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史话》收录了桥梁大师茅以升关于桥梁方面的文章,论述桥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介绍我国历代的名桥、古桥,记录其修建简史、结构特点以及历史维修经过,赞誉历代 桥工 、桥匠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和贡献,并追溯有关桥的轶闻佳话。作者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其文笔清新朴实,字里行间,我国古代桥梁悠久的历史、卓越的成就、浓郁的民族特色,以及在世界桥梁史中的崇高地位跃然纸上。本书作者一生钟情于桥梁、谙熟于 桥经 ,对于 桥 的意义所作的理解和引伸,更是出神入化,因此,这些关于桥梁的文章既是科普文章,又是艺术性颇高的学术散文。
本书是建设机械岗位培训教材之一,内容包括岗位认知、摊铺机基础知识、设备操作与使用维护、安全与防护、工法与标准、施工作业现场常见标志等,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作用。 本书既可以作为施工作业人员上岗培训教材,也可作为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学习参考用书。
本标准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1]17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靠前标准和国外优选标准,并
陈艾荣编著的《公路桥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指南》将桥梁寿命周期设计理论和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作为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设计的理论基础,重点突出桥梁混凝土耐久性能的设计方法和提升耐久性能的各项对策措施,提出了桥梁混凝土耐久性设计理论、方法及设计过程。《公路桥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指南》可作为公路桥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指导手册,也可为管养部门对既有公路桥梁混凝土结构进行耐久性能评估提供借鉴参考。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导向要素及版面设计,5标识设计,6接口设计,7材料,8电气设计,9制品,10安装。
慢行交通是近年来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的热点,随着城镇化、机动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以及国内长期“以车为本”的城市交通发展导向,导致交通拥堵、能源消耗、环境恶化等问题曰益突出,并成为制约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目前,慢行交通仍是居民出行中最广泛使用的交通方式,“公交优先,鼓励慢行”被广泛认为是解决交通问题的有效举措。慢行空间是建立在满足慢行交通畅通无阻的交通功能基础上,以良好的出行环境充分实现休闲、娱乐等社会属.陸的人性化、开放性空间系统。随着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及绿色交通的形成,慢行空间对城市健康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目前,人们对慢行空间质量的重视程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国内也尚未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慢行空间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CJJ152-2010备案号J1084-2010):城市道路交叉设计规程》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6lt;一九九六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26
本书定位于管理和施工操作层面,着重强调施工技术,在参阅、引用新规范性文件中有关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和吸收近年来工程安全事故的教训和防患经验,旨在确保施工安全的技术实施。 全书共分两个大的部分,部分介绍了市政公路工程安全技术要求,其内容包括:基本安全规定,道路工程,管道工程,桥梁工程,江、海桥梁工程,基坑开挖及支护工程,沉井工程,顶管工程,盾构工程,管幕法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工程,堵漏及防腐工程,燃气带气工程,养护工程等;第二部分介绍并分析了2008年和2009年的市政公路工程安全生产事故案例。
本书为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实施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课题(课题号:CSCEC-2015-Z-1)的研究成果总结。课题自2015年3月份启动,研究团队积极进行相关理论的积累,搜集文献与模型试验并举,将相关成果汇集于本书。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接触网的制式选择及优化技术研究;屏蔽门的原理、监控和安全技术与研究;换乘站建筑及消防原则;地铁车站土建预埋件(预留孔洞)及机电设备层砌体施工质量控制;信号系统的控制过程和权限设置技术研究与应用;综合监控系统的总体布局、系统调研及演化技术研究与应用;换乘站自动售检票(AFC)设计及结算业务技术研究与应用;BIM技术在设备管线碰撞检查中的研究与应用。
《公路勘测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公路勘测基础知识、公路选线与测设、公路平面线形设计、公路纵断面设计、公路横断面设计共5个项目。《公路勘测技术》可作为高职高专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等专业教学用
针对地铁叠线盾构隧道施工顺序、叠线下穿大规模轨道群(26股道)沉降控制、传统叠线盾构隧道下隧道内支撑台车系统无法实现准同步施工以及叠线盾构始发技术难度大的技术问题,本书就重叠盾构隧道在不同施工顺序下的
《公路勘测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公路勘测基础知识、公路选线与测设、公路平面线形设计、公路纵断面设计、公路横断面设计共5个项目。《公路勘测技术》可作为高职高专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等专业教学用
《公路勘测与设计》以公路勘测设计项目为导向,将公路勘测设计项目分解为:路线勘测、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选线与定线等五个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掌握公路勘测与设计的基本知识、实践技能的基础上,培养
本书为《桥梁工程》教材的配套教学参考书,由8个比较典型的钢管混凝土拱桥计算示例组成,均按国家标准《钢管混凝土拱桥技术规范》(GB50923—2013)编写。在结构体系方面,示例包括5种主要的结构体系:
本教材以公路路线设计的全过程为主线,共设置九个学习情境,主要内容包括公路勘测设计的认知、路线平面、线路纵断面、路基横断面及路线交叉口、公路选线、公路定线与放线、公路外业勘测、公路路线CAD新技术等。《
本书介绍了以有机胶结料为基础的路面变形破坏的分类与分级,研究了变形破坏的机理与消除方法,特别阐述了材料在温时场中,其结构与性能相互关联的理论基础、破损积累的动力学基础以及可靠性理论。书中还进一步阐述了运营阶段,在使用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情况下,各种变形破损的原因、评价标准以及解决变形破坏的的具体方法。 本书可供公路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高等院校师生教学参考。
本标准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1]17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靠前标准和国外优选标准,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