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强、余承高、邓海英、陈栋梁主编的《医学微生物学助记图表与歌诀/医学助记图表与歌诀丛书》是一部新颖独特的医学基础课参考书。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其内容十分丰富,需要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和记忆这些基本理论知识。本书以歌诀形式进行编写,结合总结性图表,内容简要,富有韵律,朗读上口;图表则提纲挈领,条理分明,便于记忆,可以起到良好的辅助学习效果。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介绍临床微生物学诊断的知识与技术。全书共分7篇25章。篇为临床微生物学基础知识,介绍细菌与真菌的形态和结构;第二篇为临床微生物基本技术篇,介绍细菌学与真菌学检验的基本技术、临床标本的采集与处理,以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及耐药性检测;第三至第五篇分别介绍临床常见及罕见的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的形态与染色,以及培养特性、生化反应、鉴别要点和临床意义;第六篇简述微生物检验的自动化和微量化;第七篇介绍临床工作经验,包括如何准确分离与鉴定临床标本、如何做好室间质评以及如何应对疑难菌种。附录部分包括菌种保存法,以及临床常见细菌、真菌拉丁学名和中文名对照,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常用术语、缩略语、抗生素药名英汉对照,方便读者检索和使用。全书有彩图(照片)1000余幅,形象直观,图像逼
本书原著由美国微生物学会出版社(ASM Press)出版,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从事病原微生物研究的专家翻译为中文。全书首先扼要介绍肠杆菌科研究历史、分类学以及在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意义,接着依次阐述了各属及模式菌种的相关医学问题,体现了下列特色: 涵盖了肠杆菌科的所有属,除了临床常见和罕见的各属以外,还涉及了植物病原菌; 对各属肠杆菌的医学问题阐述比较到位,一般包括分类学、流行病学、实验室鉴定、发病机理和抗生素敏感性等议题; 介绍了许多鉴别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子方法,比如16S rRNA测序、分子探针等; 附录——肠杆菌科的生化鉴别表,可以帮助微生物学家在属、种的水平上鉴定出某种微生物。 本书是各级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以及质检部门的技术人员很好的案头工具书,也可供从事医学微生物的研究人
本书用简明易懂的方式阐述了人体和病毒之间复杂且迷人的关系。作者从生物医学的角度出发,用历史事件为引,用战争策略作比,向读者展示人体和病毒是如何“相爱相杀”的。 作者不仅诠释了许多科学理念(病毒学、遗传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病毒学的发展进程、人类与病毒紧密而微妙的关系,还讲述了他从医以来的难忘经历和对有关病毒的科学研究、医药伦理、社会事件等方面的思考,这些内容使该书在目前有关病毒的著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是一次病毒学知识的深度之旅,它让我们明白如洪水猛兽般的病毒有时候比想象中的 加平和无害。
这是一本以医学微生物学为核心、兼论基础微生物学及其他相关微生物实验技术的指南。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术,与微生物相关的实验技术,各种环境下微生物的检测,生物战剂及其检测等。附录列出了常用试剂配方。 全书强调内容的系统性、先进性与实用性。在题材的遴选上,以致病性微生物的分离、鉴定为中心内容,既包括常规实验方法,又扩展至与微生物相关的交叉学科(如细胞培养技术、临床免疫分析技术、动物实验技术、电泳技术等),同时注意撷取微生物学科中发展较快和现实急需的内容,如包括芯片技术在内的分子生物学技术,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等新发现微生物的检测,以及生物战剂的检测等。在阐述方式上,对基础理论部分不作过多的铺垫,而是着墨于实验技术的操作及其应用实例,尤其对应用集中的领域,如临床标
鲁凤民主编的《轻松学习医学微生物学》是 轻松学习 系列丛书中的增版图书,参考卫计委第8版规划教材编写而成。本书编写形式保持了丛书的一贯风格,包括 轻松课堂 、 轻松应试 和 轻松记忆 三个主要方面内容。本书编写者均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及其他医学院校的**骨干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本书内容简明扼要、框架清晰、字数分布合理;能够帮助医学专业学生轻松掌握医学微生物学的精髓和重点内容,并在考试中助其一臂之力。
本书收录了中国计量测试领域近两年来重要事项和重大新闻、行业统计资料及国外计量测试机构的简介等20余个栏目。
全书涵盖了本科医学微生物学教材中所要求的全部实验内容,并有所创新。分为两篇,篇为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指导,包括6章,共54个实验项目。第二篇为医学微生物学学习指导,它将大纲中要求学生应掌握、熟悉和了解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去粗取精、浓缩加工为 各型试题 ,并对其中的选择题、填空题附有 参考答案 ,将有助于学生对第8版《医学微生物学》的理解与复习。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第5版)/“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全国卫生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包含医学免疫学和医学微生物学两个部分。其中,医学免疫学是现代生物医学领域中的一门兼具基础性和前沿性的基础医学学科,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用的技术应用性,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和护理学等学科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同时,随着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与技术的进步,后基因组技术和个体化医疗概念的深入发展,免疫学本身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而医学微生物学则是一门主要研究医学相关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机制、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技术和防治措施,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保障人类健康为主要目标的基础医学学科。
《医学微生物学/ 十二五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的编写以 符合人才培养需求,体现教育改革成果,确保教材质量,形式新颖创新 为指导思想,配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中指出的,要逐步建立 5 3 (五年医学院校本科教育加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我们广泛收集了对上版教材的反馈意见。同时,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将与更多的院校合作,尤其是新启动的二十余种教材,吸收了更多富有一线教学经验的老师参加编写,为本套教材注人了新鲜的活力。
本书一书,自1996年出版以来,由于《医学细菌名称及分类鉴定(第2版)》资料的真实具体和新颖性,深受国内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广大细菌学研究、教学和检验工作者的欢迎。国内一些科研、教学、医学、检验学、疾控中心及公共卫生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将此书作为工具书,从中查找科学依据和答案;有的科研单位将此书作为细菌编码鉴定研究的主要参考资料,编写计算机软件,建立用计算机对细菌进行鉴定的自动化系统。台湾九州图书文物有限公司还以《医学细菌词汇及分类鉴定》书名,将简体文本翻印成繁体字精装文本,在台湾等地区销售,深受众多同仁欢迎,对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也产生了很好的影响。随着细菌系统分类与多相分类的研究与应用,新菌种的报道与菌种分类位置的变化不断增加,每年约有150个新菌种的报道,其中1/4~1/3与医学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