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初版于1889年,是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经典著作,被各种城市设计思潮与实践所援引,在多方面影响与改变了现代城市设计,并为现代城市设计打开了新方向。 该中译本译自德语区的通行版本,即德文版第四版,书中还收录了西特讨论城市绿地的一篇重要文章《大城市绿地》。 作者考察了大量古老优美的城市,对传统城市空间形态进行系统研究,对现代城市人文精神的缺失进行批判,提炼出城市设计的艺术性原则与手法,并给出现代城市的改良原则及实际案例,为城市设计实践人员提供了有效建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成为非常稀缺的资源。为了使城市物质空间满足人们新的需求,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使每一寸土地都能得到充分利用是至关重要的。对城市空间进行局部、微小的改变往往能激发城市自身的能动性,避免了因大规模改变城市空间环境所带来的诸多不确定后果。本书围绕城市微更新这一话题,以理论结合案例的形式向读者展现了近年来颇具代表性的城市存量空间设计与改造实例,包括城市滨水空间改造、老旧工业建筑改造、老旧独立居住及办公空间改造、商业空间及商用建筑改造、城市广场改造、学校改造等项目类型,通过改造前后对比、局部初设图纸、高质量的实景照片,向读者全面展示项目改造过程。 本书适合建筑师、相关专业院校的师生,以及关注城市发展、对城市微更新感兴趣的人士参考使用。
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2018)是使用普及率*高的城市规划标准之一,旨在保障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质量,规范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本书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以图示、表格等形式形象地表达出来,使条文内容通俗易懂。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的章目与条文顺序编排,逐条展开详细图解,方便读者直观、全面地理解专业内容。本书是学习《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的工具书和参考书,力求满足规划设计、规划管理、规划教学等多种需求。 本书适合从事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的人员阅读,可供建筑管理与设计的技术人员、房地产开发从业者参考,也可作为城乡规划、建筑类、房地产类大专院校学生的常备学习资料。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理论研究-中国特色的城市空间治理基础理论;实证研究-城市空间治理政策工具对城市空间增长演变的效用检验。2.1中国特色的城市空间治理基础理论首先分析讨论国内外城市空间治理产生的历史背景、政策工具和实施效用,试从空间规划体系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等视角对城市空间增长这一现象进行重新解释和梳理,以国内外*新理论研究动向和成果为基础,并在中国当前 新常态 下的制度环境、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发展总目标的分析框架下,完成了中国城市空间治理基础理论部分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城市空间增长阶段特征及趋势分析;中国城市空间增长的动力机制分析;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体制设计;中国城市空间治理政策工具及其作用机制。
随着城市的全球化竞争,智慧城市已成为城市复兴和发展的重要的新战略驱动力。智慧城市正在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寻求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和促进新的集体生活形式。这使得智慧城市成为工程师、建筑师、城市设计师、城市规划师和政治家以及很多企业的重要关注点。本书试图将智慧城市与文化问题联系起来,并通过解读其对城市空间和经验的影响来采取真正的批评立场。这种文化和批判的视角尤为重要,因为智慧城市既是一种渗透着乌托邦信仰的理想,也是一种具体的城市转型过程。这本书一开篇就考察了智慧城市赖以建立的技术现实,从使我们能够监测基础设施内发生之事的芯片和传感器到连接个人的智能手机。通过这些技术,城市空间似乎被激活了。这种激活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愿景:一方面是以*有效的方式引导城市的新控制论的野心;另一方面是自下
本书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来讲解现代乡村住宅的建造方法,直面乡村居民,指导其真正地参与住宅建 造,甚至是指导施工过程,使他们将住宅建筑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避免上当受骗,浪费钱财。随书附带一张 二维码,扫描即可进入武汉创鼎国瑞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官网获取本书案例图片、DWG文件以及典型乡村住宅设计施工 图纸,方便学习使用。本书不仅适用于村镇居民,同时也是建筑承包商、村镇建房施工员、村镇(乡)基层干部、村镇 土地建筑管理决策者、大中专设计专业学生和设计师参与乡村住宅设计与施工的学习参考读物。
本书主要从设计学视域审视城市形象与城市地标性公共环境空间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城市地标为切入口,融合了设计学、传播学、文化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遵循设计学研究范式,坚持传播学研究的方法论取向,按照城市形象理论的逻辑框架,选择城市地标性公共环境空间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两者间的逻辑关系,揭示其中发展的规律,进一步讨论城市地标性公共环境空间建构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反思未来城市地标性公共环境空间发展的路径依赖。本书致力于从学理上为城市地标性公共环境空间提供一种分析路径,力图超越个案,把城市地标性公共环境空间特殊性与理论的普遍性相联系,丰富和延伸城市地标性公共环境空间研究,为城市地标性公共环境空间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一个鲜活的个案和回答。
本书内容系统化讲解了城市与城市中的水系,滨水的处理,如何利用城市水系达到海绵城市设想。图书共分为四个板块,引言部分对城市和水的关系进行了概述,水体在城市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二章主要论述了中国历史上的城市水系建设内容,列举了唐宋元明清对城市水系建设的历程,并以西湖为例进行详述。第三章分析了当下城市水系建设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并给出了解决原则,第四章以案例的形式对解决方法和解决原则进行详细解析,对中国当下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参考意义。
现阶段, 在社区治理转型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进程中, 如何提高城市社区公共物品协同供给效率, 注重协同供给的系统性、复杂性、整体性和协同性,适应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多样化、复杂化、动态化、网络化、社会化、智能化、精细化的发展趋势, 创新社区公共物品协同供给框架、模式和机制, 是近年来公共服务领域理论和实践发展的热点议题。 本书力图运用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融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立足城市社区治理特点、规律和条件 从理论到实践对城市社区公共物品多元主体协同供给治理创新主题展开深入研究, 系统性地解答城市社区公共物品多元主体协同供给治理理论与现实基础、实存样态状况、治理内在逻辑、相关利益主体关系、现实动因及机理、模式与成效、引导策略和管理对策等问题。
在城市环境建设面临挑战的时刻,绿墙、建筑墙面绿化与屋顶绿化的出现开辟了一种让人们在城市中能够感受自然的新途径。竖向绿化对可持续景观的维护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书主要分为技术指南和案例分析两大部分,通过40多个国际知名的景观案例,说明了竖向绿化的优势、现场规划、施工与维护等。本文阐明了竖向绿化的概念以及能够产生的效益,针对未来城市绿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把“水泥城市”变为“森林城市”的构想。
本书以“经世”思想和问题史学为指导,对中国古代区域空间秩序营建的思想方法进行挖掘与分析。基于研究对象的现实性和复杂性,运用案例研究方法,首先,针对研究问题选择有代表性和启示性的案例,即秦汉隋唐时期的长安地区;其次,界定研究对象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以小都城地区,尤其是距城60里内为主要研究范围;再次,开展典型案例的材料获取与分析研究,分别对秦汉时期铺设宏观构架与隋唐时期进行全面充实的区域空间秩序营建实践及其思想方法进行挖掘、分析;最终,进行分析性归纳,提炼地区设计的空间性规律、时间性规律、实施主体和动因。其中,典型案例的材料获取与分析研究是本书的主体,主要运用人居科学复杂问题有限求解的方法,抓住每一时期具有典型性且对现实问题具有借鉴意义的几项主要空间实践来进行研究。在历史研究的基
本书作为城市地理学教科书,较为全面地概括了城市研究领域的 进展。全书以城市与经济、城市与社会及城市自身的成长过程为主要切入点,结合以 不同城市为对象的案例分析,将城市研究中的经典模型、新近理论及后现代观点融合为一体。其突出特点是对与城市相关的历史、文化以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进行了阐述,较为全面地概括了同时期城市研究领域的 理论成果。本书的理论观点、研究视角和方法,对我国的都市文化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不仅结构清晰,文字也十分流畅、感情充沛,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于城市问题的深切关怀。
很多人都对城市区域的设计和重建感兴趣,但人们的关注重点往往集中于建筑形式,而忽略了开放空间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海伦?伍利将景观设计领域的广泛研究和实践经验结合在一起,为读者展示了不同类型的开放空间为社会和个人带来的机遇和益处。 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部分讲述了城市开放空间在社会、健康、环境、教育和经济等方面所能提供的益处;第二部分讨论了可供个人或社区日常使用的各种开放空间形式;第三部分则详细介绍了十六个优秀的实践案例,包括伯明翰的维多利亚广场、克罗伊登的雷德格次学校花园,以及贝尔法斯特的斯托蒙特庄园等。
本书是城市规划方面的著作。城市绿色空间是城市极为重要而特殊的生态安全屏障。根据城市居民对绿色空间复合功能的强烈需求,本书对城市绿色空间的重构进行了探讨。本书以生态整体规划为思路,以土地空间资源配置为基础,以 生态-生产-生活 空间结构、功能组织、用地布局、关键控制要素为核心内容,构建衔接多尺度、整合多功能的绿色空间规划框架体系、规划管控技术、管理实施策略,力图弥补现行城乡规划体系和规划范式应对绿色空间的不足,并推动实现绿色空间的 生态优先、绿色生产、宜居生活 。
本书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经理应知、应会的相关基础知识。全书共分十二章,主要内容包括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经理基础知识、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经理部与项目经理责任制、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与进度管理、市政公用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市政公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市政公用工程项目资源管理、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市政公用工程项目采购管理、市政公用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环境管理、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竣工管理。本书从实用角度出发,内容翔实,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本书可供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经理参考学习,也可供市政公用工程其他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城镇是国民经济的主要载体,城镇化道路是决定我国经济社会能否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对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将产生长远而又深刻的积极影响。本系列丛书以*城镇建设标准规范为依据,结合新时期小城镇规划设计与建设的需要组织编写,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其中《小城镇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指南》一书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小城镇住区的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小城镇住区用地的规划布局、小城镇住区规划设计实例、小城镇住宅的设计原则和指导思想、小城镇住宅的建筑设计、小城镇住宅的坡屋顶设计和小城镇住宅研究及设计实例等。 丛书名:新时期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指
《教你识读工程施工图系列:一图一解之市政工程施工图识读》根据《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1992)及市政工程相关制图标准规程进行编写,采用一图一解的形式,通过大量的市政工程施工实例图,辅以简要的文字说明,着重介绍市政工程施工图绘制的基本概念和专业基础知识。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市政工程识图基础、市政道路工程图识读、市政桥梁工程图识读、市政给排水工程图识读、城市燃气与供热工程图识读、园林景观工程图识读等。 《教你识读工程施工图系列:一图一解之市政工程施工图识读》体例新颖,内容通俗易懂,可供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人员使用。
城镇是国民经济的主要载体,城镇化道路是决定我国经济社会能否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对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将产生长远而又深刻的积极影响。本系列丛书以*城镇建设标准规范为依据,结合新时期小城镇规划设计与建设的需要组织编写,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其中《小城镇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指南》一书结系统介绍了小城镇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理论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的概念、分布、循环以及开发和利用等,地表水资源的形成、地表水资源的特点、地表水水质及取水、地下水资源的循环与特点、地下水取水,节水技术与管理,污水的再生与资源化利用,海水淡化与利用
城镇是国民经济的主要载体,城镇化道路是决定我国经济社会能否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对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将产生长远而又深刻的积极影响。本系列丛书以*城镇建设标准规范为依据,结合新时期小城镇规划设计与建设的需要组织编写,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其中《小城镇建设实用施工技术指南》一书主要介绍小城镇常用房屋施工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主要包括基础土方工程、桩基础工程、砌筑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装饰工程、屋面与楼地面工程等内容。 丛书名:新时期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指南丛书
本书依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08)进行编写。书中以图表为主要形式,系统介绍了市政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全书共分九章,其主要内容包括工程量清单计价基础知识、工程量清单及计价的编制、土石方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道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桥涵护岸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隧道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市政管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地铁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等。为体现实用性,书中还特别增加了市政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的典型实例。 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可供市政工程造价编制与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学习辅导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