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以及安徽、北京、广州、武汉等单位的90余位长期从事功能神经外科临床和相关学科工作的专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外文献,分为疼痛的神经外科治疗、癫痫外科、运动障碍、精神外科、中枢神经组织细胞脑内移植,以及立体定向外科、功能重建与康复及其他6篇91章编写而成。内容涉及神经解剖、生理、病理、影像学、神经内外科临床及神经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工程组织修复重建外科等前沿学科知识,力图较全面反映现代功能神经外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和新动向,可作为各相关临床学科医师、科研人员、大专院校教师、研究生、进修生及医学生的专业书籍和参考读物。
随着一些神经外科领域的新技术、新知识不断向前发展,《神经外科手册(第8版)》在第7版的基础上,再次增添了部分新内容,全书的结构也作了较大调整,共分为23个部分,从神经外科学基础到神经外科疾病,编排更为合理。 本书立足于临床实践,涵盖了神经外科的各个方面,系统总结了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及罕见疾病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诊断鉴别、治疗及预后,配以大量图表辅助理解,参阅了大量文献,内容丰富,资料新颖,实用性强,是医务人员理想的工具书。
余新光主编的《颅颈交界区畸形》共10章。 —4章介绍了颅颈交界区胚胎发育、解剖、运动学和 生物力学特征及颅颈交界区畸形概论。第5—10章重 点对经口或鼻前方入路减压术、颅颈交界区内固定技 术、寰枢椎旋转脱位固定的治疗、颅底凹陷及寰枢椎 脱位的治疗策略、Chiari畸形及脊髓空洞症、术中CT 与导航系统在颅颈交界区畸形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讲 解。本书可供神经外科、骨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 相关科室医师参考使用。
因多种原因,本书的出版延迟了4年,因此在1979年8月1日到1983年12月31日期间,又增加了355例病例。这部新增加的病例加入本书,正好与以前的手术结果进行比较,条件统一为手术医生应用显微外科技术,0章就是这第二部分病例统计的补遗篇。 不论神经外科护理、麻醉方法是否有改进,单是手术医生本人在处理破裂动脉瘤的经验上,后一组病例显示出手术结果的明显改善。关于手术经验,我个人认为,在开始手术的一二百例病人中,经验是随着时间而增长,结果也随之改善。但在200例病人的经验这后,娴熟的技术并不能再明显地减少死残率。此时更重要的是,手术的经验越多,对病人和手术时机的选择则越好。 本卷的1-9章是1967年1012例动脉瘤的全面分析。章是总论,第2-5章是不同部位动脉瘤的手术结果,第6和第7章分别是巨大和多发性动脉瘤,第8章是非手术治
因多种原因,本书的出版延迟了4年,因此在1979年8月1日到1983年12月31日期间,又增加了355例病例。这部新增加的病例加入本书,正好与以前的手术结果进行比较,条件统一为手术医生应用显微外科技术,0章就是这第二部分病例统计的补遗篇。 不论神经外科护理、麻醉方法是否有改进,单是手术医生本人在处理破裂动脉瘤的经验上,后一组病例显示出手术结果的明显改善。关于手术经验,我个人认为,在开始手术的一二百例病人中,经验是随着时间而增长,结果也随之改善。但在200例病人的经验这后,娴熟的技术并不能再明显地减少死残率。此时更重要的是,手术的经验越多,对病人和手术时机的选择则越好。 本卷的1-9章是1967年1012例动脉瘤的全面分析。章是总论,第2-5章是不同部位动脉瘤的手术结果,第6和第7章分别是巨大和多发性动脉瘤,第8章是非手术治
本书作者基于多年从事神经介入血管内治疗的经验,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多种脑血管病,包括颅脑肿瘤、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颈动脉海绵窦瘘、脑卒中和急性脑梗死、颈部和颅内动脉狭窄等的介入血管内治疗的基本理论、临床特点、技术操作和并发症处理原则。每个病种都附有典型病例的图片介绍。同时,作者对神经介入血管内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和神经介入放射的临床评定等也进行了详细表述。本书理论精辟,资料翔实,图文并茂,实用性强,全面反映了目前外先进的神经介入血管内治疗的新理论、新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介入医学专著。可供各级医院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耳鼻咽喉科、介入医学科及相关科室的医务工作者阅读参考。
本书阐述了当代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手术技术及其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在总论部分,介绍了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技术概况及其在神经外科的应用现状,重点论述了神经导航技术的基本概念、技术原理、设备研制、发展历程与临床应用状况,以及手术机器人的历史、现状和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实例。在各论部分,主要介绍各类计算机辅助技术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包括当代影像技术、术前脑功能成像评估、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纤维束导航技术、神经导航的术中影像更新,以及术中MRl、DTl和PET等影像技术的手术指导作用;对神经导航在各类颅脑肿瘤切除、脑血管病手术、颅内金属异物摘除、工力能神经外科手术、脊柱神经外科手术、癫痫外科手术的应用及相关的护理技术,均提供了一些不同风格的临床病例,进行经验总结并分析教训;有关术中神
本书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以及安徽、北京、广州、武汉等单位的90余位长期从事功能神经外科临床和相关学科工作的专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外文献,分为疼痛的神经外科治疗、癫痫外科、运动障碍、精神外科、中枢神经组织细胞脑内移植,以及立体定向外科、功能重建与康复及其他6篇91章编写而成。内容涉及神经解剖、生理、病理、影像学、神经内外科临床及神经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工程组织修复重建外科等前沿学科知识,力图较全面反映现代功能神经外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和新动向,可作为各相关临床学科医师、科研人员、大专院校教师、研究生、进修生及医学生的专业书籍和参考读物。
本书是部关于嗅鞘细胞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学术专著,书中就当前嗅鞘细胞移植的热点、难点和应用前景作了探索性论述。本书全面收集了现今国际上关于嗅鞘细胞基础研究领域的主要内容,包括嗅鞘细胞研究发展史、嗅鞘细胞生物学、嗅鞘细胞培养方法及各项动物实验,同时对其他细胞如神经干细胞、施万细胞、巨噬细胞等移植的研究作了科学对比和客观评价;详尽地总结了作者在国际上率先开展嗅鞘细胞移植这一重要原创技术所治疗1000余例患者的临床实践经验,这些患者罹患的疾病是目前认为缺乏有效治疗方法的神经系统疑难病症。本书提出了许多性的观点,反映了当前国际中枢神经再生修复、功能重建和治疗的前沿水平。本书图文并茂,文字简练、流畅,是中枢神经再生修复与功能重建研究中一本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专著。 本书主要供神经科学临床工作者
本书重点介绍了帕金森病外科治疗的相关知识,包括外科治疗的原理、适应证和禁忌证,靶点的选择原则与定位方法,详述了微电极引导下的苍白球内侧部、丘脑腹中间核和丘脑底核的毁损术和刺激术,并以专门章节探讨了现代立体定向技术、微电极记录技术、射频毁损术、脑深部刺激术、神经组织移植术和基因治疗。本书同时还介绍了帕金森病的神经解剖与神经病理生理等知识,综述了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与评分、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内科治疗方法,介绍了当前帕金森病研究的进展,以及临床护理和日常生活指导。全书共分二十三章,配有200余幅精美插图。本书编写注重帕金森病外科治疗的实用性和先进性,适合神经外科医生、神经内科医生、神经电生理医生和技师及广大患者参阅。
《神经外科出血与血栓防治》是神经外科出血与凝血相关问题的新指南。 神经外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一直面临着出血与血栓的难题,《神经外科出血与血栓防治》向读者提供了预防与处理出血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新观点和好方案。《神经外科出血与血栓防治》的设计方式有助于读者便捷地查找所需信息,每章节均有特定主题方便读者阅读。 《神经外科出血与血栓防治》回顾了影响凝血的西药和中药,这些药物影响凝血的机制各异;提出了预防与处理出血并发症的术前术中方案,包括血液置换的相关策略;提出了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的推荐方案;探讨了9种神经外科疾病出血与凝血的相关处理,包括脑肿瘤、脑血管疾病、脑外伤、脊柱外科疾病和小儿神经外科疾病,并且配有详细的病例分析。
本书系统阐述了神经外科手术及有创操作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全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介绍了神经外科手术相关的常见并发症及围手术期准备、麻醉、输血等基础问题及对策;各论则详细介绍了各类神经外科疾病治疗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原则、技巧。本书以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为主,同时参考外文献,重点讨论了术中及术后常见问题及对策,同时穿插了大量的临床病例资料,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适于各级神经外科医师和医学院校研究生、进修医师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