为复杂的空陆一体化交通枢纽之一,成为 外交通枢纽建设与运营管理的标杆。 本书的各位作者,均深度参与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策划、科研、规划、设计、施工、监理、运行、经营和升级改造等工作,通过收集十年运营相关资料,从不同角度回顾、评估了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通过“总体评估”“建设评估”“运营评估”和“专项评估”四个方面,为大家展示出一个不同视角下的、真实的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既有助于虹桥枢纽的管理决策、投资和运营单位进一步改进和提升运营效率与服务水平,也
康泽恩1960年出版的《城镇平面格局分析:诺森伯兰郡安尼克案例研究》是一本经典著作,它对城市形态研究的贡献可概括为五点:(1)建立了城镇形态研究的基本框架; (2)次在英文地理文献中使用完全的过程演变的方法; (3)确立以独立的基本地块为研究单位;(4)使用详细的地图分析(尤其是采用大比例尺地图)配合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 (5)发展了城镇景观的概念。 ????《城镇平面格局分析:诺森伯兰郡安尼克案例研究》2009年又被《人文地理进展》杂志认定为人文地理的经典之作。 ????
本书分三篇阐述。篇概述分四章,阐述了供水管网的功能要求,安全质量控制要点,管网综合评估方法,略谈了管网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篇管网的运行管理分九章,阐述了管息,管网构架和分区管理,二次供水,运行调度,管网水质,管道并网,管网维护,漏水控制,管网安全。第三篇管网的更新改造分三章,阐述了更新改造的策略,非开挖施工工艺,管道不停水的施工方法。本书适合于供水管道设计、施工、运行管理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使用;亦适合为大专院校相应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本书对苏北8个地级市具有较高价值的传统建筑进行现状记录,包括图像记录、测绘记录等,并搜集、整理文献资料加以分析,对传统建筑的形制、工艺、技术等重要信息进行探讨,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以大量案例分析城镇街巷、建筑群和建筑单体的营造,对比不同区域、不同时代的建筑特征,最后汇总为对苏北地区传统建筑的全面审视,重新思考其价值和地位,唤起学界对此类文化遗产的关注。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应用指南》共分五章,主要内容有:概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较大安全风险及其对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规范简介、规程规范执行中注意控制的安全问题。另外,附录中还收入了《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DL/T5370—200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SL398—2007)、《水电水利工程土建施工安全技术规程》(DL/T5371—2007)、《水利水电工程土建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L399—2007)、《水电水利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DL/T5372—2007)、《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SL400—2007)、《水电水利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DL/T5373—200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规程》(SL401—2
本书是在总结多年来高压架空送电线路施工经验的基础上,从施工的实际应用出发而编写的。主要适用于高压架空送电线路的施工及管理。本书的编写严格遵照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导则及规定,帮中数据均在实际使用基础之上总结得出,可供施工中借鉴。本书共分十二部分,主要包括基础知识、施工础量、基础施工、杆塔组立施工、接地(避雷)施工、跨越架搭设、架线施工、张力架线施工、常用工器具、施工管理与安全技术要求、质量管理、施工安全等,附录列有四类综合题与解答。本书适用于从事送电线路施工的工人、技术人员以及送电线路管理、设计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并作为其培训。
《城市地下空间出版工程·运营与维护管理系列:地铁结构演化与感控之科学漫画》基于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性能演化与感控基础理论”研究中所取得的新研究成果进行创作,内容涵盖从地铁的诞生(总体介绍)、生病(结构现状及病害)、病历单记录(数字化信息档案),到专家把脉听诊(结构感知)、会诊(结构健康状态评估预知)和治疗(结构修复加固控制)的全过程,具体内容由七部分组成:部分的主题是“地铁,让城市更美好”,描述地铁交通对现代城市的重要性;第2和第3部分围绕“地铁隧道是什么样子的”和“隧道结构也会生病”展开,主要是反映项目研究内容“①动态服役环境中的地下结构材料全寿命期性能演化机理”和“②地下结构性能与环境耦合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第四部分对应项目研究内容“⑥地下结构
什么是数据可视化呢?《数据可视化》详细地介绍了40位设计师及其作品,以此向读者说明,数据可视化是一个充满活力且不断发展的多模式、跨学科领域。设计师们通过书中所呈现的作品讲述了关于数据可视化的一些设计方法和他们的设计思路,以及对该领域初级从业人员的建议。本书认为,数据可视化不仅是一种实践,也是一门无明确界限的学科,需要新兴设计师和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朝着全新的、振奋人心的、的方向继续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
2024年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提出五周年,也是上海建设15分钟社区生活圈十周年。15分钟生活圈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在服务半径为步行约15分钟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通过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丛书分理念与实践两册,理念册介绍十年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15分钟生活圈的理论发展历程,从方法论上阐述生活圈的构成与服务路径,对过往的城市规划理念,如功能分区等进行了反思与扬弃。实践篇则包含从六种建设路径出发,解析已有的案例,分析优点与不足,以期对未来的实践起到借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