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作为现代生活中人们常见的代步工具,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其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其数量及安全状况也正在成为世界多国城市建设及管理水平的标志性指标。我国是电梯生产和使用大国,据统计,2002年我国电梯拥有量仅为34.6万台,到2017年底已达562.7万台,15年间增长了16倍多,且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20%左右,目前我国电梯保有量、年产量、年增量均为世界*。由于电梯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其本身所具有的风险,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就开始对电梯实行安全监察制度,以保障电梯安全运行,减少事故发生。通过多年努力,电梯的安全水平不断得到提升,电梯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万台事故率呈稳中有降趋势。然而,近年来发生的若干起社会重大影响的电梯事故表明,电梯安全
本标准系根据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 2022年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编制计划 的通知》(沪建标定〔2021〕829号)要求,标准编制组经过反复讨论,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而成。本标准以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统一标准》DG/TJ 08-2201为基础框架,围绕 数据是核心、协同是关键、模型是载体、应用是目标 的编制原则,对人防工程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BIM数据与应用进行了更全面的梳理与规范。其主要内容包括: 总则;术语;基本规定; BIM数据;实施策划;协同工作;模型创建;8.设计阶段应用;施工阶段应用;运维阶段应用;平战转换实施阶段应用。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市新建、改建的核5级常5级、核6级常6级人防工程在全生命期内建筑信息模型的技术应用。
本书依据《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考核评价大纲》和《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JGJ/T 250 2011),按照施工员的职业标准要求,介绍了该岗位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本书共分12章,内容包括施工员基础知识、施工图识图、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房屋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测量、地基与基础工程、砌体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钢结构工程、防水与屋面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本书从基础知识着手,再结合现场施工经验,详细地介绍了现场施工相关知识,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表现形式上运用图表的形式清晰地展现内容,简单易懂,针对性强,便于读者有目标地学习。书中还增加了施工现场视频,读者可以扫描书中的二维码进行观看。 本书可作为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岗前培训教材,也可作为建
本书作为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标准,由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和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组织有关单位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自动化监测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而成。其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自动化监测技术与方法要求;自动化监测硬件系统要求;自动化监测软件系统要求;监测成果与信息反馈。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全生命周期自动化监测。本标准由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负责管理,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负责解释。
本标准系根据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 2021年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标准设计编制计划 的通知》(沪建标定[2020]771号)的要求,在《多联式空调(热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GTJ08-2091-2012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本标准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深化设计;安装;调试;验收。本标准对规范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工程和以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作为热源的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深化设计、安装、调试及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专业指导价值,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中,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工程和以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作为热源的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施工和验收。
根据上海市和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 2023年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编制计划 的通知》(沪建标定〔2023〕6号)的要求,由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会同各参编单位,广泛调查和分析总结了近年来上海市轨道交通工程预制装配技术积累的实践经验和先进技术,参考国家及上海市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多次论证研究,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符号;基本规定;材料;基坑工程;地下车站结构;盾构法区间内部结构;连续沉井法;矩形顶管法;束合式结构;信息化。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地区轨道交通地下工程预制装配式结构的设计、生产、施工和验收。
《建筑装饰室内石材及瓷板干挂技术规程》由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发布
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技术先进,但生产方式传统,缺乏原生数据,数字化转型发展难度较大,对于数字化转型发展如何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需要科学研究。《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数字化能力评价标准》旨在通过构建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数字化在业务、应用、数据、技术和资源等内容的架构蓝图,以目标和结果为导向,推荐给本行业企业参考,将工程勘察设计的价值效益(生产运营优化、产品/服务创新、业态转变)、能力价值创造和传递(能力价值视角、载体、模式)、能力价值获取模式(价值点复用、价值链整合、价值网络创新、价值生态共创)进行落地。本标准通过数字化能力域,能力项、能力因子3个层级,识别了工程勘察设计在运营决策、生产业务、管理支撑、应用与数据、基础架构、基础设施等管理数字化能力内容,构建了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数字化架构蓝图
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9)88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和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增加了术语和符号;2增加了基本规定;3对原标准中试件的制作和养护、抗压强度试验、轴心抗压强度试验、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抗折强度试验进行了修订和完善;4增加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是:1.定了本规范的总体目标、要求、适用范围、以及与其他规范之间的关系。2.规定了钢结构的安全等级、设计工作年限、应满足的性能要求、以及建造和使用阶段的要求等。3.规定了钢结构的选材原
本书是以 人称叙述的,发生在员工自身或周围员工身上的事故经历,由“当事者说”“事故分析”“正确做法”三部分组成,汇集了七类发生在企业直接作业现场的典型事故案例。本书分为以下篇章:作业环境缺陷引发的事故、现场管理不善引发的事故、职业卫生管理与劳动防护用品使用不当引发的事故、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引发的事故、应急管理过失引发的事故、安全风险管控不力引发的事故。 本书适合各单位用作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的鲜活教材,作为反“三违”的有力 ,通过举一反三,让员工深刻汲取事故教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四不伤害”,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和员工自身的职业健康,构建安全、健康、和谐、幸福的工作环境。
《电气工程师手册》(精装)主要介绍了通用数据资料和数学公式;电气工程理论基础;电工电子功能材料和光电线缆与绝缘元件;电子元器件和电子电路;电力电子技术;电气工程信息化基础;可靠性技术、环境技术和电磁兼容;电气测量和仪器仪表;电机;变压器、电抗器和电容器;开关保护设备;自动控制;电气传动;通信等内容。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材料;4.设计;5.加工;6.施工;7.验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26nbsp;盾构法开仓及气压作业技术规范%26nbsp;cjj%26nbsp;217-2014%26nbsp;备案号%26nbsp;j%26nbsp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950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油气输送管道跨越工程施工规范》的公告现批准《油气输送管道跨越工程施工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460-2015,自20
本规程适用于采用逆作法的新建、扩建地下建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2011-08-01实施。%26nbsp;
本书是以 人称叙述的,发生在员工自身或周围员工身上的事故经历,由“当事者说”“事故分析”“正确做法”三部分组成,汇集了七类发生在企业直接作业现场的典型事故案例。本书分为以下篇章:作业环境缺陷引发的事故、现场管理不善引发的事故、职业卫生管理与劳动防护用品使用不当引发的事故、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引发的事故、应急管理过失引发的事故、安全风险管控不力引发的事故。 本书适合各单位用作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的鲜活教材,作为反“三违”的有力 ,通过举一反三,让员工深刻汲取事故教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四不伤害”,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和员工自身的职业健康,构建安全、健康、和谐、幸福的工作环境。
近年来,随着钢铁、石油石化、汽车、装备制造、造船、航空航天等新型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对传统热处理加工技术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为我国传统热加工行业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广大热加工企业纷纷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根据热加工行业对装备技术的新需求开展研发,积极调整热加工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加快了产业升级的步伐。为了规范热加工行业的生产,国家加快了相关标准的制修订速度。为帮助生产、检测、使用人员更好地了解热处理及工业加热方面的国家标准,满足有关人员对该行业标准的需求,中国标准出版社编辑整理了《热处理与工业加热设备标准汇编》。 《热处理与工业加热设备标准汇编》收集了截至2014年5月发布的热处理及工业加热设备类国家标准21项,行业标准1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