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初版于1889年,是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经典著作,被各种城市设计思潮与实践所援引,在多方面影响与改变了现代城市设计,并为现代城市设计打开了新方向。 该中译本译自德语区的通行版本,即德文版第四版,书中还收录了西特讨论城市绿地的一篇重要文章《大城市绿地》。 作者考察了大量古老优美的城市,对传统城市空间形态进行系统研究,对现代城市人文精神的缺失进行批判,提炼出城市设计的艺术性原则与手法,并给出现代城市的改良原则及实际案例,为城市设计实践人员提供了有效建议。
本书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来讲解现代乡村住宅的建造方法,直面乡村居民,指导其真正地参与住宅建 造,甚至是指导施工过程,使他们将住宅建筑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避免上当受骗,浪费钱财。随书附带一张 二维码,扫描即可进入武汉创鼎国瑞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官网获取本书案例图片、DWG文件以及典型乡村住宅设计施工 图纸,方便学习使用。本书不仅适用于村镇居民,同时也是建筑承包商、村镇建房施工员、村镇(乡)基层干部、村镇 土地建筑管理决策者、大中专设计专业学生和设计师参与乡村住宅设计与施工的学习参考读物。
日本的社区营造自60年代以来的发展经验,已经建立起具体的框架体系与方法论,近年来许多案例都得到世界各地专业人士的研究与参考。然而在社区发展日益被重视的中国境内,尚未有介绍日本社区营造案例的专业书籍出版。在这过程中,中国城乡的大规模发展的浪潮里也多了一些别样的声音,随着控制大城市规模政策的制定,城市发展由新城建设向旧城功能完善方向的改变,人们已经逐渐接受了“从增量发展到存量发展”这一说法。飨庭伸、山崎亮、小泉瑛一著的《社区营造工作指南(创建街区未来的63个工作方式)》采访了在日本从事一线社造工作的不同身份的规划师,以及各行各业的社造创业者的故事,为读者全方面的展现出社区设计师这门充满朝气且多样化的职业的众多可能性。
人们对于建筑和城市空间的认知和表达,经历了“分化”、“解放”和“扩张”三个阶段,在对这些阶段深度发问和剖析的过程中,发现多学科的交叉,及其对建筑中潜伏的空间运动现象的发掘,推动了一场全新的思维方式的变革。本书从空间链、时间性、四维空间、空间意象、空间图式、空间组织、空间结构、关系场、空间约束力和模糊界面等10个层面出发,强调生命对空间秩序的多向度体验。本书主要供建筑院校的学生、从事相关内容教学的教师、从事建筑、规划及景观等相关行业的工程人员、城市经营与管理者,以及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研究者阅读参考。
本书以《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市政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7—2013)等为依据,以快速学会预算为目的,以一个工程实例说明预算过程,分为某学校市政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实例、某学校市政工程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编制实例、某学校市政工程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编制实例、某学校市政工程工程量清单竣工结算编制实例和某学校市政工程相关工程图样,共5章。 本书适用于建设工程造价人员、造价审核人员,也可供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投标报价编制的造价工程师、项目经理及相关业务人员参考使用,同时也可作为相关专业院校师生的参考用书。
本书包括上篇试点建设和下篇专题研究两部分。上篇在节水型社会建设理论指导下,结合郑州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立足区域水资源特色,论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分析和总结了节水型社会试点的创新实践及基本经验,展望了郑州节水型社会建设发展方向。下篇专题研究部分,收录了2000~2009年为提高科学管理水平,郑州开展的相关专题研究,包括定额研究、地下水功能区划、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节水管理体制、水权水市场等制度建设以及城市应急供水、雨水综合利用等10个专题研究成果。 本书强调理论实际相结合,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对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开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可供从事水资源管理、水利、生态环境、区域经济等领域的科研、管理人员使用和参考。
本书是《水处理过程与设备》丛书中的一个分册,系统介绍了生物法水处理工艺及相关设备,根据采取的技术措施的不同,生物法水处理工艺分为好氧和厌氧两类处理工艺,这两类处理工艺又各自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工艺。本书分别对好氧活性污泥法、好氧生物膜法、厌氧活性污泥法、厌氧生物膜法等各种生物处理方法的工艺过程及相关设备的设计与选型进行了介绍。本书可作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站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及环保公司的工程设计、调试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市政工程等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用十章的内容全面讲述了房地产公司设计管理部从项目策划阶段到设计变更阶段设计管理的全程操作流程制度。这十章的内容包括:章,房地产公司设计管理部的工作内容与要点;第2章,房地产公司项目策划阶段的设计管理;第3章,房地产公司设计招标管理;第4章,房地产公司概念设计管理;第5章,房地产公司方案设计管理;第6章,房地产公司初步设计管理;第7章,房地产公司施工图设计管理;第8章,房地产公司景观设计管理;第9章,房地产公司室内装修设计管理;0章,房地产公司设计变更管理。 本书是广大房地产公司设计管理和工程管理从业人士职业提升的书籍,也适合广大房地产公司中涉及房地产项目设计管理的营销策划、工程、招标采购、成本、财务、审计等相关管理部门的从业人士阅读,还可作为项目管理、房地产管理等相关专业师生的教
这本《建筑手记(精)》是作者卢峰多年工作、教学、研究经历之成果,主要内容包括旅行笔记,建筑速写,建筑草图-项目成果。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速写写生,另一部分则是近20年来的各种设计资料收集的线条图。本书可用于建筑学院学生参考用书,另可读性非常强,也可作为图书阅读。
《小菜场上的家第二辑》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1级实验班2013年建筑设计作业集,包括课题说明、指导老师对课题的阐释和课程讨论情况以及学生作业。具体内容包括:指导老师王方戟撰写课程总体介绍,张斌、水雁飞、庄慎、王方戟进行了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讨论,城市微更新作业及点评,教学过程中的讨论,有关教学的反思,课程作业及老师评语以及教师简介。 本次课程传承和延续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建筑设计教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建筑形式作为结果而不是目的、建筑设计中尺度与身体概念的重要性等。课程的设置上着重考虑了课程主要任务的设定,作为一次实验性的设计课程,课程探索的内容有:设计教学如何更加贴近中国当代建筑设计实践;建筑设计教学中引进实践建筑师与设计教学体系之间如何进行平衡(教师组成分为院内的教
本文集主要收录和整理郑时龄先生论文70余篇,分为建筑理论与建筑批评、上海的城市与建筑、上海世博会建筑、建筑与城市、随笔和访谈等几个方面。其中建筑批评学理论是郑时龄先生的核心建筑思想,也是填补了建筑批评的空白。上海的城市与建筑系统而全面,比较全面剖析上海的城市发展
小面积空间中有时会为了让所有人都得到满足,而做了很多的隔间,使得原本就很小的空间变得更为零碎,不仅会遮挡阳光,生活也不够舒适。不如适当地拆除隔间,使空间获得释放并合并使用,以维持空间的完整性。同时以公共区和私密区的角度分开思考,适度运用隔间遮蔽卧寝的私密区,而公共区则有效整合使用功能,动线不分散、不凌乱。 在房间数目足够的情况下,有时会出现空间比例不适当的情形,例如卧室过大或是空间太小不能作为卧室使用,只能用作储藏室。另外,不当隔间的配置也容易造成畸零空间的产生。此时可通过微调格局,调整隔间位置,让空间尺度获得合理使用,同时消除畸零区域使空间比例更为平衡。 在高度许可的情况下,小面积空间通常会选择向上发展出两层以争取更多生活空间,但若是做得太满面积过大,虽可获得较多的
温先生特别勤于学习,能够将建筑类、土木类的多个专业以及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融汇贯通,这十分难得;他更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设计、施工、管理经验,尤其在促进社会建筑设计水平提高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如近二十年来,他在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管理和工程设计咨询工作中,先后审查了山东、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福建、安徽等地设计院所做施工图设计约三十项,根据他的审查意见优化设计,在确保建筑功能及造型要求和安全的前提下,为业主和社会节省投资近两亿元。
这本书讲述的内容虽然是美国建筑专业学生毕业后的成长道路和发展历程,其国情条件、政策环境、具体程序等与中国的操作规程还是存在着一些差别,但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了解、研究先进国家建筑执业知识的渠道,书中讲述的那些基本执业理念、从业技巧、设计管理与工程管理能力、求职与实践方面的经验教训等还是很值得广大中国学生学习借鉴的,能够使学生对执业活动有更深刻与更全面的了解与认识。这也是我决定将这本书推介给读者的主要原因。 阅读这本书可以帮助刚刚毕业的顺利地走入社会,平稳地完成从学生到建筑执业人员的过渡,将在学校获得的知识成功运用到工作实践中,逐步积累工作经验,不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从而尽快实现职业目标——成为一名的建筑设计师。
《手绘 建筑·城市规划草图大师之路》是一本关于钢笔画技法训练以及钢笔画如何结合方案进行创作的手绘教材,具有造型训练、素材积累、刻画细部、发展构思等方面的功能。徒手画的表达方式是在设计创作早期构思阶段中有效的方法,能够捕捉灵感的火花,发展设计的形象思维,是建筑师应该具备的良好习惯。本书遵循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钢笔线型的表达、素材的积累、钢笔画训练的方法、钢笔画作品、建筑创作的发散思维、建筑方案创作表达这条主线,采用以图为主、文字为辅的形式,系统地介绍了钢笔画的各种技法及实例。
根据研究显示,木建筑不仅耐震抗压,防火功能远优于其他建材,且属天然的再生材料,因此具有节能、环保、益于人体健康等优点,完全符合“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精神。 近年来,不论是设计者回归自然的心性使然,还是木材本身轻质、环保、利于回收的优质怀领导潮流,越来越多由木材构筑成的单一建筑、集合住宅和大型公共建设项目纷纷跃升到国际舞台,木建筑俨然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建筑新宠。 本书深入浅出广介木建筑的历史发展、地理分布、材质特性、构造方式和用途,并列举国际新近的木建筑案例,逐一述解木建筑和防火、基地、采光、营建间兼容并蓄的和谐关系,以及在功能和美学上的淋漓表现。本末附作者巴黎旅行一文,见证法国古迹木建筑维修的近况、技术及相关建筑教育,可供有心人参考。
《房屋建筑学(第2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全书共分两篇,篇是民用建筑,第二篇是工业建筑。《房屋建筑学(第2版)》着重于民用建筑部分,结合现行国家规范、标准,对民用建筑设计与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并精选了大量的建筑工程实例。工业建筑部分则以单层厂房为主,阐述了工业建筑的特点及其不同于民用建筑的设计与构造原理和方法。《房屋建筑学(第2版)》在内容上精心组合,强化了基本原理和方法,突出了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语言简练,图文并茂。 《房屋建筑学(第2版)》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工程、管理工程等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根据教学要求筛选相应章节作为高职高专教材,还可作为建筑设计、管理、施工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以现行国家、行业标准为依据,全面体现绿色建筑水环境新设计、新技术、新施工方法;从绿色建筑水环境的科学内涵出发,通过阐述其与建筑、结构、园林景观等关系,探讨取水、用水、回水等绿色建筑水环境循环,展现绿色建筑水环境技术现状和技术前沿。 本书介绍了绿色建筑水环境的定义及科学内涵,水环境系统与其他建筑系统的关系,包括分质供排水系统、中水系统、雨水系统和节水器具、设施、新型管材等。本书还结合典型绿色建筑案例,介绍了绿色建筑水环境技术原理、施工标准及设计方法等内容。 本书主要特色如下:将绿色建筑所涉及绿色建筑水环境技术和具体实例相结合,深入浅出展现给读者;内容详细,参考实例较多,可操作性强。 本书可为广大建筑行业设计、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帮助,也可作为大专院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
小面积空间中有时会为了让所有人都得到满足,而做了很多的隔间,使得原本就很小的空间变得更为零碎,不仅会遮挡阳光,生活也不够舒适。不如适当地拆除隔间,使空间获得释放并合并使用,以维持空间的完整性。同时以公共区和私密区的角度分开思考,适度运用隔间遮蔽卧寝的私密区,而公共区则有效整合使用功能,动线不分散、不凌乱。 在房间数目足够的情况下,有时会出现空间比例不适当的情形,例如卧室过大或是空间太小不能作为卧室使用,只能用作储藏室。另外,不当隔间的配置也容易造成畸零空间的产生。此时可通过微调格局,调整隔间位置,让空间尺度获得合理使用,同时消除畸零区域使空间比例更为平衡。 在高度许可的情况下,小面积空间通常会选择向上发展出两层以争取更多生活空间,但若是做得太满面积过大,虽
随着科幻类电影、游戏行业的快速发展,各式幻想类机器造型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幻想 :铁之书·机械设定(中文)》作为“幻想 ”系列的第二本特刊,集合了43位世界艺术家的设计作品,通过访谈和作品赏析的方式向读者充分展示出当今全球想象力的艺术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