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生物类似药的定义和发展现状谈起,系统、详细地介绍了生物类似药从研发到上市应用的全过程及相关事项。本书的撰写基于大量的前期工作,包括对生物类似药监管的关键要素进行调研、专题研讨、形成研究报告以及提出完善建议。本书分为生物类似药概述、开发与市场、研发与评价、生产与质控、审评与审批、临床使用、药物警戒、市场准入等十个章节,力图广泛提升制药企业、医生、支付方、患者以及公众对生物类似药的认知与关注,进而提升生物类似药的可及性,满足临床用药及行业发展的需要。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共分八章,章为概述,包括范围、术语和释义、化妆品安全通用要求。第二章为化妆品禁限用组分要求,包括1388项化妆品禁用组分及47项限用组分要求。第三章为化妆品准用组分要求,包括51项准用防腐剂、27项准用防晒剂、157项准用着色剂和75项准用染发剂的要求。第四章为理化检验方法,收载了77个方法。第五章为微生物学检验方法,收载了5个方法。第六章为毒理学试验方法,收载了16个方法。第七章为人体安全性检验方法,收载了2个方法。第八章为人体功效评价检验方法,收载了3个方法。
本书收录了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监管领域发生的典型案例,分为药品(33例)、食品(54例)、医疗器械(31例)及化妆品(23例)等4类。每个案例分3部分: 案情简介 、 处罚依据 案例评析 。通过对这些典型案例的剖析,用以指导基层监管人员的日常工作。
靶向定位给药系统系指根据生物体的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特性,借助载体、配体或抗体的作用,通过血液循环或胃肠道等途径将药物选择性地浓集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器的一种递药系统。由于靶向递药系统能够使药物浓集于病灶组织,相应降低非病灶组织的药物浓度,因此能够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毒副作用,已经成为药剂学研究的热点研究领域。近年来,肿瘤靶向的研究日趋成熟,紫杉醇、阿霉索等多个微粒靶向制剂已经应用于临床,并且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书对肝靶向、脑靶向、肾靶向、肺靶向等靶向定位给药系统的靶向机制、制备及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性的综述。
《血流感染实验诊断与临床诊治》自2011年出版至今,深受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检验人员和相关医师的欢迎和好评,已成为血流感染领域的经典著作。 本次修订,对章节和内容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完善和更新。全书共3篇共26章。重点通过图解形式,阐述常见病原菌、少见菌和疑难菌在不同培养基培养后涂片的镜下形态;更新和补充了引起血流感染的少见及疑难病原体的照片;增加了血培养细菌和真菌生长曲线特点,厌氧菌血培养、分枝杆菌血培养、真菌血培养、特殊要求血培养(巴尔通体血培养、支原体血培养等),以及寄生虫血液检测等;扩充了高致病菌血流感染和危重症患者血流感染的管理、临床诊断和治疗,包括血流感染早期微生物诊断、抗菌药物的选择以及感染病灶的早期适宜控制等。 全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兼具性和实用性。书中附有彩图(照片)500余
本书是《常见病合理用药丛书》之一,面向广大群众普及睡眠、失眠知识和合理用药知识。包括失眠的原因、症状、诊断、药物治疗与调养,另外还有心理疗法、运动疗法、音乐疗法等,重点在于治疗失眠的中西药物的合理应用,帮助患者认识失眠,战胜失眠,提高睡眠质量。本书适合失眠患者及基层医务工作者阅读。
张波、赵彬、梅丹主编的《实用患者用药指导》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介绍药品使用的一般原则、常用剂型的用药指导、特殊人群用药指导和常见用药问题。各论是按照疾病系统分类的用药指导。本书收录的临床常用药主要是患者需自行使用的药品,如口服剂、吸入剂、滴眼剂和胰岛素注射液等;需要医护人员给患者使用的药品如注射制剂则不在本书范畴之内。 本书主要用于药师对患者发放药品时进行用药指导的参考依据,也可用于医院药学和临床药学领域的教学培训以及供其他药学从业人员使用。
《药林外史》是一本从社会、文化、人文思想等角度探讨中医药学发展脉络的专著。 从古到今,社会上不断出现一波又一波时髦的用药风潮,就像演戏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一出出戏的导演并不是医生,而是不同时代的社会风尚和思潮。坦率地说,历代本草书记载的共物功效,并不全来自医生的经验。三教九流,都曾或多或少地对药物的使用产生影响。同样的药物,医学用来治病,道家用于长生,染家用来染色,江湖术士用来变把戏…… 古代文人学士,也不时借助药名玩弄些文字游戏,各种药名诗应运而生。乡曲之间,还流传着药物剧,于是一个个草木虫鱼之类的药物,被塑造成不同性格的人物,演绎着一部《草木春秋》。还有诸多小说中出现的蒙汗闷香、仙草灵芝,就如同武术中的点穴、气功一样,神神秘秘,似真似幻。
《中国秘方全书》(精装)共搜集古今名家和民间的秘方3000多条,包括各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以及美容秘诀,强身健康秘诀,食物药性大览等。每个秘方都有配方、制法、用途,以及医理、药理和疗效的说明。其中许多秘方,材料易得,配制简单,疗效显著。
本书是适应中医临床用药发展需要而编写的。全书共收载了常用中药18类539味,其中主药418味,附药121味,并介绍了古今用药的经验、某些中药研究成果和多种新的中药剂型。对每味药都具体地叙述了来源、成人、药理、功能、临床应用、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等,还列有一章有毒药物的中毒与解救。全书简明、实用、新颖,是中西医临床医师、药师、护士、医学院校师生较好的参考书。
《中国八卦医学丛书:中国八卦本草》是书体例,悉本中国八卦医学。首出八卦本草沿革,上迄选古,下至清朝,以明中国中药本草来龙去脉、历代医药学家著作源流本末。次论八卦本草学说,本出太极,旁涉基因,以清中药治病之理,正本清源,规律以陈。再论八卦本草分类,详明本草科目产地、气味归经升降沉浮、用药八卦之理、配伍七情之义、组方主治救能、称量炮制宜忌。纵横交论,以明药法。
医院药事管理是指医疗机构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药学为基础,对临床用药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与管理,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的药学技术服务和相关的药品管理工作。医院药事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的运行和发展中不可替代,是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医院药学部门是医院的重要服务窗口,是医院监督贯彻有关药事法规的重要保障。 《医院药事管理(供临床药学、药事管理、药学等专业使用)》共分16章,其中第一章导论和第二章医院药事的组织管理,分别对医院药事管理的概念、职责、要求进行了简述;第三章至第七章分别为药品采购存储与质量管理、药品调剂管理、静脉用药调配管理、医院制剂管理、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讲解了医疗机构药品从采购、存储、调剂到使用的全部管理内容;第八章至第十一章主要为临床药学方面的
本书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方药系主任国家精品课程中药学负责人钟赣生教授主编,包括总论和各论,共28章。内容主要根据中药学教学大纲要求,对有关章节的重点、难点,以形象直观的图表进行解析。总论1-7章,分别为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中药的炮制,中药的性能,中药的配伍,中药的用药禁忌,中药的剂量与方法。各论8-28章,分类 以图表形式介绍了不同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章末则为各类中药功用归纳小结、功效及主治病证背记表。 本书主要供中医院校学生、教师参考使用。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动力学)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并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阐述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在创新药物研发过程中,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与药效学研究、毒理学研究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已成为药物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是为适应制红企业GMP的实施与认证及建立健全文件系统的需要,以我国GMP(1998年修订)为基准,以ISO 9000族国际标准与ISO14000系列标准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地为制药企业职工、特别是编制文件的骨干,提供一个GMP培训教材。全书分绪论篇、理论篇、实践篇部分,围绕GMP文件编制的主题,分15章进行了详细论述,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医院制剂室可参照使用,医疗器械、食品、化妆品生产企业可参考使用。